今日16号仓莞城文化团队孵化基地21弦筝乐团招募团员啦!

2022-04-21 18:20:31


今日21弦筝乐团即将进行少儿团面试


面试时间:

2016年10月29日(上午9:00-12:00、下午2:30-5:00)


乐团在东莞工农八号和莞城文化中心共同孵化后.已在国内外举办数十场音乐会。 2015年八月乐团与代表作《梁祝》、《茉莉芬芳》、《临安遗恨》的著名曲作家何占豪先生合作过古筝专场演奏会。以下让我们重温21弦筝乐团创办人许育燕在人文新媒体“一时半刻”的精彩采访。


人    物

许育燕

「21弦筝乐团」创办人


采访 |  佩珊

文字 |  佩珊

摄影 |  Chuck

场地支持 |  兴昂制革展示厅



只要有古筝,到哪都可以心安为家。



我们来到剧场,许育燕正在台下看自己的乐团排练。乐团6月25日在玉兰大剧院的音乐会即将来临,谈到演出的售票情况,她说,「我理想的状态是,票房不应该是艺术家担心的问题,我更希望是对观众的一场民乐熏陶,培养良好演出和观演氛围。」

 

除了演出或宴会,平时许育燕更愿意以一席长发,素颜见人。拍摄前我们让她化了妆,穿上她喜欢的小礼服。



从自由乐手  到职业演奏

育燕9岁的时候,看见姐姐学古筝,故萌生兴趣自己也开始学,从商的父亲同是音乐爱好者,曾夸奖她有音乐细胞。读完普高,准备赴英留学,她却发现古筝才是真爱,转考了星海音乐学院。


兴趣变专业,她说自己不算刻苦学生,练琴完全没有计划性。「比如那段时间我准备考音乐学院,有时半夜也想练琴,夜深不敢发出声响,只能轻轻摸一下琴。也有完全不想练琴的时候,那我就不练,不强求自己从几点钟练到几点钟。」

 

大学毕业后,许育燕遇到迷茫期,我们问她为什么。她说自己既不想当老师,也不喜欢进入专业乐团当伴奏。

 

「当时看到一篇文章,说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没有养家糊口的经济担子,随性爱自由的许育燕,决定去看看世界,第一站就投向新西兰的怀抱。


许育燕在新西兰首场演出,免费开放,西方人居然不习惯「免费午餐」。「观众还是会给观赏小费,我记得最少5块,最多有100纽币。」

 

「古筝是中国文化符号,东方味道浓郁,而西方人对文化跨界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国外有很多演出机会,通常我演完这一场,下一场邀约立刻就来。」许育燕就此萌芽了从事职业演奏的想法。



 

海外创作  不走寻常路


旅居新西兰演奏的期间,美国导演邀请她为默声电影《the riddle of red raven》配乐,电影中大部分片段很激烈,她和摇滚乐队合作,有一段比较抒情,适合古筝演奏。演出前,她紧张得好几天都没有睡好觉。


「开始我不知道没有谱子,电影要即兴配乐,西方音乐家喜欢原创。今天排练是这样,明天排练可能换一个样,每天都有变化,我只能有一个主线条。」


许育燕坦言出国前,自己只会跟谱弹,也没有机会与其他音乐家交流。即兴演奏打开了她闭塞的音乐思维,她将经典的中外名曲重新编配,进行二次创作。

 

「传统也会保持,但只要古筝能合进去,我都会尝试,比如爵士乐、摇滚乐。」

 

「不要标签弹古筝非得怎样,不需要在乎手型,可以站着弹,蹲着弹,跪着弹。我喜欢它,就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前提是你要做出好音乐,被大家认可。」




组民间女子乐团  工作室落户莞城

2013年,许育燕首次来到东莞演出,结缘一群本土古筝老师,创办「21弦筝乐团」。后与莞城结缘,即将落户在工农8号的「莞城文化社团孵化服务基地」。

 

2015年7月,「21弦筝乐团」赴英国参加威尔士国际音乐节,夺得乐器团体比赛冠军,并受到了查尔斯王子接见。

 

「国外小剧场等演出模式多,只要观众喜欢你,经纪人很容易就跟你签约。一有机会我就会推荐我的乐团,我不希望她们只被框定为一个本土的乐团,我想她们走得更远。」

 

「学音乐的人思维一定要世界性,不只是演给西方人听,更多的是一种交流。」

 

国外成熟的音乐市场以及观众多元化,许育燕未来选择把更多精力放在国外。




他们更在乎  你是否打动人心

长期游走中西方演出,对许育燕来说「习以为常」,不过现场观众给她的感受各异,她觉得西方观众更倾向情感,中国观众更倾向技术。

 

「西方人受古典音乐熏陶有几百年历史,尊重任何形式的音乐,像非洲音乐和印度音乐,在西方非常流行,他们不一定能听懂,但会接纳和欣赏,他们来看演出不在乎你错一两个音,只在乎这场演出有没有打动他们。」

 

「中国人对古筝太熟悉了,如果是一些学习古筝的爱好者,他们来看演出可能更在乎的技法厉不厉害,有没有滴水不漏。」


这大概是乐和术的关系,术好乐不一定动人,礼乐已经是人文的层次。

 

有时在国外开车驰骋多个小时,只为奔赴一场精彩演出。放下演奏家身份,许育燕本身就是一个爱看演出的观众。

 

「只要有好的演出,我不在乎距离很远。记得我在美国纽约演奏,有芝加哥的乐迷专程飞过来看我演出,很感动。我觉得在中国本土应该培养更多音乐爱好者。」



我落脚的城市  都有一台古筝

许育燕是福建人,从小在深圳长大。演奏足迹踏遍各地,不在意「居无定所」。很多人问她为什么会来东莞?


「很多人会有一种莫名的地方优越感,一线大城市的人会有优越感,在国外会有在国外的优越感。这些我都不在乎,哪里都会有好,都会有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


「只要有古筝,你让我住在哪里都可以。」


如今她在美国、新西兰、福建、深圳各处住所都安置一台古筝,就连车里的副驾驶也放着一台琴,安全感和归属感全来源于古筝。






【 一 時 半 刻 】

第 3 7 2 篇

城 市 人 文 新 媒 體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