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0 23:30:10
由于绘本的文章都是写我们绘萌小朋友上完2周的绘本,所以主题都是上上周的哦。那小萌和老师们在上上周订下的主题是“音乐”,托班小朋友认识了简单的乐器、打了节拍,绘画的小朋友们画了不同的乐器,那绘本课的小朋友就来一起听音乐会吧~~
劳埃德莫斯目前在纽约唯一一家全天候播出古典音乐电台(WQXR)中担任下午时段的节目主持人,同时他还是其他三本童书的作者,《大家来听音乐会》就是其中之一。
玛乔丽普莱斯曼曾为许多儿童书绘制插图,包括《大大声笑》《小红帽》《埃米莉在马戏团》《红气球》等。其中《大家来听音乐会》和《红气球》获得凯迪克银奖。
《大家来听音乐会》
这本绘本以轻松、诙谐的笔调、简练的文字形容出了不同的乐器。但是这本绝对不是一本乐器的图鉴,笔者更注重了每一位演奏者的造型,体态,服装等。
故事开始
你听~有一个声音好响滑翔翼,从高音滑落到低音,又从低音爬到高音,静静地“独奏”着,他是一支“长号”
咦!又来了一支“小号”,他最有精神,好像在叫你起床做早操。他和长号一起组成了“二重奏”
看!圆圆胖胖的“圆号”也跑来了,他全身亮晶晶的,现在,他们三个变成了“三重奏”
瞧!来了一个大朋友,他脖子长长的,头像海马,尾巴尖尖的,顶着地板,这是“大提琴”。这下我们有了“四重奏”
叽铃!叽铃!来了一把“小提琴”。他的声音又细又高,数数看,现在是“五重奏”了。
瘦瘦长长的“长笛”也加入了。他全身银白色,唱起歌来轻轻颤抖着,加上他,我们有了“六重奏”
嘘!来了一支黑黑亮亮的长管子。他的声音闷闷的。喔!原来是“单簧管”,那,我们就来个“七重奏”
接着是单簧管的好朋友“双簧管”,可是音色比较亮。不用说他是要来参加“八重奏”的!
呵!“低音管”是个爱跳舞的小丑,常常发出顽皮的低音。喂!大个儿!快排好队,咱们要来个“九重奏”啦!
“竖琴”也乘着天使的翅膀下凡来。仙女给了他魔法,把他的琴弦变成湖面上的水波,发出美好的声音。哇!现在我们是十人组的“室内乐团”了!
走走走,大家准备上台吧。全都各就各位了。现在,节——目——开——始!
“弦乐器”像在哼唱一首完美的诗,“木管乐器”温柔的像一只绵羊,“铜管乐器”好像刚吃饱,特别有力气。啦!啦!啦!所有的乐器一起奏出美妙的旋律。
时间过的真快,音乐会也要结束了。该和新朋友说再见了!但是离开的时候,如果我们鼓掌,说再来一个的话,他们还会献上一次美妙的演奏!
奇怪,回到家后,好像还是听得到音乐,在梦里对我们说——晚安。
小萌作为一个音乐“小白痴”看到室内乐团时,脑袋上飘过了好多的黑点点……心里也想着单簧管、双簧管、他们认识我,但是我不认识他们啊。。相信好多家长应该和小萌一样,心里特别想为孩子增添一些音乐细胞,学习某一件乐器,但是传统观念中学习音乐无非就是学弹钢琴、拉小提琴等一系列乐器。但是事实上学习乐器前可以从家庭出发,带领孩子先领略一下丰富的音乐世界。
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音乐,锅碗瓢盆的碰撞,汽车来来往往,手指敲击键盘声响,都是音乐的载体,前几天还看到一个新闻,用锅碗瓢盆制造的乐器还能申请专利呢,当然也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接下来小萌给几个小建议适合宝贝读完绘本后可以延伸操作的方法。
1) 辨别声音(报纸捏团,筷子敲击,豆子摇晃等)
2) 听音乐走线(小萌喜欢让小家伙们听着美丽音乐,慢慢走在红线上,走路仪态训练,静心以及节奏的掌握)
3) 破铜烂铁的交响乐(收集废品已经是小萌的日常行为,虽然可能有点吵,但是绝对有助于全家其乐融融)
其实绘本的目的不止是让孩子在绘本中学到知识,更多的是给孩子读绘本时候的亲子互动。音乐方面掌握“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几个要素(一看那么专业就知道是小萌抄来的。。。)下面看看绘萌小朋友是怎么演绎乐器的吧!!
表演:长号
表演: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