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NEWS|感受“音乐治疗”的魅力

2022-04-21 00:26:27


2018年3月23上午,静安心理中心迎来一场特殊的“音乐聚会”,“中心”志愿者和部分社会志愿者齐聚一堂,享受了一场音乐心理治疗的盛宴。本次音乐治疗工作坊由静安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和静安锦瑟佳音心理健康服务社共同举办。作为沪上首秀,授课教师阵容强大,全程由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音乐治疗专业努丽娅·埃斯库德教授(2018年6月巴塞罗那举行国际“音乐与医学”大会轮值主席)和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终身教授拉斐尔·拉米雷授课。



音乐治疗是一个以音乐为载体的心理干预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参与式两种形式。借由歌唱,即兴演奏,歌曲创作等音乐体验的形式,聚焦来访者的主要问题,促使其用音乐的非语言信息交流,帮助其缓解症状,达到治疗目的。


本次工作坊内容由两位西班牙教授精心设计,融合了音乐治疗的理论探讨、实践体验和实证研究三方面的内容。为期三天的培训,教授从音乐治疗的理念、音乐治疗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音乐治疗的技术、音乐治疗的科学研究等方面入手,通过深入介绍音乐治疗在孤独症儿童和临终关怀老人等特殊人群中应用,系统的向老师们普及了音乐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方式。




课上两位教授提供了非洲鼓、沙蛋、吉他等数十种乐器,让老师们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随意表达自己的感受,用音乐进行对话交流,充分感受音乐元素带来的奇妙体验。努丽娅·埃斯库德教授呈现了音乐治疗解决亲子冲突场景、音乐想象放松、音乐阳光沐浴等活动再现音乐治疗过程。让老师们直观体验并感受音乐作为一种非意识层面的交流,可以给来访者创造的巨大表达空间,并学习音乐治疗的具体操作方法。拉斐尔·拉米雷教授则带来音乐治疗最前沿的脑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不仅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证实了音乐治疗的效果,人工智能与音乐治疗领域的融合创作,更是让老师们大开眼界。



参与课程的老师纷纷表示,通过音乐这种非语言的交流形式抒发情绪,表达情感,能够帮助来访者打开心扉,更利于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关系,促进咨询的进程。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够将音乐治疗的相关知识运用到自己工作实践中,促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自己更有效与创意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供稿:静安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