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青培计划 | 涂强:尽情享受音乐美好,将善意回馈社会

2021-05-30 18:20:25


今年是涂强在纽约爱乐乐团的第22年了。


爱乐是最古老的交响乐团,创建于1842年。作为爱乐的第一位华人演奏家,考进去的时候,他“高兴了一下”,立马就投身了演奏工作。第一次排练,室内音效环绕,台上光芒璀璨,“那种音响的震撼,不是我现在用语言能够表达得了的。”回味往事,涂强觉得当年的那份震惊感余韵犹存。


爱乐的历史,与世界音乐发展过程中一个又一个伟大音乐家的名字紧密相联。涂强身在其中,常与知名音乐家一起演奏室内乐。他曾坐在首席的位置,带领整个声部,“那种感觉特别棒。”他语调并不高亢,带着一丝沉稳的锐利。


他在之前的一篇媒体采访报道里表示:“在,一提起爱乐,人们想到的不是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而是纽约爱乐。就连几岁的孩子都知道纽约爱乐,她在已深入人心。乐团里每位音乐家的背后都有一段辉煌的经历。"



2008年,涂强随乐团前往首都平壤演出。这是战争结束后,其国土上第一次出现乐团的身影。演出开始,他们奏响国歌《爱国歌》和国歌《星条旗永不落》,全场的观众起立致敬。而后演奏音乐名家、德国作曲家瓦格纳1848年创作的《罗恩格林》第三幕序曲(婚礼进行曲)、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1893年留居时创作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作曲家乔治•格什温1928年创作的《一个人在巴黎》及用传统民谣改编的乐曲《阿里郎》,现场沉浸在和谐的音乐氛围中。


这让涂强“非常感动”。看到,他想起了太多关于小时候的记忆。



他们这一代基本上是看着电影,听着歌曲长大的。在平壤的餐厅里,孩子们为他们演唱歌曲,这和上世纪70年代初、正处于青年时期的他听到的音乐几乎一样,怀旧的情愫油然而生。当中年时期的他置身于儿时幻想中的国度,他亦心生感慨——印象与现实,就这样重叠了。


2001年的夏天,爱乐去到南美洲的巴西圣保罗,在一座公园里举办公益音乐会。碰巧下起了大雨,几万人在雨中听他们演奏,“就站在那,没有一个人走,顶在雨里头听。那时候给我感动坏了。真的是很感动!”连说了两遍“感动”,涂强阐述着这份音乐带给他的陶醉与美感,“文化背景不同,音乐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但音乐是有共同语言的,大家要表现的方向是一致的,它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他坦言,音乐是生活的一部分,他的人生中不能没有音乐。音乐于他,更是一种享受。从乐多年,“我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对理想和生活的追求,包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出生于音乐世家,涂强12岁考入总政歌舞团,成为总政最年轻的大提琴手。13岁那年,,。他却从未觉得学琴与练琴是轻松的:“一直有困难啊。小时候坐不住,忍受琴的噪音很痛苦。现在是职业音乐家嘛,要求更高一点。只要有追求,就会永远有困难,永远不够完美。”


他小的时候,。,父亲发觉那样的背景下学校无法给到孩子好的教育,于是决定自己言传身教,让涂强学习乐器。由于经济困难,涂强的父亲请来乐器厂的朋友帮忙给儿子做琴。涂强至今记得,每个周三,乐器厂休息的时候,师傅们就会来到他家里,在四合院的院子里吱吱呀呀。“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把小琴,是一个只有二分之一的琴。它的背面的板子是床上的一个板子。”这些手工打磨出的乐器陪伴了他整个童年与青年时期。


学生时代,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听唱片。于他而言,那是一段非常纯粹的岁月。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每天与收音机为伴。听听父亲留下来的老唱片就足矣开心,“家里有很多西方优秀大提琴演奏家的唱片,这就是我当时最好的娱乐了。而且这些唱片对我音乐生活的成长有很大帮助。”不仅为他奠定了乐感的基础,不知不觉中,他的音乐境界也有所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他慢慢觉醒,自己“突然间懂事了一点”,喜欢练琴,对于音乐的某些感受,“也想通过自己的双手表现出来”。



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那个时候的家庭教育,把这样的东西教给你,你就有责任把它做好,没有任何的余地可以放弃。”怀揣着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及他培养起来的对于音乐的热爱,在这条路上他勇往直前,践行优秀。


他谦虚地笑:“就算我现在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也要感谢很多朋友的帮助。”1983-1985年他被公派到澳大利亚学习,遇到一个善良的老太太,送给他一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琴。处在异乡的他像是得到了指引与鼓舞。


小时候给他做琴的师傅,时隔四十余年,涂强仍记得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与样子。后来因为搬家与师傅们断了联系。在他看来,没有师傅们,他在音乐的启蒙学习阶段就不会那么顺利。


他印象最深的,还有当年父亲乐团的一个瑞典指挥家对他说的话:“不管你做什么,先要做一个好人。”当时他拉琴给指挥家听,指挥家听完后表扬了他,但这句话,是他觉得指挥家带给他的最大帮助。



因此,他也想将这份善意,回馈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与躬耕书院的创始人戴建军先生、古琴演奏家陈雷激老师和指挥家陈琳老师相识,涂强认为这是在国内实行音乐公益教育的一个好契机。在待了几十年,他一直心系祖国,也想找一个平台将更好的音乐传递给中国的孩子。“之前是有心但无从下手,刚好躬耕书院给了这个平台,给了我们三位老师想做这件事的机会,这也是回归本真吧。”


除了在爱乐乐团的工作外,涂强还在曼哈顿音乐学院做老师。他也会跟随乐团去给家庭状况不好的孩子们做音乐演出和帮助他们联系,在他看来,国外的音乐教育与国内大不相同的地方在于,国外的老师会更多地引导孩子们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自发性。“这比被动的学习好很多。”在这次即将开展的音乐计划中,他也将实施一种与学生的“合作关系”,会与学生们一块儿进行重奏和排练演出,引导他们发现并且展现出自己的音乐本能,尽可能地去理解、感受音乐以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为安抚民众情绪,爱乐乐团更改了在纽约林肯中心开季音乐会的首场演出曲目,演奏勃拉姆斯的《安魂曲》。涂强动容,音乐的力量和感染力不仅让他感动,更是影响着他至今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当他亲临躬耕书院筑梦班小朋友们的合唱现场时:“每次听他们唱都让我很动情。有时候真的不敢靠太近......很感激戴先生,陈老师,以及一起帮助过他们的所有老师和朋友。孩子们需要的并不多,如果每个人都可以给山区的孩子、人民多点关爱,相信会带来很多快乐。”


在接下来的人生里,他希望可以多演奏一些室内乐音乐会,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来表现音乐,也希望能够多教一些学生,让他们能够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尽情地享受音乐本身。


2017躬耕书院“何为•刘韵杰•涂强”青年音乐家培养计划的招生工作已经圆满结束,结果将于近期进行公布,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