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0 04:24:23
本文作者是梼昧狂客,后面是原文转述。
小编写在前面:
听hifi音乐从某种层面是绝对的体验科学。听感与设备的优劣一定是以实际耳朵的感受为唯一依据的,而不是根据一些不负责任的评测或自我脑放的推测。而人耳的听觉及自身的偏好人与人相差很多。因此关于听感这事情就只能是相对而言。器材与器材之间的差别在经常听的人耳中可以是非常大的。但对于小白或者小初而言可能又没啥差别。这个其实需要有个不断听,培养耳朵的过程。在多听的前提下,我们都可以慢慢成为高手。而在此之前,我们还是避免猜测和绝论吧。
本文之前已经发过一次,本次再发一次,供参考。
下面正文:
手机HIFI 这个题目我一直都想写一写,但又一直都没写。因为我知道,只要我一写,先不管写的是什么,肯定有人要说,“快来看,狂客那个逗比又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了”“你瞧,狂客又开始靠发帖黑人要东西了”“我就知道,狂客黑完了XX又开始黑XX了”(狂客耳机对不起了,虽然我们都知道说的不是你)。
好吧,你看,黑我的方式上面已经写明白了,而且有三个选项可供参考,够贴心的吧?那么拜托准备黑我的人能否稍微动动脑想一些更高级的黑的方式,这样也算没辜负我写这么一篇文章。
要说手机HIFI,我们就必须先明白一件事情——什么是HIFI。关于这点不管是谷歌还是百度都能给出很详细的回答,简单地说就是三个字“高保真”,好了,什么信仰、情怀、神调音之类的可以退散了吧?毕竟你我都不是最早定义HIFI这件事情的人(不服?赶紧“裤衩”一声穿越回去,把HIFI历史给改了吧,瞬间你就是大神了),尽管真理就是用来被推翻的,但以我们现在的水平也许不够。
不对,这话说得也有点不准确,我水平不够是毫无疑问的,但不保证没有哪位大神或厂商够这个水平,如果你够或者是哪一个厂商自认为够的话,尽可以搞一个自己的HIFI定义,然后让我们欢呼中国HIFI终于走向世界了,恩,就是这个节奏,赶紧PLAY GO吧。
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出现这样的大神,那么先假定HIFI=高保真这个定义没错,而手机HIFI无疑就是手机高保真,从理论上来说,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现在芯片体积越做越小,功耗也越做越低,最早的WALKMAN长得像块砖头,而现在WALKMAN要十好几块才能拼成一块砖头。(ZX2那种的话,也许用不了那么多块)
但这些只是手机HIFI得以实现的一部分硬件基础,你不可能光秃秃的就装一个DA上去吧,?你还需要周边电路的配套吧?我们不强求手机使用台式机那种分立器件的设计,甚至也可以允许手机使用那些廉价的集成解决方案,但问题是,这也是需要一定空间的吧?功耗再低也是有一定功耗的吧?难道在当前手机一味追求轻薄大屏长续航的时候,你搞出来一个又厚又沉续航又短的东西出来?
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厂商会选择这么做,因为这么做出来的手机恐怕真不会有多少人买。毕竟消费者买的是手机,附带个HIFI功能只不过是增加手机的竞争力而已,没有HIFI功能的手机也不少,难道人家就卖不动了?
那么怎么办,只有不断地阉割配套电路,只有不断地选用功耗更低体积更小的器件,知道MX4PRO为啥用的是无源滤波吗?因为无源器件没有主动功耗,说的再明白一点就是他们不主动耗电,这样功耗自然就小了。
所以说,手机HIFI理论上行得通,但做起来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厂商必须在多个问题上进行取舍,最终做出一个妥协的产品,而遗憾的是HIFI本来就是一件追求极致的事情。
因此手机HIFI严格的说不是真正意义上或传统意义上的HIFI,就像“单反级的摄像头”(这个说法特别有趣,我一直想问问,哪个级别的单反?入门机身配狗头再来个只会用自动挡的使用者?)一样,在“音乐手机”这个词不够高大上的时候,HIFI手机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噱头,而且可以提供各种让人惊叹的参数,厂商试图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看,HIFI多高端,而且高端音响器材多贵,只要你买了我的HIFI手机,你也可以享受这种声音,而且我还没比其他产品贵多少”
但,你真的相信吗?
好吧,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让人惊叹的参数。我简单截取一项DA核心参数——动态范围(既DNR),目前很多DA芯片分级都是依据这个参数的,因此还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我知道有人要说,数据不代表什么听感才是最重要的,我只问一句,无主观情感的科学仪器和有复杂情感的评测者,你觉得哪一个具有普世的参考价值?而且厂商都用数据来证明自己是如何HIFI的,你和我谈听感?)
MX4PRO 动态范围123dB
X5MAX动态范围118dB
小米NOTE 动态范围123dB
是不是很惊人?
我们再来看看一个前一阵子比较火的解码器(严谨的说这是一台ADDA),LYNX HILO(不算贵,一万出头而已),官方给出的DA动态范围是121dB A计权。都用了计权的手段提升参数,居然还没有手机参数高,而二者的听感呢?123dB DNR的MX4PRO或小米NOTE比HILO音质好?这问题需要回答吗?(啥?需要?当然是HIFI手机好呀,这还用问么?你不知道玩HIFI的都缺根筋?就数手机厂商技术强悍实力雄厚,越级秒杀已经不是家常便饭了,那是人家烙印在骨子里面的高贵血统。)
注:关于A计权简单说几句,由于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灵敏度不同,经声级计测量得到的声压级就不能反映出人耳对声音响度的感觉。为了使声级计的读数能代表人耳的听觉晌应, 在声级计中接入了对某些频率作一定衰减或放大的A、B、C和D计权网络电路系统。接入这个计权网络的声级计称为标准声级计。经过标准声级计测量的声级称为“计权声级”, 单位用dB(A)、dB(B)、dB(C)、dB(D)来分别表示。经过长期实践人们发现人耳对声音的主观感受(响度、噪声、对语言的干扰度等) 和A计权声级有很好的相关性, 因此A 计权声级也成为对噪声评价的最主要方法。音频放大器信噪比(A计权)的获得就是在测量仪器中接入A计权网络实现的,获得的信噪比指标要比不计权时高。即使用A计权的方法测量信噪比可以提高产品参数,这不能说是作假,但许多高端器材信噪比是不计权的。
在这里我们无需去辩论这些手机是否真的能测试出如此之高的参数(提升参数的手段很多,自行百度即可),我也没有能力去证实这些手机是否有如此之高的参数,但这个对比,我觉得是有意义也有说服力的。
那么手机HIFI是否就无法达到传统HIFI器材的高度?
从目前的器件水平来看,确实是这样,由于要考虑太多的方面和做出太多的妥协,手机HIFI只能是实现某种程度上的音质提升,除非未来器件制造工艺有本质性的提升(比如来个1nm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否则,短时间内,在不增加体积、厚度或牺牲续航的情况下,手机HIFI注定只是一个较好音质的代名词,距离真正的HIFI级水准还有点远。要不你以为便携播放器最少三四颗多则十来颗运放和复杂的供电稳压是设计人员闲得蛋疼,还是厂商有钱没地方花?
不过尽管有摩尔定律存在,我觉得音频用器件要进化到那个水平还是需要不短的一个时间,那么在目前这个条件下有没有可能通过其他手段获得更好地音质?
方法也是有的,比如SONY的新品MDR-1ADAC,将DA部分独立出来做到耳机里面去,或者是安装海贝无损音乐播放器,通过算法解码实现高码率文件的播放,更不用说那些通过USB传输信号的外置解码了。要不就干脆单独配个便携播放器,最起码听歌没电了不影响打电话。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比较懒,大包小卷的捆一堆出门还真有点累,所以能凑合也就凑合了,因此HIFI手机也就有了一定的价值,尽管这个HIFI称号是值得商榷的。
你看,我是不是没有黑谁?也完全没必要黑,自己几斤几两自己心里要有数,我只是列出相对科学且具有参考性的参数让你们自己去解读。厂商愿意扯淡我们也没有能力拦着,难道我说HIFI手机稀烂,HIFI手机就卖不动了吗?我还没有无知到认为自己有这个影响力,另外你不能忽视脑残粉的存在,与一群不懂HIFI的人谈HIFI已经不算是撕逼和扯淡了,那叫对牛弹琴。
由于是胡言乱语加上想到哪就写到哪,我还是简单地总结一下我对于手机HIFI或者说这类HIFI手机产品的看法吧
1.目前看手机HIFI只是个噱头,达不到传统意义上或真正水平的HIFI表现,严谨的说,称之为音质较好的的音乐手机,也许更为妥当(尽管这样看着很LOW)。
2.未来手机实现传统意义上或真正水平的HIFI表现是有可能的,但要依赖器件的进步,短时间内,通过使用外置解码、安装软件、配套USB传输或蓝牙传输高品质耳机,也是一个提升音质的办法,并不一定只有HIFI手机才行。
3.如果硬要买HIFI手机也可以,但最好看看类似价位主流手机是什么配置。
最后补充一句,脑残粉之类的还是别来了,没有必要,我也没黑哪个品牌,也就不值得你们喷了,而且就算喷也起码先有个差不多的器材再说吧,要不你说我们如何交流,又能交流什么呢?撕逼都没有共同点,有木有?(你看我多逗比,特意提供这么一个话题,仅供撕逼专用)
如果您想购买我们的产品请扫下面二维码:
如果您对我们的资讯和产品感兴趣请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
EROS官方微博
EROS微信订阅号
EROS微信账号
EROS播放器百度贴吧
您还可以:
1、点击屏幕右上角的“···” 选择“查看公众号” 然后选择关注,以获得最新资讯。
2、如果您觉得我们的内容不错,请点击屏幕右上角的“···”,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发送给朋友” 来让更多您的朋友看到吧!
3、直接点击本文题目下方蓝色字体“EROS高品质音乐设备”选择关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