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02:44:32
最近和几个玩音乐的朋友见面的时候,发现他们经常谈论一些爵士乐的问题,什么shuffle节奏啊,swing啊,blablabla~作为爵士小白的我,常常陷入一种插不上嘴只好自己刷手机的囧。
我心里想,他们怎么不谈谈流行、摇滚、民谣呢,这些我都懂啊,就是爵士,完全不了解,可是他们却对此乐此不疲。直到有一天我提出了抗议,我说你们能不能谈谈别的音乐类型,老谈论那么高深的话题就一定显得逼格高吗?能不能考虑一下我们普罗大众的心情?
几个朋友纷纷侧目,谈话一时停顿了几秒钟,之后他们说:“不是我们对爵士情有独钟,没办法,搞现代音乐绕不开爵士啊。”还有个朋友问我:“难道没听说过,少壮不努力,老大玩摇滚?”
“If you don't have ability, you wind up playing in a rock band.”
这是电影《爆裂鼓手》里,主角Andrew第一次正面受到Fletcher打击后,鼓励自己的一句名人名言。而说出这句话的,恰好是现实当中爵士史上著名的天才鼓手、被称为“大鸟”的Buddy Rich。而Andrew的形象和故事多多少少是以大鸟为原型的。
好了,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已经够多的了。极端的教育方式对还是不对,两位男主互相博弈又基情四射,天才的一生注定是孤独的,等等等等。回到音乐本身,为什么玩爵士的能这么高傲地评价玩摇滚的?这一方面跟Buddy当时所处的时代有关。上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摇滚这种音乐形式尚处于建立在五声音节及布鲁斯音阶上的音乐阶段,在当时的爵士乐手看来,这种音乐的确略显简陋。另一方面而言,爵士相对于其它音乐形式而言,也的确是技术派,至今仍然如此。
我们大多数人对爵士的理解会和《爱乐之城》里的Mia或多或少类似——
爵士嘛,不就是让人放松时听的音乐?你现在去三里屯附近随便找个偏美式的bar,进去来杯啤酒坐一坐,百分之九十九,你听到的是爵士。剩下那百分之一,可能会是Basa Nova,反正也算是爵士后来的一条分支。
可是达米安这个爵士死忠粉通过高司令的嘴,告诉我们:不是的,完全不是这样的。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所以爵士其实是一种严肃的音乐?
一些事实貌似可以支持这一论调,比如:
1、美国伯克利大学的爵士音乐系是全世界最有名的爵士音乐系之一,而它也被称作是全世界最难毕业的院系。据说你经常可以在那里看到还没毕业的中年学生。
2、在Jazz圈,流行着100000小时定律,意思是说,如果你练爵士没有练够100000小时,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你是玩爵士的。
真是有点不明觉厉。
为了替广大人民群众搞清楚,爵士这种高逼格的音乐到底是个啥,好让大家以后出去可以冒充专业人士,这两个星期,我没干别的,竟天天听着各种50、60年代的经典爵士乐查资料了。最后我终于差不多弄明白了。
1、爵士来自新奥尔良的黑人。
下回再有人问你,你知道爵士的起源嘛?请你眉头深锁,睁大眼睛告诉他上面这句话。
这句话里面有两个关键要点:
第一,新奥尔良是爵士的故乡。早期爵士的中心就在新奥尔良的一个一个小酒馆里,后来才从新奥尔良发展到芝加哥,然后是纽约。
第二,黑人。
可以说爵士乐的一切精神和灵魂都是因为它的起源是黑人。黑人奴隶自1920年代起,开始获得了一定的自由。那自由了之后干点啥子好呢?黑人朋友们天生音乐细胞比较发达,一部分人喜欢吹拉弹唱,于是他们就在小酒馆里开始玩起了自己的音乐,慢慢,就发展出了爵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时候的主流音乐可不是爵士。欧洲的古典音乐仍然有着很大影响,严肃音乐有着严格的形式要求。黑人大哥们哪里玩得起严肃音乐呢,只能搞点乐器,组个小乐队自己先嗨起来。所以爵士最大的特点就是即兴。
啥叫即兴?
即兴就是我先来一段,然后,嘿,哥们你来一段啊。我来就我来,我的节奏跟你不一样,得让人意想不到。就是这么互相碰撞,互相激荡。比如这样:
所以爵士的一个难点就在于,哇靠,每次现场都不一样啊亲。除了前后的两个固定段落之外,剩下的部分都是可以即兴的。怎么现场根据伙伴的情况,现场编曲、创作、并且马上演奏出来,还得是爵士,还得好听。你想想多难吧,所以爵士为什么是技术活儿你知道了吧。
2、爵士三元素:铜管、布鲁斯、舞曲。
很多时候我们判断一种音乐类型,是要依靠乐器的音色的。比如你说民谣和轻摇滚和流行音乐,很多时候依靠什么区分?有一种区分的方法就是听乐器音色。
对于爵士来说,音色部分最重要的是铜管的感觉。爵士一开始和军乐队关系很大,所以铜管就成为了定义爵士的重要乐器音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节奏了。《爆裂鼓手》里的主角被老师扔椅子也不过就是因为节奏不对,反复强调的也是节奏。而爵士的节奏和布鲁斯有很大关系。简单的说,布鲁斯的特点就是:它以每八或十二小姐为一个乐段的音乐所组成,歌词紧密。而它忧郁(blues)的原因是因为将音阶中的“mi”和“si”降了半音。这种音乐形式看似简单,但其实可以演化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成为了爵士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爵士一开始确实是作为舞曲出现的。所以人家Mia的理解其实没错啊。它就是让人欢快的音乐啊。只是后来作为音乐类型成形之后,因其极具技术性,所以高司令才说它是一种严肃和并不轻松的音乐。其实说的是爵士的一体两面。
3、判断是不是爵士的标准是爵士之魂,也就是jazz standard。
现在就要说到后来爵士为什么如此的学院化了呢?
一个就是刚才说的,他的即兴的特点对乐手的要求其实是非常高的。所以本来就是一个高技术的工种啊。为什么伯克利大学爵士音乐系难毕业呢,因为学生要想毕业必须拿到200个jazz bar老板的盖章。而老板们盖不盖章完全取决于学生在酒吧里的演出受不受欢迎。所以即兴相当重要啊。
而如何才能被观众认可呢?如何让人觉得你玩的是爵士呢?那就要看你是否掌握了jazz standard。也就是说你的爵士是否有传承,是否有1920-1950年代老爵士的魂在。爵士相对于其它音乐而言,它更类似一种乐队成员间的语言。既然是用作沟通,那么就要有个标准,有些大家都知道的共识理论,而传统爵士提供的就是这一标准和共识。而这也是在爵士后来有了许多分支之后,判断一个音乐人是不是爵士音乐人的最好办法。所以,不学院派能行吗?不了解传统、传承能行吗?不学习技术能行吗?
NO WAY!
所以,这就好像是学物理的瞧不上学计算机的,因为物理多难啊,能把物理学好多牛啊,所以物理系也多难毕业啊,但是物理学也是现代许多学科的基础啊。你玩转了爵士,再去玩旋律和节奏上都相对简单的别的音乐类型,就简单多了。
当然,我觉得好的爵士音乐人都特别伟大,因为每次演奏都不一样,而且旋律不重复,就意味着这样的乐曲是没有记忆点的,而如果你连一首曲子都记不住,更别说记住演奏它的人了是不是。所以说起爵士乐的经典音乐人,我们普罗大众基本上是一个也说不出来啊。而甘愿为这样一种音乐类型奉献的人,看中的就是爵士即兴、自由的精神,看中的就是技术傍身的骄傲。为了这个,名与利都可以不要,是不是很伟大?
但在了解了这么多知识之后,不知道为什么,再听爵士的时候,有一种非常爽快的感觉。在此就推荐几首经典爵士乐给大家吧。无论如何,爵士音乐不死,好听最重要。
爵士乐之父Armstrong的歌曲,Armstrong不仅仅爵士玩得好,还唱得一手好歌,嗓音极具磁性特点。来听听这首:
《爆裂鼓手》里反复提及的天才爵士演奏家Charlie Parker,对Bebop贡献很大。欣赏一首他的音乐:
最后是“大鸟”的一段鼓:
我们寻找哪些真正热爱艺术的创作者,用视频的形式呈现他们的故事和作品,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些尚未被发现的艺术家,并借由用户的赞助,来帮助他们完成近期的创作计划。而对用户而言,赞助艺术家的同时可以获得相应的艺术品回馈,也能获得随时follow艺术家的机会。
创作者们
赞助他们,让TA们走得更远
刘子超:《他单枪匹马周游世界,连许知远都对他的文字沉迷不已》
阿蛛:《帝都最美女主唱:花更少的时间赚更多的钱,找更牛X的老师学习》
- 本期创作者预告 -
初赞每周五会推出一个艺术家/创作者的视频
欢迎你们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