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0 23:01:59
早春二月,一个普通的周末清晨,北京什刹海公园如同往常一般热闹,卖花的老人,玩耍的孩子,漫步后海的游客,每一处都其乐融融。
一位衣着朴素、带着墨镜和帽子的男人突然出现在人潮涌动的街头,他朝大家挥了挥手,羞涩地笑着说了句:“周末好”,随后伴随着柔和的吉他声,他轻轻地唱起了歌。
他是朴树。
他说:“这首歌,我想唱给那些早出晚归的人们,那些生活特别艰辛的人们。”所以,他站在街头为平凡的人歌唱,唱的是这首他曾在1997年写下的《猎户星座》。
“有时你唱起歌
有时你沉默
有时你望着天空”
他唱起的每一个字,都一如既往的清澈,一如既往的深情。歌末悠扬的口风琴,像和煦的阳光,温暖了听众的心。
相比于演唱会,这样平凡的路演似乎更有烟火气息,也更容易让人心生感动。
一曲结束,朴树再次向大家挥了挥手,转身告别。没有人激动地冲上去,也没有人抢着要签名,人们像没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慢慢聚拢,又慢慢散去。
多么安静又和谐的场景。
“或许,最值得向往的生活,就是这样,平凡又珍贵。”
有时唱歌,有时沉默
2000年,朴树正当红,在最热血的年纪,他的作品给无数年轻人带来温暖与力量。
2003年,他写出了近十几年里内地最棒的专辑——《生如夏花》。
在他眼里音乐是纯粹的,是不能妥协的,所以他始终学不会虚伪,学不会凑合,也做不到取悦别人,更做不到背叛自己。
他不愿意随波逐流,于是他消失了,连续几年他拒绝写歌,生活紊乱,每天蒙头大睡。
倔强又偏执的他,被生存裹挟着,抑郁愈加严重。
他说自己病了,虽然医生检查一切正常,可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不停地在怀疑,第一天觉得自己是国王,拥有一切,但第二天觉得自己狗屎。”
他还说,生活就像炼狱一样,特别难熬。
他这一消失,就是整整十年。
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十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太多东西,当世界不再是当初世界,但朴树还是当初的朴树,我们不知道他这些年究竟经历了些什么,但他却怀抱一颗赤子之心归来,用一如既往的赤诚之心做音乐。
2014年,朴树终于再次出现,他为电影《后会无期》写下新歌《平凡之路》。
唱的只有两个字:经历。
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远地离开
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
想挣扎无法自拔
在事业巅峰时期,朴树选择了沉寂,像是突然的堕落,他曾不安过,挣扎过,渴望过,绝望过,失去过方向,但他却从未想过放弃,也未曾真正的放弃,他只不过是想离开,去寻找,去发现,去获得平凡。
与世界死磕到底的朴树,就像一棵不懂得妥协的笔直的树。
好在,他用音乐里找到了和这个世界和平共处的方式。
他告诉我们:生命应如夏花一般绚烂,但,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听到他的歌,就会想起自己
有一段时间,手机里被一个关于朴树的视频刷屏。视频中,朴树在录音棚唱《送别》,音乐缓缓响起,朴树唱着唱着突然失控大哭,一度哽咽失声。
在他的歌里,我们不会觉得脆弱、逃避、哭泣是可耻的,因为绝望、苦痛、离别是每个人的人生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学着直面、放下、和解,学会接纳自己的平凡,找到自己和外界相处的方式。
流年易逝,朴树已经不再年轻了。时间加深了他眼角的纹路,也带走了他生命中的许多人,他却依旧是学不会圆滑的少年模样,他的干净,他的清高,他的纯粹,他的诚恳,永远刻在那些清白之年里,不曾远去。
“是不是生活太艰难,还是活色生香,我们都遍体鳞伤,也慢慢坏了心肠。”
如果生活的艰辛,注定要让我们遍体鳞伤,让我们改变心肠,我们还是否能如朴树般简单,不为世俗牵绊?是否能如朴树般无畏,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今天的朴树依然热爱这美丽又遗憾的世界,他等了十年,做了很多不喜欢的事,却始终没有逃离生活,他紧紧攥着理想,用生命唱尽了对自由的渴求。
所以他的歌,真的有洗涤心灵的力量。
而我们之所以那么喜欢他,我想,也许更多是怀念年少时的自己——
那个曾经与生活较真的懵懂的自己;
那个满腔热血却撞得头破血流的自己;
那个跌跌撞撞却依然在朝前走的自己……
唯一不同的是,你可能已经放弃了,可朴树仍在坚持着。
文章转自:枕边音乐 作者:枕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