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4 20:57:31
这是我们陪你的第20个夜晚
妈妈对我说,
你怎么不去复读?
进京。
上大学对很多人来说是第一次离开家乡,我们憧憬了18年,终于可以离开父母的束缚。
尽情地去做那些大学一定要做的事——泡妞蹦迪喝酒打架。
反正天高皇帝远,他们也管不到。
当我提着一只孤独的黑皮箱站在大学门口时,看到车来车往,看到人潮涌动,却发现无论穿着打扮如何,所有的父母都在为孩子提着大包小包,拉着孩子的手在人群中杀出一条道路。
我,只能紧紧抓住黑皮箱。
我是自愿一个人来北京的。
父母也有说要送我,可是我拒绝了。
反正他们也不认路,来了还不知道得多麻烦,而且家是农村的,我不想被同学嘲笑,我不想。
现在想想,我还是太天真了。
北京,除了本地人,都是农村的,都是外地人。
临别。
我妈还像以前一样啰嗦,把我送到沧州的火车站时,叮嘱了我好多好多的事情。
“在外一个人,对自己好点。”
“别舍不得花钱,要吃好点,不够了管家里要。”
"一定要注意安全,记得给家里打电话..."
在车开动的那一刻,我妈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了。可我那时心里面想的是:平时你都不疼我,现在你怎么就哭了呢?这是在上演苦肉情深的戏码吗?
就我俩,谁还不知道谁?
妈妈不喜欢发语音,即使手机的触摸屏不怎么灵敏的情况下,她也坚持不发。
因为她怕对方不方便听语音。平时给别人发了消息,还要默默地读两三遍,看看有什么不妥,感觉用词不妥,马上就撤回了,生怕别人误会自己。
她一直都是一个微微诺诺小心翼翼的人,除了对我。
回忆。
我小学六年级开始住宿,六年级到初中毕业的都住在一起。
印象中,那个学校的老师都很不尊重人的,同学大多也很不友善,我总是受欺负,在好多年以后,我才明白,那不是我的错。
人越懦弱,越容易被人欺负,即使你处处忍让,祸事也可以从天而降,殃及池鱼知道吗?对,我就是鱼。
有一次,因为一件我完全不知情的事情,隔壁老师怀疑是我们宿舍干的,就因为我是宿舍长,我唯唯诺诺地被骂了两个小时,哭了两个小时。
少女时期的我遇到这种委屈的事,当然想找母亲鸣不平诉苦求安慰。可是她说:“肯定是你的原因,不然老师不会骂你的。”
我讨厌老师,更讨厌妈妈。
妈妈总是羡慕学历很高的人,每次都拉着别人的手说:“你好好教教她,让她也跟着你好好学”。
看着妈妈的假笑和对方的无奈,我真的很尴尬。其实我家那边学历高的,充其量是大学毕业,研究生什么更是没有。
有一次妈妈去买东西,回来很开心地和我们说,卖东西的人说她肯定是高中毕业,但妈妈其实是小学毕业。
我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妈妈打工挣来的,爸爸一直没什么上进心,他的钱只够维持家里面的开销罢了。
高中之前,在学校每周有13顿饭。
高中必须住宿,每周有20顿饭。
爸妈当面埋怨我:“为什么花这么多?”
那时候是2010年了。
而今。
前段时间过年走亲戚,长辈们聚在一起,就喜欢攀比自己孩子。学历、工资,甚至读书工作的地点也能拿出来比较。
河北哪比得上北京的工作啊?
在河北读书那能比得上上海好啊?
攀比,必然有人欢喜有人忧。
“你家孩子读的二本啊,我家孩子不行,就是专科,我当时让她复读她自己不干呢!”
大学已经上了两年了,妈妈到现在还埋怨我没有选择复读。
在她的世界里面:
专科怎么能跟本科比呢?
本科毕业后大不了可以回家乡的村里小学教书,专科出来能干什么?
能在村里教书,可能也是她看来最满意的结果。
也是,小学毕业的她只看中学历,她完全忽略我在大学的各种实践活动。在她眼里:
那些都是不务正业,
那些都是浪费时间,
只有好好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或许,我还得感谢她这么固执又落后的思想。
不然我怎么能在她的帮助下读书出来看看这个诺大的世界?
不然我得像她一样困在这个村子里,小心翼翼地探求外面的世界,固执的用落后的眼光看外面。
不然,我可能重复她的人生吧。
昨天看到一个公众号留言点赞可获得口红,为了求赞我转发到了很多群,顺手也转发到了家族群。
本来没当回事,可是过了一会我妈妈特意私聊我说:“怎么点赞啊?你教给我,我给你点赞,给你得口红啊!还缺多少啊?”
妈妈的头像是我和她的合照,讲真,挺丑的。我没化妆没梳头,随便穿了一件红棉衣坐在炕头匆忙拍下的,转身被她拿去当合照了。
我知道,她是想给所有人都看到,这是她和闺女。妈妈一直觉得我没刘海,干干净净的扎个马尾辫是最好看的。
从来没有觉得我胖过,每次都和我说:你挺瘦的,看看你的小脸,都没肉。
其实我的脸,一直都是圆的,妈妈却总是觉得我会越来越瘦。
妈妈不会做饭,即使做了也不好吃。
比如包子,咬了三口才咬出馅,
比如馒头,经常是面都没发酵,
比如烙饼,烙出来总是带糊的。
妈妈还不给爸爸洗衣服,结婚这么多年了,爸爸的衣服也一直都是自己洗的;
妈妈到现在经常讲的故事还跟小学的一模一样,每天都讲,让人都觉得很唠叨;
妈妈还经常会丢东西,脑子记性越来越不好了......
在小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妈妈是个超人,是我的保护神....
十几岁的时候,很多的时候都和妈妈拌嘴,吵架,觉得妈妈落后思想、不可理喻....
二十几岁的年纪,有了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恋爱,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
开始逐渐理解妈妈,妈妈所做的东西,都是受她的经历所限制,妈妈现在也变老了,我不会在和妈妈吵架了,只想陪妈妈一起到老。
小时候,我们只想一味地逃离父母,逃离家庭,逃离故乡。
而现在的我们,陪在父母身边,都是一种奢望。
文|冯冯
图|网络,微博
配乐|《听妈妈的话》
排版|青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