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得下,
是因为能看得开。
而看得开,
要仰仗于两个方面:
一要心足够大,
一要阅历足够沧桑。
其实阅历沧桑了,
心也就大了。
概括一点上,
就是心要辽阔。
心辽阔了,
人生才能辽阔
——蔡澜
人要任性,但是也要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可以放肆去想,大胆去做,又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一定要有自己把日子过好的能力,在最想做事情的时候,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有时候,我们会问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不羡慕别人,不听管束,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一点也不复杂。
人生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活得快乐。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的快乐。种花,养鸟,逛书局,去乐器店等等,都是让我们活得一天比一天好的学校。我们要过的生活,应该是让自己快乐的生活。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小小的快乐,就能让我们享受不尽。
《不如任性过生活》是最“年轻态”生活家蔡澜的生活艺术,他谈美食,谈事业,谈人生,谈艺术,谈修养,率性洒脱,无所不谈,深得“任性”的真味,直抵快乐的生活。其实,人生的道上,总要尝试一些未曾尝过的东西,那么不如任性一点,随性一点,率性一点,把生活过得好一点吧
6月11日——6月15日,小美邀你共读蔡澜的这本《不如任性过生活》。
蔡澜,1941年8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电影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电影节目主持人、商人。现任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中国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特邀蔡澜作为节目总顾问。与金庸、黄沾、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称。
从14岁在《星洲日报》发表《疯人院》开始,似乎就注定了此后蔡澜对工作价值的取向—拿到稿费他就带着一帮同学去吃喝玩乐。倪匡说“蔡澜是少有背后没有人说他坏话的人”,黄沾说“蔡澜是我最值得信赖的朋友”,金庸说“论风流多艺我不如蔡澜,他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人生总是漂浮不定的,我们为什么能够稳住呢?好像船上有一个锚,我们有最传统的信条,就是很简单的,孝顺父母、守时、对朋友好。”蔡澜始终坚持答应朋友的事情一定做到,互相尊重,就能得到朋友的信赖。
蔡澜的潇洒背后并不是人们所看到的表面那样轻松,读书时为了能看懂外文电影,他上午读中文学校、下午读英文学校;他始终保持惊人的阅读量,“如果一个写作人不喜欢看书,他就没资格做写作人”。时至今日,他仍两袖清风,每天仍在为生活而努力:“我是很努力很努力做人,这样才有今时今日。”
很多人都问过蔡澜,电影人、美食家、商人,你究竟是做什么的?蔡澜说:“我只想做一个人,这并不容易。做人就是努力别看他人脸色,做人也不必要给别人脸色看,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互相的尊敬。所以我不管对方是什么职业,是老是少,我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