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音乐中有一股侠气,民族文化的象牙塔里要有这样的大师

2020-10-10 02:48:10


谭盾是一位世界公认的音乐大师,获得国内外大奖无数。从格莱美到奥斯卡,再到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终身成就奖——“金狮奖”,都是对他那些配乐作品的高度肯定。



他出生于湖南长沙,自幼深受中华楚文化的影响。1978年,谭盾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攻读指挥和作曲双专业,硕士毕业以后,他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在谭盾的音乐之路上,他一直保持着一颗桀骜不驯的灵魂,他的音乐有一股侠气,你仿佛能从中听见刀剑挥舞的声音。中华文化的传承深深地刻在了他的灵魂里。


谭盾一生获奖无数,其中与李安合作的《卧虎藏龙》可谓是双赢。



李安凭借这部影片获得华语电影历史上第一部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奖项,而谭盾不仅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还摘得了格莱美奖最佳电影原创音乐专辑奖。

在早年的一篇采访中,谭盾对于作品的创造力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就做过一次很有见地的回答。


01

人类最大的财富是想象力


问:很多人评价您的作品里有一种创新的生命力,比如您可以让提琴拉出二胡的声音,从大自然中捕捉声音的灵感元素。


当代社会中,我们呼唤创造力,但同时又创造力匮乏,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这种创造力的源泉是什么?


谭盾:我记得多年前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期节目,把朗朗、余隆还有我三个人聚到一起,问了我们一个问题。


当时的郎朗、谭盾和余隆


你们觉得最大的财富是什么?是金钱吗?

朗朗说不是,是青春,是年轻,年轻就是财富。余隆说,我的女儿是我最大的财富,我最爱我的女儿了。问到我,我说,其实最大的财富是人类的想象力,有了想象力就什么都可以有。


02
一切对于传统的追溯是为了未来的创造


问:您刚才谈到全民对于艺术的接受,这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您之前为《卧虎藏龙》、《夜宴》、《英雄》等电影配乐,并获得了很多奖项,但这些影片本身在观众群体中则褒贬不一,这是否反映出传统题材在当代的一种不兼容?传统艺术、传统题材如何在当代寻找落脚点、如何在当代寻根?


谭盾:从运动的角度来看,一个跳远运动员必须要先退回去,然后助跑,才可以跳得更远。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的,拳头离得更远,打得更重。


如果以这个角度审视艺术,会发现未来跟过去有着明显的联系,所以艺术家们常常寻觅消失的根脉去了哪里。


中国古代哲学里有两句话特别感动我,一句是“大音希声”,翻译成英文就是 The greatest song can be heard only in silence,即最宏伟的声音只能在寂静中被感悟到,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听雪的原因;还有一句是“形断意不断”,形断掉了,其实意才刚开始。


就如弹古琴的人,琴声后面那些五花八门、让人无限想象的斑斓颜色才是真正意义的开始,所以我们希望回到传统、追寻消失的根脉,是因为传统有着“大音希声”和“形断意不断”的魅力。


03

民族文化的象牙塔里需要有人


谭盾:我现在在美国,很多年轻人能认出我来,因为美国的学校里教我的音乐。而一旦教我的音乐,必然要牵扯到什么是禅宗、什么是老子、什么是孔子、什么是长江、什么是黄河。


所以我觉得,民族文化要走出去,最重要的是跟世界机制、世界文化、世界教育接轨。、贝多芬在中国家喻户晓,,我们的音乐课在讲贝多芬,中国所有城市的新年音乐会都演奏《欢乐颂》。


西方音乐已经进入到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国的音乐走出去时,不要走马观花,更不要天女散花。中国的文化走出去就是要拥抱世界文化,要进入他们的教育体制。


中国的艺术家需要有国家的支持,这个民族一定要懂得,象牙塔里需要有人。这么一个伟大的民族,如果象牙塔里是空的,我们怎么让我们的文化跟世界接轨?怎么让我们的文化进入全世界的教育体系、进入全世界的交响乐团?


我每次做一个新的交响乐作品时,都希望把传承扩大,融入在我的音乐里。



谭盾武侠三部曲《卧虎藏龙》大提琴协奏曲




HIFIMAN官方商城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