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之后,我们再以戏剧的名义,召唤音乐、美酒和文学

2022-05-01 18:44:02


随着话剧《父亲》在上海美琪大剧院的华丽落幕,这部由琨宁文化、精英娱乐、希肯琵雅出品,尤雅担任制作人,赵立新导演,赵立新、金星联袂主演的瑞典戏剧大师斯特林堡的经典名剧,在掀起了北京和上海的冬季戏剧场之狂风巨浪之后,演出暂告一段落,进入中场休息时间。


 北京演出回顾 



 上海演出回顾 



─ 斯特林堡之夜 ─

以戏剧的名义,召唤音乐、美酒和文学



12月12日下午,在上海场演出结束后的第二天,作为此次的导演兼主演的赵立新,携手编剧史航、学者止庵、学者李静在侨福芳草地侨福学堂,与大家一同以戏剧的名义,召唤音乐、美酒和文学。


作为一场“朋友式交流会”,侨福学堂从红色转椅到原木色墙壁都体现出一种精致的和谐感。一个小时里四位嘉宾妙语连珠,有犀利独到的剖析,也有鞭辟入里的评论,从学者的高度和观众的角度聊《父亲》聊斯特林堡。观众坐在弧形观众席从一开始听故事到后来自己提问讲故事。一切都像这个冬日午后的一杯热饮,把斯特林堡的“刚硬”柔化了。



李静评论说,十二年后的赵立新,一改“血脉喷张,极强张力”的表演呈现,而是从“批判性”的上尉视角出发,促成劳拉人物的“合理性”,从而表现出戏的核心“重视女性”。这样对于人性的深刻剖析和解读,就像著名演员成方圆在观演之后的评论,”教科书般的表演让人欲罢不能,演员的幸福就是能在舞台上极致的事发人性表达情感。”


对于赵立新自己来说,“《父亲》十二年前对我来说就像一只小公鸡,有大量的西洋式的激烈撞击,充斥着荷尔蒙。十二年后,思考和感受的时间更多。”对于许多观众期待他在剧中再次爆发十二年前那一声“狼式嚎叫”的时候,赵立新却说,“狼不见了,因为这匹狼变成了一匹很有涵养的狼。但是我的初心未改。”他自己也表示,这次的《父亲》也是体现了赵立新最后呈现出来的决心。



这部原本晦涩阴暗的现代戏剧里程碑,在赵立新和金星的诠释下鲜活好看,一刻不停激活想象,观众被紧紧裹进恐惧、紧张、矛盾撕裂的危机暗涌中。人性的恒久冲突,人与人之间尤其是男性与女性之间无处不在的“战争”,更是引发当代观众共鸣,对自己的生活也有所思考。对于三十年前就已经度过《父亲》剧本的止庵来说,他更加关注的是赵立新和斯特林堡之间的关系。从他的角度来看,“这部剧有两个舞台,一个是观众眼前的舞台,一个在赵立新的心里。真正的冲突在两个赵立新之间。我能看到赵老师心里的那个舞台”,并且他认为赵立新比斯特林堡光明。斯特林堡因为自己的婚姻和人生经历,是“仇恨女性主义者”代表人物。但是在这次结局和细节的呈现中,“赵立新更愿意呈现出一个悲剧性的英雄,他对于家庭有宽容。斯特林堡比赵老师要黑暗得多”。虽然紧接着,赵立新立刻表示“我特别黑暗”,引起全场一阵笑,但无论是否真的“黑暗”,就像赵立新自己所说,“只有黑暗才能体现出光明”,就像史航老师所说,“一切失败中的诅咒,不可能影响这个世界。”斯特林堡从绝望中延伸出的希望,话剧《父亲》所引起的两性关系的思考,早已经超越了剧本故事本身的“夫妻仇恨”“夺子大战”,伸向了更加辽阔的哲思之向。


 赵立新的北欧戏剧情结 

对于北欧戏剧,赵立新有一种偏爱。

在活动现场,赵立新也分享了他在俄罗斯的一些经历,他说:当时俄国人很穷,很多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只够买一件皮夹克,但他们花钱买好看的衣服就是为了进剧场时穿。女人们会薄施粉黛化上唇,穿着漂亮的衣服,与自己心爱的人一起观看一场戏。那时候戏剧成了无可取代。作为戏剧演员在舞台的灯光下会感到无比的幸福,是在黑暗中跟你有空气呼吸的衔接和握手。



赵立新向大家推荐了剧作家拉仕·努连的作品《黑夜是白天的母亲,混乱是上帝的邻居》。赵立新说,你们记住这部戏的名字,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


北欧的戏剧有一种神奇的魅力,像《父亲》这样一部130年前的戏即使放在今天依然不会过时,因为它传达了人类共通的情感。赵立新说,我相信北欧近当代的剧目更不会因为空间上的区别,或时间长久而有所隔阂,它会是充满力量,是我们从影视中无法获得的,这是戏剧不可取代的魅力。


更多咨询请关注

咨询电话:0991-2616995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