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0 21:05:33
为 您 奉 上 全 方 位 的 影 视 音 乐 文 章 推 送
新 闻 、 乐 评 、 产 业 、 历 史
订 阅「 影 乐 志 」, 和 我 们 一 起
关 注 电 影 音 乐 一 百 年
乐 评
▼
《水形物语》配乐
套路、混杂和其他
文 | 乐乐
编辑 | WN.
今
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由墨西哥籍导演Guillermo del Toro执导的爱情“科幻”电影《水形物语》可谓风光无限,该片一举摘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和最佳艺术指导在内的4项大奖。而在此之前,这部年度话题电影就已经在各大电影奖项中大放异彩。可实际上,这部电影在上映之时,片中俗套的故事内核以及节奏性都或多或少的遭到了不少非议……
▲ 《水形物语》剧照 ©️ 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本片由来自法国的著名作曲家Alexandre Desplat作曲,这位浪漫的法国大师以优美、精致且高产著称。他曾9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并在2015年的第8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凭借《布达佩斯大饭店》首次将“小金人”收入囊中。今年是他第二次摘得桂冠。
▲ 作曲家Alexandre Desplat ©️ 网络来源
Alexandre Desplat的音乐十分具有欧洲浪漫主义情怀,比起其他欧洲作曲,Desplat的风格似乎更符合好莱坞的审美品位。近年来,。总的来说,除了少数作品之外,Alexandre Desplat的发挥还是十分“稳定”的:
大多数时候他都能乐此不疲地重复着他标志的“Desplat Style”——以跳动的分解和弦作为引子;旋律优美、对仗工整且带有舞动性;以钢琴为主体乐器明确展现主题动机;突出木管声部的作用等等(可参考《国王的演讲》、《模仿游戏》和《面纱》)。但这种稍显陈旧、并且略带套路的重复有时也会让人产生怀疑和厌倦。
▲©️ 网络来源
不得不说,Alexandre Desplat为《水形物语》创作的音乐仍旧以旋律线条的优美取胜。贯穿电影的两个主题也十分容易识别,尤其是The Shape of Water中复古的曲调和在并不协和的减七和弦上建立的标准的“问答型”旋律让音乐的整体基调显得有些晦涩。
不过,主题音乐的形式和色彩似乎都与他十年前的那部《本杰明巴顿奇事》惊人的相似!不同的是,Desplat选择在3/4拍上为这部新电影创作主题;可这种带有舞蹈形态的音乐并没有让它在影片中的存在感和功能性得到根本提升。常规的“圆舞曲”节奏限制了音乐自身的戏剧性;平稳的旋律走向和被分解成6个八分音符的伴奏声部组合成为一首没有明显抑扬顿挫的实用型“背景音乐”。
▲ 《水形物语》主题 ©️ Decca
▲ 《本杰明巴顿奇事》曲目:Postcards ©️ Concord Records
全片音乐除了在乐队编制上的“小聪明”之外,也几乎没有足够让人亮眼的创新,相较作曲家以往的作品在构思和发展上也没有很大的差别。换言之:我们总会在他的作品列表里找到情境相近的那一首……
▲ 《水形物语》剧照 ©️ 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说到《水形物语》在配器上的所谓“创新”,便是在乐队中加入了较少使用的玻璃琴、口哨和手风琴。但今年同样获得最佳音乐提名的Carter Burwell在2015年的那部《福尔摩斯先生》里就已经使用了玻璃琴;何况Desplat自己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为口哨谱写旋律了……
另一个“在配器上的小聪明”就是演奏长笛出身的Alexandre Desplat用12支长笛(包括短笛、G调中音长笛和低音长笛等)代替了全部木管声部(数字援引影乐志关于《水形物语》的上一篇推文)。虽然Alexandre Desplat向来擅长用木管来刻画旋律和色彩,但这12支长笛的配置,却让音乐在法国的浪漫情怀之外又多了点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剧的韵味。
▲ 《福尔摩斯先生》剧照 ©️ Miramax
这种也许并非刻意为之的混合,使得整部电影的音乐风格定位更加游离。试想一下,如果让痴迷梦幻的德彪西或者拉威尔中的一位与写实派的老柴同写一首音乐,那该是一件多可怕的事情?
要知道,善于弱化弦乐功能并惯用复合和声的德彪西象征着法国浪漫主义音乐情结的最高峰;他开创了属于他一个人的印象乐派,但这种图画式的音乐派系却影响法国音乐风尚走向直至现在。
拉威尔在此基础上拓展了乐队技巧以及和声功能,才形成了法国独有的色彩丰盈的音乐潮流。这种音乐风格细腻且精致,通常轻盈并带有梦幻成分;它的影响甚至辐射到了日本作曲大师武满彻、西村朗和中国作曲家陈其钢。
而柴科夫斯基则是俄罗斯乐派最具影响力的早期人物,他的音乐更有现实主义特色,并且在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的发扬上功不可没。他的音乐语言粗旷并更加善于使用铜管增强力度和色彩,他的主题中经常带有对生活和阶级的控诉,后期作品中低落的情绪和对现实反抗的失败让他的音乐更加富有悲剧色彩。这种极具俄罗斯民族特色的曲风对其他俄国作曲家的影响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就连后来的肖斯塔科维奇和斯特拉文斯基也在音乐中保留了这种民族精神的精髓。
虽然现在风格混搭十分常见,但把德彪西、拉威尔的细腻的法式浪漫情怀和柴科夫斯基的粗旷的俄式悲情抗争杂糅在一起就显得不伦不类了;何况Alexandre Desplat在这部电影中还只是非常浅显的模仿。
▲ 《水形物语》剧照 ©️ 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尽管Desplat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但如果脱离电影单独欣赏这张原声带,它值得称赞的地方也并不很多。
他在悬疑氛围中使用了弦乐近琴马演奏的带有金属质感的震音和长笛演奏者通过声带振动从而获得的震音(曲目:The Creature),但这些点状的近现代演奏技巧片段并不足以提升音乐整体的新鲜度。
专辑中唯一有些精彩的曲目《The Escape》,也仅仅是在将近五分钟的漫长且无趣的铺垫后才开始发力:弦乐快速的顿音(Spiccatto)奏法和长号声部的弱音器效果搭配得当;颤音琴和弦乐震音的组合有效的烘托了悬疑气氛;钢琴低音部和以定音鼓加小军鼓为主的打击乐组合也将紧张感营造的十分到位。但十分遗憾的是,这一轨在电影里的运用却显得有些低调了……
▲ 曲目《The Escape》 ©️ Decca
对于紧张气氛的渲染,Alexandre Desplat也从未改变他的想法。泛音的滥用、低音声部弦乐的长音、木管声部的琶音、铜管声部的音块和弱音器效果、级进的二度或者小三度和声进行,这些一成不变的套路被他运用的不亦乐乎。Alexandre Desplat并不擅长“动作戏”的想法刚刚被《哥斯拉》打破,没想到他通过一部《水形物语》又完美的打了回来!
▲ 《水形物语》剧照 ©️ 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相比于今年同时获得提名的其他几部电影,《水形物语》的音乐或许并不是最合适的获奖者:老爷子(John Williams)的音乐无需多言;由Jonny Greenwood创作的《霓裳魅影》和Carter Burwell的《三块广告牌》在创新、风格和音乐的细腻程度上都可以超越《水形物语》。尤其是《霓裳魅影》中带有Penderecki和Crumb风格的音乐也算是现下电影音乐中为数不多的样板和精品。就算是汉斯季默的《敦刻尔克》,在音乐和声效的创意上也是足够让听者拍案的,并且《敦刻尔克》的音乐在电影中所展现的功能性也十分突出。
▲ 《水形物语》曲目:Phantom Thread I ©️ Nonesuch
但反观《水形物语》,全片偏冷色调的优美音乐并没有最大程度的提升电影的观感,反而这种通篇为了抒情而肆意抒情,为了优美而刻意优美的形式让音乐的功能性大打折扣。本该抢眼的段落也因为整体基调的陪衬而显得黯然失色……回头看看Guillermo del Toro的电影列表,虽然也有《环太平洋》这种旋律单一、不断重复、只靠“燃”就能撑起整部电影的原声;但也有情感细腻、有张有弛,悬疑氛围渲染十分出色并且也有着欧洲风情的《猩红山峰》。
▲ 《霓裳魅影》(左)和《三块广告牌》(右)海报 ©️ 网络来源
西班牙作曲家Fernando Velázquez为《猩红山峰》创作的音乐可以算是近年来惊悚题材电影音乐的典范:哥特式的音乐风格与影片的色彩完美结合,每段音乐的起伏和发展也都十分完整,情绪高低错落有致;音乐本身的戏剧功能就已经足够饱满了。虽然也是旋律优美,但在优美外壳之下渗透出的色调却是克制并且扭曲的。(扩展阅读:乐评 | 《猩红山峰》配乐:除了浪漫还有啥?)
▲ 《猩红山峰》曲目:Credits ©️ Quartet Records
相比之下,同样是首次与Toro合作的Alexandre Desplat在色彩和戏剧性上就黯淡了很多,美好的音乐并没有更深的内在含义加持,空有其表但思维浅显。不过,这也许也是他能取胜的原因……
不得不感叹,奥斯卡果然还是公关实力和社会舆论走向的战场。
我们不能确定Desplat的笔下还能不能创造出《布达佩斯大饭店》那样充满匈牙利风情的异域经典;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听到他《哥斯拉》那样井然有序的混乱力量;,我们还是要对他抱着一份期许,哪怕他未来一直在重复着自己:
因为这种美好的旋律毕竟对睡眠有一定的帮助!
乐乐
新垣结衣的老公
▼
盘点
有偿征稿
和我们一起创造影视配乐新未来
▼
和我们一起
关注电影音乐一百年
查看更多往期内容,请移步公众号首页往期回顾
投稿&合作:contact@soundtrackmagazine.com
▼
微信ID:SoundtrackM
长按后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