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口中的“大嗨腕”,60多岁的摇滚大爷:像傻X一样活着!

2022-05-24 00:03:48



上周末《奇葩大会》一播出,侯祖辛的纪录片《老摇滚》就被刷上了B站首页。


弹幕里一水儿的 “牛B!”


▲B站上多是90后、00后,他们对老一辈的评价让我觉得尤其珍贵


片子里的主角侯牧人,是中国第一代摇滚人之一,而拍这部片子的人,正是他的女儿侯祖辛。


她的音乐天赋也不输父辈,我对侯祖辛最初的印象,就是从《中国好声音》开始的,一首《love me tender》打动了所有人,让她成功进入了那英站队。


而除了唱歌,更多时候她是一名导演,经常满世界地跑,去寻找有趣的人和事,把他们拍成纪录片。


比如,她曾在班加罗尔拍摄为平权而奋斗的垃圾女工,或是跑到澳大利亚和残疾野生动物一起生活......




说起来,侯祖辛是有在镜头前炫耀自己的资本的。


但站在《奇葩大会》上,她却说自己在外面经历的那些故事,都不如一群北京大爷、大叔,来得传奇。


而这群北京大爷,就是中国第一批摇滚人,其中就包括了她的父亲侯牧人。


高晓松都感叹:那在当时可是有名的大嗨腕!


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边

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

他们正在说着谁家的三长两短

他们正在看着你掏出什么牌子的烟


,从小就跟着父母和一帮搞艺术的混迹在一起。


在她的幼年记忆里,家里小小的房间,经常坐满了穿着奇装异服的叔叔阿姨,他们逮哪坐哪,地上、床上、沙发上,然后一聊聊到后半夜。



侯祖辛回忆道:“直到上了高中、大学,身边好多人开始听崔健、何勇、张楚,听我爸那盘《红色摇滚》,我才意识到自己以一个小孩儿的身份,看到了中国摇滚最初的样子。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活在一个乌托邦里而不自知。



那是老一辈摇滚人“最阳光灿烂的日子”。


八十年代末,侯牧人在工体看足球,那场球赛最后中国队4:2赢了,全场群情激奋,然后通通杀奔天安门广场,所有人都相互拥抱,认识的不认识的。


大家唱歌,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唱东方红,然后就没有了,就这么两首歌。


“我就说中国的作曲家都死绝了吗?我要找一种音乐,在这种时候能唱,我不知道这样的音乐叫什么,但世界上肯定有。”


侯牧人在《老摇滚》片子一开头,缓慢回忆着当时“心里有种东西开始冒”的感觉。


“后来我知道,这个是摇滚。”



当晚回来侯牧人就兴奋地睡不着觉,赶紧找了歌舞团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商量,其中就有后来被称为“鼓三儿”的张永光,那会儿他16岁。


这就是当时的摇滚人最纯粹,最直接的动机,他们渴望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



他们去了很多文艺院团,想从中国古代,从唐朝、宋朝历史中寻找这样的音乐,结果人家觉得他们就是一群神经病。


后来他们又带着馒头干粮,去北京图书馆翻了一个多月,还是没有找到。


“我们干脆自己做乐器,自己演出吧。”侯牧人说。


于是他们就开始倒腾,去工厂求厂长,说要是能做出这样的音乐,中国不得了,结果愣是把厂长给说哭了,给他们挑了最好的材料,做了一年,终于做出一套爵士鼓。


这种乐器在当时的中国几乎闻所未闻,侯牧人说,它很可能是国内自制的第一套爵士鼓。



紧接着,他们就拿着家伙式儿,去北京各高校开始演出,这也是中国大陆摇滚乐队的雏形。


“来回演了三四遍,疯了!北大最典型,我在台上主持,我说,中国音乐类型太少了,我们一定要让中国音乐现代化起来。”


对于侯牧人来说,那就是最好的黄金时代。


再后来1986年,崔健在北京的国际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会上,一首《一无所有》正式开启了中国的摇滚时代。


而最初,这首歌是被当做一首信天游(陕北民歌)才被选上演唱会的。


在这个标志性的诞生演出背后,不仅仅有崔健,更有太多第一代摇滚人的反抗和奋斗。


▲“90现代音乐会”上的“唐朝”乐队


紧接着1990年,曾经跟崔健合作过《一无所有》的鼓手程进组织了一场“90现代音乐会”。


现场来了三万八千多名观众,座无虚席,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


唐朝老五说:老百姓感觉有一种变化,人们压抑了很久的话通过这个窗口释放了出来,非常过瘾。


当时的音乐至今影响着这一代的年轻摇滚人。



奇葩说的臧鸿飞曾经在采访里回忆说:“当时是父母带我去的,以为音乐会都是钢琴演奏什么的,结果到那一看,发现舞台上都是一群大长头发。


就连香港媒体都说,香港的乐队在这些北京乐队面前,如同跳梁小丑一般。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中国摇滚黄金一代的落幕,许多人逐渐在公众视线里销声匿迹,包括侯牧人。



然而,老去的只是身体并非灵魂。


2009年,侯牧人患上脑梗,不能说话也不能写字,所有的生活技能几乎全都丧失了。


路上经过,没人知道这个秃老头曾经留着长发和大胡子,在舞台上激情宣扬过自己叛逆的灵魂。


女儿侯祖辛得知病情后的第一反应是:“我爸以后怎么写歌啊,他以后怎么弹琴?”



一度想过去死的侯牧人,最后还是靠着惊人的毅力挺了过来。


他从12345开始反复练习数数,从bpmf开始练习拼音,每天坚持跑步,坚持去高强度康复锻炼,就连健身房的教练都说:这个老头跟别人不一样。


好友黄纪苏也感慨:“侯牧人在病床上背 b p m f 的时候,太摇滚了!”


即便到了六十多岁,老了秃了,得了脑梗,但摇滚青年的那股子寸劲儿,依旧根植在灵魂深处。



侯牧人康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女儿的这部纪录片《老摇滚》,写一首歌。


歌名就叫《像傻X一样活着》。


像个傻子一样的淳朴善良,活着多好啊

保持你的骄傲、勇敢和尊严,活着多好啊


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当被问到“什么是摇滚”时,侯牧人回答:摇滚就是活着。



第一代摇滚人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而且他们至今还站在这里。


就像崔健说的:如果我们的八十年代只能用来怀念,那么八十年代的辉煌,就是耻辱的。


每一代年轻人的内心,都应该保有一份叛逆,这个叛逆是否通过摇滚来表达不重要。


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认真地活着,活得勇敢、纯粹、有尊严。





拇指阅读


影视 | 文艺 | 新知



▼点击进入拇指君的小书屋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