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6 22:52:16
以基地的形式推动产业发展是一种新的探索,产业基地的聚集效应已经显现,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一些“本末倒置”的情况必须清理。
文 | 余蕊均 王贵宏
形成多年的国家音乐产业“四大基地十二个园区”格局或将发生变化。
12月20日,在成都举行的“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园区协同发展论坛”上,,以基地的形式推动产业发展是一种新的探索,产业基地的聚集效应已经显现,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一些“本末倒置”的情况必须清理。
,基地(园区)的退出机制已经形成,有单位将被摘牌。
“有的打着文化产业的旗号圈地挣钱”
在这场被称为“家庭会议”的论坛上,面对北京、上海、广东、成都四大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园区的相关负责人及企业代表,李建臣坦言,作为管理部门,刚开始是摸着石头过河,“头些年重审批、轻管理”,后来逐渐发现,“有的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也有的打着文化产业的旗号,本质上是在圈地挣钱。”
李建臣表示,推动产业发展并不是让人不赚钱,但如果舍弃了本质上的业务,为了挣钱而挣钱,就是本末倒置了。所以,,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方式促进产业基地的健康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31,“重点对基地(园区)的建设、管理情况进行摸底,对基地(园区)建设偏离主业、发展规模严重萎缩或入驻企业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要求其限期整改。对不按时报送建设发展等有关情况的,或发现有其他重大问题的基地(园区),将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
李建臣还特别提到,在当前环境下,很多产业其实都可以融合发展,大家都希望产业基地能够既快又好的发展,但对于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来说,健康的发展之路不能是“打着音乐的旗号,做跟音乐无关的事。”
“初衷是引起大家对音乐产业的重视”
上个月发布的《2016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总资产达178.38亿元,同比增长了47.6%。营业收入总额8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5.91亿元,基地园区利润总额达6.6 亿元,其中主营业务利润4.73 亿元。报告认为,2015年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营业收入有下滑趋势,但各个园区在音乐机构聚集、音乐人才汇集、产业服务集成等方面表现突出。
在王炬看来,随着金融资本大规模进入音乐产业,越来越多与音乐不相干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其实也相干,但是最终目标不一样,他们是想通过炒作来用资本盈利。”面对近年来日趋激烈的资本竞逐,王炬直言,“这是有音乐产业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论坛上,王炬回忆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建立的初衷,“创立之初,正处于产业衰落期,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一个有形的东西,来引起民众、政府和金融资本对音乐产业的关注和重视。”他说,“现在看来,这个目的多多少少还是达到了。”他还提到,四川把音乐产业看作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头戏,可以认为是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起到了作用。
但对于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现状,他并不满意,原因是“进展不大”。“很早以前我们就提出了一个口号,‘检阅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你的原创力。’”显然,中国音乐的原创力还有待提升。
另一个问题是,王炬认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其实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有物理的界限,但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边界被弱化,这样的形态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呢?所以,未来的路如何走下去,值得业界深思。
《2016中国音乐产业指南》征集中
资源合作平台,免费入册推广
产业指南:分析音乐趋势,推广合作需求
年度报告:独家发布年度音乐报告与市场数据
艺人宣传:推荐各类音乐人信息进行合作洽商
机构推广:展示音乐机构推广信息并对接需求
场馆展示:收录各场馆信息与需求且促成合作
入册福利:免费推广需求,多种渠道宣传
不限数量:免费刊登项目信息,无数量限制
在线展示:免费为所有机构在道略网展示需求
万人关注:印刷8000余册推送给音乐从业者
免费征集:汇聚近千家机构的上万条信息
艺人团体:歌手、乐队、乐团、合唱团等
演出项目:演唱会、音乐节、音乐会、live等
演出场馆:livehouse、大中型场馆、剧场等
音乐机构:唱片、经纪、演出、营销公司等
网络平台:数字音乐、直播平台、票务平台等
音乐娱乐:综艺节目、影视剧动漫游戏音乐等
其他机构:音响设备、乐器、媒体、教育培训、卡拉ok等音乐产业链相关机构
免费加入《2016中国音乐产业指南》:
编辑“指南+姓名+公司名称+职务+手机号”,
添加微信小号185 1323 2270(阿道)
通过本公众号后台回复
拨打电话185 1323 2270,010-5626 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