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实验音乐团体“三月乐团Sangatsu”2018中国巡演

2021-06-16 00:16:31



“我们梦想着,在稍瞬即逝的短暂玩耍中,用音乐的创造力催生眼看就要抓住却即刻溜走的积极而生动地存在于当下的,那些瞬间可能变换形态的‘人类共同体’。” —小泉笃弘




剧场里的乐队


      2012年的二月,我从北京出发去日本横滨的TPAM(横滨表演艺术大会),这个针对国际制作人的平台,于近年来转型,由国际演艺交易会转变为文化交流平台,弱化它的商业性而开放对知识资源的传播,越发的独一无二。在完全偶然的状态下我见到了这个名叫Sangatsu的乐团,日语意为三月。之后每一年的三月,我一想到他们,眼前浮现出的乐手、制作人、灯光师还有舞台监督,心里发出咣当一声。


      那年我坐在KAAT(神奈川艺术剧场)的观众席里,七个乐手坐成一个圆形,两面观众围坐在外面,乐手的上方是三块并列悬挂的投影屏幕,与音乐同步播放的交互影像,抽象、极简,仿佛音乐是建筑,画面就是它的形状,在一种节奏的对位中,表演从一开始就抓住了我。


     耳朵里灌入声音,身体进入鼓的共振频率中(乐队有四名鼓手!),在均衡的布局中起伏澎湃的,在激越中清淡柔和的,是编织组合层层叠加充满变化而产生的心灵感应,每一个乐手的内在都正在被呈现出来,音乐、人、空间,变成了一个整体。演奏清冽果断的如同山路上刚刚化成水的雪,有蜻蜓的翅膀在在初开的阳光下颤动,世界是黑洞,它吸引着听者,又释放自身的能量辐射他们。





感觉要比语言来的早一些

      日本盛产音乐家,从60年代前卫运动开始,摇滚乐、布鲁斯、古典乐就开始源源不断涌进来,偏偏碰上了一个对万事认真的民族,偏偏对待自己的文化也真诚,那些被统一地保留下来的文化没有断代,音乐家也不拘泥于只模仿西方,对自己个性的保存无限接近于一个目标:塑造具有完整世界观的价值标准是什么?绝不只是儿戏般的喜欢吧!要自己的心灵永远保持清澈和透明的人的质感是一种主动还是天赐呢?


      在读到小泉笃弘的想法时,那些还未到来的东西正成为一种既独特而又有力的思想,近似于社会学家和哲学家的思考视角在空气中引爆一股动力,音乐不再只是音乐,它也是“物”,也是诗歌和语言,它可以使个人和世界联系起来,以温柔的样子


     “当音乐不再作为鉴赏对象,而是成为行动工具的时候,会发生什么?这是我们近年来不断关注和探索的方向,这也许是对远古时代声音、祈祷、祭祀共存状态的回归,于今天各种条件交汇融合之中,也许会有新的东西产生出来——我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察。”


     “这里没有经济上的利益关系也没有家人的亲缘关系,重要的和要探讨的是:在这样一种流动的偶发场所中能够产生什么?留下什么?”


     “共同体是不是只能以类似家庭(Allegory)的方式出现?在经济性生产活动之外,如何保有用于生活的时间?保有毫无目的地玩耍时间?”


    ,最早存在于我们人类自身的力量,也许通过这样的玩耍我们将得以看到现实社会的缩影。”




三月的社会工作坊

     由空间的存在持续获得灵感的三月乐团实则社会性很强,大家在一起做和音乐有关的游戏,在未知的状态下,参与、触摸、游走、观看,音乐随之产生,表演也即产生,空间感由之建立,仅仅观看是不够的。团体给予个体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建立了起来,音乐工作坊“游戏规则”即“catch & throw”看上去像是介于戏剧和音乐会之间的行为艺术,游戏感是它的主要特点,放松、色彩、声音、城市环境、风,通过集体的参与在仿佛即兴的过程中就组成了好听的音乐,人成了乐器,成了能发出声音的物件,三月的工作坊也就成了寻找“创造音乐的方法”的活动。





二十年里的每一个星期天


      平日还要上班,东京的音乐家99%都要兼职打工。然而星期天总是大家一起排练的日子,每一次都坐成一个圆形,彼此关照,互相依托,把排练的气息找到,从日常的混沌中超拔,即兴、编曲、再到即兴,往复下去,越来越专注。


     有时在森林,有时在录音棚或是各式各样的空间,但并不交谈什么生活的故事,三月的成员们用音乐做彼此语言的媒介,把情感放入对乐器的掌控中,情感随之而转化。二十年过去了,乐队没有离散,即便地震、海啸、核辐射轮番袭来,即便个人生活发生转折,排练总是如期到来。



photo by Yukata Endo

Atsuhiro Koizumi

小泉笃宏

(吉他·队长)

Hiroki Chiba

千叶广树

(贝斯)

Sotaro Kojima

小岛创太郎

(吉他)

Ichiro Shukuya

宿谷一郎

(鼓)

Hiroki Togashi

富樫大树

(鼓)

Yuji Tanaka

田中佑司

(鼓)

Sotaro Ishigami

石上宗太郎

(鼓)

Photo by Tomoaki Makino(4*5)



2018重逢北京

      或许对既有形式的反叛不那么显而易见,但掩饰不了作品背后的品质,它所带动的不可思议的创作方式发展至今,于四年后再听,推动技法和表现力纯熟的是情感的厚度!正如菲利普Ÿ·格拉斯对现代音乐的推陈出新达到的高峰恰是情感所赋予的创造力,三月的集体编创音乐技法,建筑营造似的明亮视角,充满爱的音乐工作坊,即将拥抱我的是那春回大地的人类情感。


     “中国和日本,无论是社会体制还是平均年龄,在十年之后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在文化背景大不相同的环境中,我们不仅想让这里的观众倾听音乐,也希望能有共同创造音乐的时间,这样共同创造的音乐活动对于到场的观众而言也应该会是回味无穷的体验。对于我们自己而言,这在艺术上有拓宽音乐的场域的意义。作为迈出的第一步,有着重要的纪念意义,我们希望这第一步能在我们抱有亲近感的国家——中国发生。” 


后记

SANGATSU /三月实验音乐团体,1997年成立于东京。最早由实验音乐奇才Jim O’Rourke担任制作人,以SANGATSU为乐队名亮相。


乐队成立的目的在于突破音乐的固有边界,使用更广泛的声音元素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成员积极参与戏剧,舞蹈,影像等多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


2013年6月在中国北京的蓬蒿剧场举行了首次海外演出。他们用音乐唤醒了这个老院子的奇妙空间,和中国观众分享了两场极为难忘的演出。其后,他们应邀在德国、韩国、台湾等地演出。


为电影、舞台作品创作音乐,同时通过名为“Catch and Throw”的项目将他们作品中声音产生的手段及规则(平台)作为作品公布于世,并表示,对于2012年之后发表的作品他们放弃在其后5年之内乐曲的的著作权。


他们的音乐演出总是探索表演者与听者关系的全新可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SANGATSU致力于开展工作坊,与非专业的工作坊参加者共同演出,并在巡演的同时配合工作坊开放的交流,不停探索音乐的全新存在形式。


乐队成员

Atsuhiro Koizumi 小泉笃宏(吉他·队长)

Sotaro Kojima 小岛创太郎(吉他)

Hiroki Chiba 千叶广树(贝斯)

Ichiro Shukuya 宿谷一郎(鼓)

Hiroki Togashi 富樫大树(鼓

Yuji Tanaka 田中佑司(鼓)

Sotaro Ishigami 石上宗太郎(鼓)



夜的地图——Sangatsu2018中国巡演 北京站


北京演出日程

5月3日星期四,北京蓬蒿剧场Catch&Throw工作坊 时间待定

5月4日星期五20:00,疆进酒OMNI SPACE专场演出

预售票150元 现场票200元

购票:https://wap.showstart.com/event/51471

5月5日星期六,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实验现场表演 时间待定

        

上海演出日程

4月28日星期六20:00,万代南梦宫上海文化中心-未来剧场专场表演

4月29日星期天,上海明当代美术馆,Catch&Throw工作坊 时间待定

5月1日星期二,上海朱家角草堂即兴表演之日 时间待定


特别支持

日本艺术文化振兴会(ARTSCOUNCIL TOKYO)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THE JAPAN FOUNDATION BEIJING)



—END—



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购票点击“阅读原文”?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