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乐谱写的电影——《迷墙》

2021-06-04 22:37:28

 前日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的逝世令世人惋惜,这不仅让我想起了同样的Nirvana的主唱科特·柯本,这个年仅27岁迷人的少年。

 


 既然说到我喜欢的话题,那么今天我们就先抛开令人沉痛的事实来轻松地聊一聊关于摇滚的电影。这类电影数量不算多,但也不少,大致分为自传类电影例如讲述英国乐队性手枪贝斯手的《席德与南茜》,或是风格化的纪录片其代表作为《摇滚万万岁》,亦或是爱情喜剧类的《摇滚芭比》,最后才是我们今天要讲的MTV式的电影《迷墙》。

 


      熟悉摇滚乐的朋友一定不陌生pink flord这个与The Beatles齐名的英国乐队,虽然后者也有主题电影《help!》上映,但《迷墙》则因根据pink flord的专辑《the wall》改编得极富有哲学意义于是刚上映就广受关注,影片中色彩运用迷幻,叙事碎片化却又不失逻辑,再加上超现实主义的动画相随,享誉盛名的被称为MTV的鼻祖。

 


      全片没有一句对白,而是运用现实画面、摇滚乐以及动画构成,讲述了一个叫pink flord的男孩在逝父、教育、战争、家庭、两性、毒品中挣扎,他不想被同化也不想继续被毒品残害,于是最后呐喊“stop!”。然而并没有用,因为被“墙”所困。

 


      “墙”在片中的含义有多层。第一,男孩对政府的信任,即是否该为政府修一堵墙以保卫国家。第二层为枷锁,在填鸭式教育中自己已被体制的“墙”困住。第三层为集体与纪律,,即和人们一起聚集在墙内抵御或进攻。第四层才是男孩最终被困的真正原因,即无用,自己也只是墙上一块砖,有用也意味着无用。

 


     说到这里似乎有点悲伤,可《迷墙》虽已上映多年,还是因为其深刻的哲学含义和MTV风格化的拍摄手法令世人赞叹并回味。

 


     而影片中虽表达了许多对现实的不安不满,对毒品迷幻的依赖,但也表现了很多人性的真挚醇厚以及天马行空的构想。仍属佳作,极力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