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天,冷暖无常,情绪也随之跌宕起伏
草莓音乐节刚过去不到一周
上大学之前,很多人说一定要去现场看一次音乐会
上个礼拜,在大明宫,第一次看了现场的音乐节
第一次在现场感受到了歌迷们的热情
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之前在屏幕上出现的人
第一次看到之前没有了解过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当整个人置身其中,被音乐声、欢呼声包围着的时候时候
当屏幕上的人突破二维的束缚来到三维的世界而且活生生地出现在你面前地时候
当自己与周围的人大不相同的时候
你会想
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
也许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吧
回想一下,自己与音乐结缘可以追溯到十六七年前,在幼儿园的时候
在我的回忆里,依然有这样的画面:在幼儿园放学的时候,我妈妈背着电子琴,领着我去上课,琴包里装着那么一本红红的《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我小心地听着老师的话,去练琴。我至今都记得教我的那个老师姓冯,遗憾的是,我却不记得当时我都学到了什么。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电子琴之路不得不被中断。
时间一晃,我该入学了
入学第一天,我哭着不要妈妈离开,因为我不知道周围这些跟我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是谁
小学还是有音乐课的,但我对音乐课的印象除了那几首课本上的曲子外,就是那位很“残暴”的音乐老师,用胶带粘学生嘴的那种。当然,我很乖,没有被她用胶带粘过,当然,也没人指导我是谁。
印象中,在我上高中之前吧,尤其是在小学,还是去过几次KTV的。别误会,不是我主动提出的,而是大人们在酒足饭饱后要找乐子。如果没记错的话,第一首歌应该是陈慧琳的《希望》,那是第一次当着其他人的面唱歌,歌很简单,也很好听,变声之前这种调的歌唱起来很随意。也不知怎么的,慢慢就喜欢上这种感觉了,至今还记得当时为了唱歌,学过粤语版的《上海滩》,背过《My Heart Will Go On》的歌词。当时意外有了一台iTouch,下载的第一个app就是QQ音乐,就好像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当时一直有个想法,就是想继续学电子琴,可是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提出来
高中了,学习很紧张。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不知怎么的,想尽办法省钱买了一个MP3,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听歌的欲望。
每次打开网易云的界面,都会出现这样几个字:音乐的力量
那天晚上,我一直在想,音乐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我平时话很少,也很少主动跟别人说些什么,但人总需要向外界表带,释放自己的情绪
于是音乐,就成了我完成这些事情的,几乎是唯一的渠道
记得小时候,一个人,害怕,就放歌,给自己壮胆
记得小时候,还是一个人,孤单,就放歌,给自己解闷
记得心情不好,就戴上耳机,听歌
记得去年,在重庆,晚上,躺在床上,放着《成都》,跟着唱,唱着唱着,就哭了,收不住
……
不知不觉,音乐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依赖,不是一个人可以代替的
我什么都可以扔掉,但唯有我的耳机和我的琴,除了我谁都不能动
这种看似偏执的状态,其实正是内心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我从来没有,也不愿意跟别人深入地聊些什么
因为从本质上,我对周围所有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戒备,我真的很害怕
而音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我的需求
人是视觉动物,人都喜欢外貌好看的人,这是本性
但音乐不会,至少他给了每个人一个表达的渠道
只要你想,七个音符可以组合出无数的旋律
很多人问,那些歌手就唱几首歌,他们给这个国家和社会做出什么贡献了
我想说,很多时候,音乐的力量不可小觑
如果没有音乐,很多人可能连表达的权力都会被剥夺
人在需要的时候,会需要心理咨询,而音乐,有时或许是最好的医生
有时候我想,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就去教小朋友们弹琴吧,让更多的孩子们都有机会可以学学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