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5 01:19:44
国家艺术基金《胡琴音乐人才培养》项目专家授课——第十八天(二)
民乐在晚会中的应用
2018年4月9日下午,应国家艺术基金《胡琴音乐人才培养》项目组邀请,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哲他副院长为项目组学员进行了历时三个小时题为《民乐在晚会中的应用》的授课。哲他老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编导专业,四川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现任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哲他老师讲到,以晚会形式为表现的艺术创作与策划实施,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他从实践性的角度论述了晚会是如何完成的。一台晚会首先需要前期的文案创作,为晚会提供资料素材与建议;其次,确立晚会的主题,而主题的创作又可分为主动创作和被动创作两种,最简单的主题可以以“昨天、今天、明天”这三个关键词作为线索,串联整场晚会。当然,主题的确立离不开国家政策,要以文艺政策方针为指导,以符合中国国情,宣扬社会正能量。同时,主题要有背景,不同的晚会主题背景也会不同;最后,明确分工,分别安排音乐总监、舞蹈总监、服装总监、舞美与道具等职能,各个单位各司其职,发挥团队精神,共同打造一台高质量、高水平的晚会。不可忽视的是,为了达到晚会的精益求精,在细节处理上要做到尽善尽美。需要指出的是,不可忽视田野采风的重要性,要尊重现实再提艺术创作。
为了让学员对晚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哲他老师进行现场学员自我介绍,讲述自己有无晚会设计和参加的经验经历,分享交流,通过学员的介绍和提问,解答疑惑进行沟通。由于学员大多都是来自各个高校的胡琴专业老师,因此提到了国乐在晚会中应如何表现,针对此问题,哲他老师讲道,可以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或者音乐和服饰的结合,将单一的表现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增强观看的视觉性。
讲座最后,哲他老师基于本次国家艺术基金,对终期音乐会的晚会构成做了简要的介绍,将藏族、彝族、侗族和壮族四个不同形态的胡琴音乐,用故事的形式将板块与板块之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满足了晚会的完整度,又保证了时间的自由切换,可谓一举两得。通过本次讲座,学员们学习到了晚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也定会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具有“乐舞”艺术的形态,即其以诗、乐、舞、歌等综合的艺术复合形式进行展演,其本身相较于音乐厅式的“乐音运动”的听赏方式要复杂得多。那么怎样在有限的音乐舞台上,以及现代文化规约下进行展演,这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今天,哲他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实践的路径,即以故事的形式进行音乐舞台展现。如上所提,少数民族艺术深植于文化土壤中,艺术与其他文化形式了互译性,所以,以故事的形式对少数民族音乐艺术进行编排与展演,使观众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与感知,从而了解少数民族艺术与文化。哲他老师今天的讲座对本项目的音乐会成果展示有着一定的启发。
项目组韩利老师向哲他老师颁发专家聘书
文案:孙慕瑶
图片:孙慕瑶、何紫艺
责编:阿拉腾珠拉、杨扬
更多信息,关注胡琴音乐人才培养微信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