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6 19:06:50
《音乐的力量》
时长:03'30'' 星级:8.0
短短三分钟
讲述了一个以音乐换来性命的真实历史故事
音乐,是超越一切的力量
网易云音乐发布最新品牌影片《音乐的力量》,slogan也更新为“音乐的力量”。《音乐的力量》改编自历史上二战的真实故事,真实细腻,上线后也感动到很多用户。
那么,这个历史事件的原型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找到了这段珍贵的历史资料, Leroy Tueller的回忆。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诺曼底登陆两周后的一次战役前。一个雨夜,Jack感到压力很大,试图用吹小号的方式进行排解。指挥官劝告Jack,不要在晚上吹,因为还有一名德国狙击手在附近。但Jack想,此时的德国狙击手和他孤独害怕的心境是一样的。所以在当天晚上,Jack吹起了关于爱的歌。
第二天早上,在1.5里外的海滩,一群德国战俘被押送到英国。其中一个战俘痛哭不已,询问美军吹喇叭的人,因为这声音让他想到了在德国的父母、兄弟姐妹和未婚妻,这让他无法开枪。Jack和他握了手,说“他不是我的敌人,他跟我一样孤单害怕。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故事的背景,是1944年的康城之战,一名德国狙击手击毙了40名英国士兵。
激战到深夜,战场上还有一名幸存的英军士兵Jack。身负重伤的他躺在地上,情不自禁地开始想念远在家乡的妻子和孩子。
而在战场的另一端,那名德国狙击手正举着枪瞄准了他——而他,也知道这一点。
在死神的凝视中,他颤抖着手,艰难地取出怀中随身携带的口琴,哽咽着吹起了他曾经无比熟悉的爱尔兰民谣“Danny Boy”。
曲毕,Jack摘下帽子,准备坦然地面对死亡。可是他等了片刻,却没有枪声响起,反而传来了同样悲伤哀婉的笛声。
次日Jack被俘后,德国狙击手用不流利的英文坚持向要求寻找昨晚吹奏的Jack,他说:
“我听到你的曲子,想起了我在德国的未婚妻、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这令我始终无法开枪……”
战场上两位敌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后来Jack回忆道:
“他不是我的敌人,他和我一样孤独和恐惧。”
确实,战场上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每个参与者都将饱受战争创伤和记忆的折磨,跨越种族与立场达成情感上的共鸣,令敌方无法痛下杀手。
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短片以一曲《丹尼男孩》(Danny Boy)贯穿始终,格外悲凉,也格外荡气回肠。
这首歌的旋律据说由一位爱尔兰竖琴师所作,原曲的名为《伦敦德里小调》(Londonderry Air),旋律公开出版后,被广泛改编和演绎。其中最著名的,是Secret Garden的《You raise me up》。
还记得《泰坦尼克号》里的白星乐队吗?
巧的是《伦敦德里小调》也曾是他们最后的演奏曲目之一。
大船将倾,一片兵荒马乱中乐队献上了从容优雅的演奏,悠扬的曲声安抚人们恐慌的心,乘客们开始坦然接受“妇女儿童优先”的绅士传统,平静等待命运的降临。
一曲奏罢,首席小提琴手对同伴说:
“能在今晚同诸位一起合作,是我毕生的荣幸”。
他们一直演奏到水没双膝,随后与众人一同永远的沉入冰冷的大西洋。
这,也是音乐的力量。
短片最后定格在星空的画面上,深邃高远又多了一丝敬畏和救赎的意味。就像康德说过的那句:
“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让我感到震撼,一个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内心崇高的法则。”
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种力量,而音乐浩瀚、包容如星空,它跨越了年龄,跨越了性别,跨越了种族,跨越了时代。无论是谁,都能从音乐中获得公平和感知。
它,是属于全世界的力量。
音乐使人自由,
它构建了广阔无边的宇宙空间,
让每一个自由的灵魂有处可栖。
音乐给人力量,
它描绘了共通的情感世界,
让每一颗孤独的内心能够找到相伴的共鸣。
天使之音
不隶属任何教会的青年敬拜团
用心发声 为爱而唱
敬拜路上 你我同行
一切荣耀赞美归于神
让我们心与心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