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思琴行(大鹏店)奥尔夫音乐启蒙开班啦!!!

2020-10-07 20:46:09


音乐在我们的课上,不是第一目的,他只是一个重要而好玩儿的工具。

为什么用音乐做工具?

它老幼咸宜,每个人都喜欢音乐,音乐是人的本能,音乐能够带给人快乐,让人精神愉悦,渲染课堂气氛,音乐本身就能塑造人。下至不满一岁孩童,上至家长甚至祖亲。都能用音乐联系到一起。


音乐是工具,礼是目的

音乐中本身就有礼,所以我们听过,学音乐的孩子不容易学坏。

通过特定的情境设置,我们在音乐的帮助下,能让胆小的宝宝变的勇敢一些,让内向的宝宝开朗一些,让好动的宝宝也能集中注意力,安心听老师讲课。还有宝宝之间,以及宝宝与叔叔阿姨之间的交流。提升孩子的一些能力和品格。培养孩子健康阳光的心理。

至于能培养成什么样,由家长的格局决定

音乐我们经常用音乐这个工具,所以一定能提高音乐素养,我的目的,到小学二三年级,孩子不上课了,我讲的七八成的内容,孩子也能记住,让音乐成为孩子这辈子的朋友。他们懂他。如此可以以乐会友,可以与古人神交,可以用音乐表达自己。

教学内容:

节奏节拍训练:建立和巩固良好的节拍感,在演唱和演奏时,能较好的掌握速度的保持和变化。
律动训练:让孩子用肢体动作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节拍、结构,并自然的融入到音乐中去。
语言训练:通过有节奏的儿歌,故事,提升孩子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歌唱训练: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以及声带发育的特点,有计划的有步骤的训练孩子的音准和音色。
听力训练:通过这种训练,让孩子辨别音乐的结构,乐句等等。

声势训练:用有趣的肢体工作,跟音乐紧密结合,训练孩子的协调能力和自信心。
打击乐合奏:通过各种打击乐器的合奏,培养孩子的,培养孩子对全局的把握能力和协调能力。
创编活动:引导孩子自己创编儿歌,歌曲,节奏,甚至“钢琴曲”,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创造力。


学习效果:

 培养孩子的健康向上的人格,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变得活泼开朗。
 提高音乐素养,为以后乐器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游戏中学习视唱练耳,并达到较高的水平。
 扬长补短,对于孩子的优势只能,给为充分的提高;对非优势智能给予弥补,也就是提高孩子的短板。
 双向调节宝宝性格,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内向的小朋友能变的开朗,好的小朋友能坐得住,能较好的集中注意力。
 学会与别人相处。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孩子有机会别的小朋友以及家长做交流和互动,让孩子变的更懂事儿。
 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通过编故事,编歌曲以及即兴创作,提高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锻炼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拟小社会,进行角色教育。(我们的课堂会有各种情况发生,这个时候需要孩子自己,或者跟家长,或者跟别的小朋友一起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时候孩子会找到自己的角色,这是一个自我设计能力的训练,有的孩子的掌控大局的才能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自己的玩具乐器有固定的位置,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等)

总之,在我们的音乐课上,音乐方面的目的是第二性的,我们的教育是中国传统礼乐的教育,是一种对家庭和群体的责任感的教育。但是我们是用音乐和游戏的手段,由孩子,家长和老师共同完成的。


对刚参课程宝宝家长可能产生疑问的的十一点提示:


问题一、我的宝宝怎么不跟着老师做?
答:第一次课,我们对孩子不要要求太高。不跟着老师做,是很正常的,宝宝进入状态的先后不能说明宝宝的聪明与否。比如乐器环节,筐里的每一件玩具对宝宝来说都是新奇的,有些宝宝会只顾玩儿自己的,不去听老师的要求。时间长了,对玩具和教具熟悉了,宝宝就会跟老师换着花样玩了,甚至还会去创造。还有一些孩子上课不跟着做,但是在看,回家就做了。家长不要强求学。而且需要告诉您的是,别看孩子好像没有听,其实他在学呢。

问题二、能否把主题课放到前面,课程模式改一下?
答:课程的设置模式中,前半节课是热身和训练基本功,注重能力训练,会有一些重复的内容,后半节课是主题课例,由一个主题展开,拓宽宝宝的视野。由于担心有些宝宝开始状态好,后半节因为累了效果会不好,有的家长建议我们先上主题课例。我们的模式是陈淑宜教授经过多年亲身实践研究总结的,家长说的方法也试过的,但不够科学。因为前半课,属于热身活动,使宝宝在进入状态之后,才会更加充分的吸收上课所学的知识。后半节课的内容会消耗更多的体能,课程也很有意思。如果先上后半节,效果反而不好。

问题三、刚开始的课程时间为什么开始不够长?
答:年龄小的宝宝刚开始几次课的时间会短一些,可能30多分钟,课是循序渐进的,欲速则不达。因为孩子刚开始可能不在状态,等安全感和秩序感建立起来之后,一个小时都没有问题的!

问题四、为什么前半节课的内容重复较多呢,有必要吗?
答:我们的前半次课有很多内容是重复的,新的内容也是逐渐加进来的。因为重复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反复的刺激,有助于宝宝的记忆。还有这些游戏都是训练孩子基本功的,就像刘翔跨栏一样,会跨了还要继续,是为了更好质量的完成动作。我们的课程也是一样的,有很多游戏和动作,宝宝是不能一次做到位的,所以必须重复。还有需要指出的是,音乐这门艺术,大家不会反感旧的东西,自己喜欢听的音乐可能百听不厌。孩子也一样。

问题五、上完音乐课的效果要多长时间才会显现出来呢?
答:这是关于后显性的问题,孩子在学习的工程中,不是所有要求当时完全能够掌握,但是在做一段时间之后自然就能够做到了,我们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孩子的能力尽早的建立并巩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奥尔夫音乐课的特点就是一种长期持续性,有的孩子可能要很长时间才会显露出效果,但一时表现出是迸发式的,孩子的进步也是飞跃式的。

问题五、我的宝宝怎么出现倒退了呢?
答:,孩子在学习期间,有的会出现暂时倒退的现象,原来表现挺好,后来坐不住,原来会做的动作,仿佛又不会做了。这都是正常的,孩子的状态会从不稳定到稳定曲线上升,家长们不要太在意,更不用着急。等孩子找回感觉之后,又会有很大的进步,可以说这个倒退是为以后的进步拉满弓,这也是进步的代价吧,家长在这个时候要沉住气,不能过多的说宝宝的坏话。

问题六、孩子在课上跑动,要制止吗?
答:关于课堂纪律,如果不影响别的宝宝,可以适当放任,但如影响到别的宝宝家长一定请出面引导。不要用这样的办法来培养孩子的个性。在课程内容中,我将有很多环节去体现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的孩子在课堂上跑动,家长会觉得孩子会影响课堂秩序,不好意思,这就足够了,想到即做到,这样的宝宝是有救的,就怕那些用西方教育理念武装的家长,认为放任孩子对孩子成长有好处,这跟我们的教育理念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教育理念是相悖的。不同教育理念适合不同的民族和人群和个人。

问题七、为什么我的孩子举手老师没有叫?
答:我们的课程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边学边做,同时会设计一些课堂情境,模拟小社会,让孩子学会怎样做事,怎样待人。其中有鼓励式的教育,同时也有挫折教育,有些事情不会什么事情都随宝宝的心思,务必请家长不要误会。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每个小朋友,都想玩一个玩具,或者每个小朋友都想来前面表演,都举手了,老师可能没有叫第一个举手的。我们讲公平和民主,但是真正的社会中不公平的事情很多,所以我们的目的是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胸,助宝宝将来成大器。而且,我们的老师在叫小朋友时候,也是因材施的,一般的会找一个榜样式的人物,接下来就是内向的,最后叫坐不住的家伙。当然了,老师叫谁都是计划的,希望家长们能够理解。

问题八、为什么音乐课需要家长一起上?
答: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大了,家长没有必要跟着一起上了。我们这个课程是需要家长配合的,有很多环节需要家长和宝宝以及别的家长和宝宝共同完成,比如乐器分声部的合奏,合唱还有集体舞。我们的课程是音乐启蒙的课程,对于没有音乐基础的家长来说,充点电,何乐而不为呢,掌握一些音乐技能,学会欣赏音乐此生受用。况且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是吧!

问题九、下课后要做些什么?
答:建议回家之后要及时复习,家长们都很忙,所以晚上睡觉以前是个不错的时候,因为要多给孩子听。我们给家长的音乐,学过的可以给孩子听,没学过的暂时不要给孩子,否则上课的时候就不新鲜了。

问题十、课堂上孩子和家长冲突怎么办?
答:出现顶撞孩子,即发生家长跟孩子顶牛时,家长不要感情用事,我们不是孩子,我们吃的盐多,要想办法疏导,而不是堵。如果堵,只会锻炼孩子的顶力,不是是非问题,家长别太孩子气。

问题十一,为什么别的孩子都能做,我的孩子不做
答:课堂上有这样一种情况,别的小朋友都会跟老师配合,一起做。有的家长会觉得很没有面子,会责备宝宝,千万不能这样。有的宝宝不跟着做,这也是正常的,特别是新来的宝宝,不做是没有关系的,其实他也在学。老生也可能出现不做的情况,孩子一定有自己的原因不做,这个时候,家长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想孩子,只不过脸上会觉得有点没有面子,中国人让面子害苦了,别影响到孩子,孩子的优势智能表现在不同的方面,而且宝宝的成长和进步是有周期性飞跃的,起跳前的下蹲也是在进步。

还想说的几句话:
我们的教育理念是我们在实践中的体会,也有杨老师传授的直接经验。理念上一定是见仁见智的,希望家长们多帮助我们把这件事情做好,说的对的,我们会及时纠正,还是那句话都是为了孩子


   联系电话:13534193103邓老师

   扫下面二维码加微信咨询报名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