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奏音人语绝,清韵佩声通

2020-08-11 18:01:49

   

    纵观历史长河,盛世昌荣的国土不在少数。国家富饶祥平,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是瑞意的象征。

    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的怅赋和吟诵常常由感而起。林间,小巷,集市,闹街。也是有人在不断记录和总结。早期出现的便是《诗经》。其记载了百姓,官员,名人的众多民歌与诗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人们将寂寥与浩瀚编成曲子唱进生活。悠悠荡荡,也唱出众多人生不解的忧思恐与喜怒哀。渐渐时间久了,此便演变成一种形体艺术,成了一门技艺。

   “文史哲相通,诗书画相连艺术总是可以巧妙的交融。诗词是一种音韵的文学,而音域上也少不了听觉的契合与雅致。初期的歌咏开始于“三皇”一代,其风格流传后代,著名的有《周南》《召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精绝总是令人叹为观止。然早期的诗词吟唱,起源是于春秋时代上庭祭祀与庆典的需求,其讲究文学作品配以音乐,人们便吹锣打鼓呓吟诗词,后来不断地完善更改,才渐渐演变成真正的诗歌。

    诗词的吟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主脉动力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渐渐发现,音乐与人乃至一个国家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音乐与人的内心相通,所以它能透入人心灵深处,影响感染一个人的喜怒和悲恐。所以才有“师旷觇风于盛衰,季札鉴微于兴废。”之精妙。古代帝王对此非常看重,“先王慎焉,务塞淫滥”坚决杜绝一切萎靡淫滥的诗词吟诵的传扬。

    自古以来,吟唱就是体现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和方法。提到音律和音韵,大多人只是了知其能宣泄情感,释放情绪。却不知音乐与人身状态密不可切。



    举个例子讲,喜欢听快节奏,重金属摇滚的人性格大多浮躁,易生气,情绪变化较大。长时间听易乏力懒倦,对身体有一定的精神影响。

    听舒缓节奏,悠扬空净的人性格大多平稳,沉着。遇事不慌不忙,内心柔和。长时间听,则可达修身养性。

    音乐姑且如此,更不必提好吟唱的重要性。真正的诗词吟唱是可以带给人内心强烈的震撼,让其惊觉优美无比的同时洗涤他的心灵和精神。所以往往有些许人在听的时候泪如雨下却浑然不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水平和层次。

    好的吟唱,除了享受音韵无穷之美外,还可以从中感受到理解美和鉴赏美我曾经与一些同学做过活动,在养老院教唱诗词。声情并茂地给老人们上完课后我全身如水洗一般脱胎换骨。觉自己在对于美和音乐领域又有了新的认知。众多老人反应心情无比愉悦,身心舒畅。与外面世俗靡靡之音大有不同。

    诗词吟唱可以开阔胸襟,陶冶情志,培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和言谈。提高自己对于万物美的欣赏能力。若从丹田发声吟诵,也可达舒悦五脏,健壮体魄,活跃气血,通经活络,达养生养怡之效。



然现如今,大庭广众之下靡靡之音随处可闻。年轻人享受,青少年模仿。已成为一种潮流,一种社会风气未来发展趋势。这是极可悲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而久流。却极少见有人在诗词吟唱领域功效卓越。在如今需要正能量的关键转折口,能否有人为此奉献且鞠躬尽瘁?肩负起传扬华夏文明文化的巨任?

作为祥瑞国学书院的学生,我深知我们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意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坚信我们能够在祖国改革的道路上,留下辉煌的一笔和壮阔的气势!





作者窦文杰




书院已经出唱诗专辑了,未来每周都会有相关的推送内容,敬请期待!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