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2 22:24:13
浙江传统制造业,如何走出成功的转型之路?
日前记者从建德市获悉,一家由上市卫浴企业“孵化”出来的文创企业,不到三年时间,全年营收就已超过了这家上市公司,达到3亿元。
12月19日,记者来到建德市跨境电商产业园,这家文创企业名为“铜师傅”,不仅获得了顺为资本、小米生态链等超过1.1亿元的投资,还获得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藏文物IP授权,明年销售额预计为10亿元。
“铜师傅”的成功之道,折射的是实体经济在供给侧改革中的转型之道。
在消费升级的时代趋势下,“铜师傅”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运用互联网思维,从供给端改良产品,培育出了全新的经济增长点。
记者走进“铜师傅”产品展厅,迎面而来的是精美的铜工艺品。从几十元的铜葫芦挂件,到几万元的关公像,琳琅满目、栩栩如生。
“铜师傅”创始人、玺匠股份董事长俞光介绍,一周前,一款最新的铜工艺品“大圣之传奇”,还众筹了1976万元。
从卫浴产品转向工艺品,俞光抓住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俞光是学美术出身的,他发现市场上的铜工艺品两极分化严重:
一边是动辄几万的精致作品,另一边是廉价却粗糙的地摊货。他敏锐地察觉到,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工艺精美且价格亲民的产品,会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由此,俞光给“铜师傅”定下策略:做极致的性价比、薄利多销。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铜师傅”第一批产品在天猫旗舰店上线了。出乎意料的是,当天店铺日营业额就突破了100万元。
良好的市场反馈下,“铜师傅”顺势推出了铜木家具,把美国黑胡桃原木与黄铜结合,木头采用榫卯结构咬合固定,用环保的植物木蜡油取代油漆。
“大家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更高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俞光说,“铜师傅”铜木家具上线的第一件产品是三只小板凳。
设计团队足足花了近半年的时间去策划、改进,也创造了一个销售奇迹:在仅有20万元广告投入的情况下,45天就狂销了8.6万多张,众筹额超过1157万元。
一年多时间,“铜师傅”五次刷新了淘宝众筹设计类目的纪录。
最近,“铜师傅”也是捷报频传:12月11日,“大圣之传奇”铜工艺品,众筹达到1976万元;45天时间,“塞尚”餐桌椅众筹1256万元,“塞尚”卧室家具众筹977.6万元……
在俞光看来,众筹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众筹,更多的人知道了‘铜师傅’;通过众筹,我们也降低了库存压力,实现了按需生产。”俞光说,遗憾的是,目前大部分产品要有60天预售期。“接下来,我们要扩大生产规模,努力解决产能问题。”
“铜师傅”的粉丝,有个专门的称呼叫“铜粉”,目前粉丝数已经达到了40多万。
俞光对待“铜粉”像家人一样,不仅在官网上开辟了“铜粉部落”,产品上新还会征求“铜粉”的意见。今年5月,俞光还在建德办了一场“铜粉英雄会”,500多名“铜粉”代表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这场“家庭聚会”。
在“铜师傅”创作室,匠人们正手握泥胚精心雕琢。在工匠师傅的巧手之下,成型模具还要经历掐丝、磨蓝、錾刻等几十道工序,最后成为闪闪发亮的铜工艺品。
很难想象,一间小小的工作室,汇集了来自天南地北的手工艺人。
俞光介绍,目前公司已经有600多人,手工匠人就占了三分之一,这间创作室是“铜师傅”的灵感源泉。
仅六小龄童代言的“大圣”铜工艺品,参与设计创作和打样的工匠团队就有近10人。“大圣身上的红色飘带,飘带角度和头顶的花翎、衣服飘动的角度都独含气韵,半点马虎都来不得。”
这些匠人除了有毕业于美院的年轻人外,还有拥有20多年手工经验的民间艺人。
俞光说,直到今天,“铜师傅”的许多爆款,仍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由于铜产品都是手工打造,扩产的同时还需保证品质,因此公司不敢盲目扩张。
“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决心、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大家依靠定力,一步步走过来,才有了今天的‘铜师傅’。”俞光说,未来他们将和中国博物馆、国内知名艺术家等加深合作,打造更多、更经典的传世之作。
文字丨周洲
版式丨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