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给我在省书协当副主席的师兄李洋通电话。他批评我最近搞得有点杂。是的,最近不像以前那样每天都是写书法,时不时的写写歌,写写文章。弄得杂,给人就有点不专业的感觉。我想,不想我的师兄有这样的感觉,很多人也一定有这样的感觉。对此,我不想解释,依旧我行我素。因为,音乐对我写书法的帮助太大了。每每我在写书法遇到瓶颈的时候,或者迷茫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在学习音乐中我找到了答案。
前几天就发生了一件事,让我通过音乐悟出了在书法上多少年都没有悟出的道理。
在讲故事前我觉得有必要普及一下关于乐理知识中调式的问题。因为这个和我下面悟出的道理有关系。调式分大调和小调。大调是从中音1(念都)开始,到高音1,一共7个音级,7个唱名。即:1(都)、2(来)3(咪)、4(发)、5(嗖)、6(啦)、7(西)和高音的1(都)。小调从低音的6(啦)开始到中音的6(啦)。大调和小调都有三个稳定音。大调的稳定音是:1(都)、3(咪)、5(嗖)小调的稳定音是低音的6(啦)、1(都)、3(咪)。大小调其余的音是不稳定的。我们在写每个小节的时候,一般要有主音做支撑,用不稳定的音做辅助和连接。
大上个礼拜一,正赶上我休息,在家没事就在书桌前卖呆式的胡思乱想。不知怎么的,我就想到乐理中大调和小调稳定音的问题。我想写一首曲子,稳定音既然起的是支撑的作用,如果用人来打比方的话,那不就是起到一个人的骨架?不稳定音的辅助和连接不就是一个人的筋?转而我就想到了书法用笔的筋骨问题。其实不就是在写书法用笔中的中锋与侧锋的关系吗?我豁然开朗。
以前,我每看到古人的书法理论中讲筋骨问题,我都云山雾罩。伦杰贤老师在给我讲书法理论的时候,他告诉我书法用笔要笔笔侧锋。他还告诉我齐白石老的时候才悟出这个道理。他和我说过齐白石说过的一段话:“侧锋体现了一个人的才气。”我表面是是听懂了,其实内心是很发懵得。书法怎么用锋的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通过学习写歌,我突然找到了书法中,我多年未解的答案。
音乐对我写书法的帮助不仅于此。书法的节奏我是从学习音乐中悟出来的,我临帖的方法也是看一些音乐视频悟出来的。看来,学习音乐多我学习书法的帮助真的很大。
不仅学习音乐对我写书法的帮助很大,通过学习书法也让我在写歌中悟出了一些道理。不过今天有点累,不想讲了,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