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石让:为龙猫、天空之城、千与千寻注入音乐生命

2020-10-22 02:38:58

天空好美

那里是不是有一座城?

//////////



「久石讓的音樂,總會聯想到宮崎駿動畫的畫面。他的音樂很有治癒性,揉合了複雜的情感,在悲傷哀怨中,流露出甜蜜與希望,在輕快的音樂中,表達童真與人生充滿希望的感覺。」這是一位忠實樂迷的評論。


67歲的久石讓有「亞洲電影配樂大師」之稱,他的音樂本身難以定義,風格獨特,但整體來說,作品明顯受20世紀中期的簡約主義影響,甚少有複雜多變的節奏,朗朗上口,但能瞬間吸引耳朵,營造情感氛圍。久石讓作品獲獎無數,華語世界兩岸三地粉絲眾多。


近日,久石讓在香港與香港管弦樂團合作演出,門票有限引發搶購潮。 他在香港的記者會上表示:「音樂是我的生命,作曲是我人生的全部。」

久石讓的音樂哲學


他本名藤澤守,久石讓(Joe Hisaishi)是他的藝名,這個名稱源自他的偶像——美國黑人音樂家及製作人昆西‧瓊斯。


久石讓到香港演出引發門票搶購潮


久石讓不是一開始出道便被發掘的天才音樂家,曾在電視台擔任配音,,例如在一周內製作六、七十首曲目,來應付電視台龐大的配樂需要。但對音樂的熱愛,使他除了在電視台工作糊口,也會參加樂團,製作不同類型的樂曲——但這些成名前的作品,僅能存在於有限度的音樂圈子,和主流有一段距離,有時候也會為個別電影製作配樂,但始終未受關注。


在天份與努力並存下,久石讓遇上了改變他一生的合作伙伴——日本國寶級動畫大師宮崎駿。


宮崎駿在為《風之谷》製作配樂時,不滿意當時配樂師的作品,於是打聽別的人選,後來大膽採用久石讓的音樂,結果1984年上映的《風之谷》的配樂大受好評,亦為久石讓打響名堂。


《天空之城》、《龍貓》、《千與千尋(又譯神隱少女)》等,均是出自久石讓手筆。根據宮崎駿的說法,久石讓每次為他的動畫配上音樂時,總要求先看沒經剪輯的片段,覺得喜歡的時候,才按自己的理解完成配樂。




久石讓做音樂的哲學,是在感動觀眾前,便要先感動自己,把真摯的感情融入作品。他坦言,作曲是令他最痛苦、,但每次完成令自己滿意的作品,又會開心得感嘆「活著多好」。


「作曲就是我人生的全部,」他說。


經常演奏久石讓作品的業餘音樂人蔡淳任形容,宮崎駿的動畫好像不能失去久石讓的音樂,但久石讓卻在其他電影中顯示出他沒有被宮崎駿控制。


2008年奧斯卡最佳外語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又譯入殮師)》中,久石讓編寫出「哀而不傷」、「莊嚴憂怨中懷抱希望」的感覺,乍聽之下,不容易察覺這是久石讓的作品。



久石讓在香港對記者說,宮崎駿其實不是他的「拍檔」,每次宮崎駿都會找他以及其他作曲家為作品配樂,在眾多作品中尋找合適的樂曲,結果只是剛巧選中他的音樂。兩人私交不多,沒有一起吃飯、喝酒,每次見面都只是討論工作:「不經不覺,三十多年就這樣過去了。」


「宮崎駿的作品和他本人都很偉大,」他說,宮崎駿每一部作品都是嘔心瀝血,就好像奧運般要差不多四年才能完成一遍。 



跨越國界、跨越民族


曾從事藝術行政,加入管弦樂團十多年的蔡淳任說,久石讓的作品很多元化,他懂得如何配合劇情需要,編寫最合適的配樂,而不會只專注於固定的音樂類型。


中港台地區的文化娛樂產業也受久石讓及宮崎駿的啟發。




周杰倫也是粉絲,曾表示喜歡《龍貓》的配樂。



台灣歌手周杰倫曾經表示,自己很喜歡久石讓在動畫《龍貓》裏的配樂,配樂非常好聽,厲害之處是聽這些音樂,腦海里可以浮現故事的畫面,亦很佩服他可以運用多種樂器,由中國的二胡、古箏也可以配合管弦樂組合演奏。


周杰倫說,最喜歡在睡覺的時候彈奏他的作品,認為這「很有情調」。

久石讓亦積極與華人電影圈合作,曾為《讓子彈飛》、《太陽照常升起》等中國大陸電影配樂,而他有份製作配樂的香港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明月幾時有》在香港電影金像獎獲得音樂獎項。


,但中日關係在2012年開始轉差時,久石讓減少了與大陸電影合作-不過無法證明這一改變,。然而在2012年時,一些大陸樂團原本想表演他的音樂,被迫退票取消。


在當時的氛圍下,中國有不少抵制日本的聲音,有少數網民也會揚言罷聽他的音樂等等,,說「音樂歸音樂」。



久石讓說,很多人以為管弦樂就等同古典音樂,沒有音樂知識是不會欣賞,他希望管弦樂團演湊電影作品,能吸引更多人認識管弦樂、古典音樂。


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吳偉明教授認為,香港人對久石讓認識有世代的分別,喜歡他作品的人年紀較大,年輕一代對宮崎駿的熱衷已大不如前。


「久石讓香港音樂會的撲飛熱潮,我的看法是,搶飛的傾向都不是年青人,而是有消費能力,並且覺得懷舊的中年人,」吳偉明教授說。


而他亦坦言,他還是比較喜歡宮崎駿早年的作品,他認為他在人物造型、到內容思想方面,都已現僵化,現在已較少留行他們的作品。



在香港從事教授兒童音樂十多年的王小姐也是久石讓的粉絲,她認為宮崎駿電影成功之道,是「小孩子看得懂、大人也別有體會」的深層意義,而久石讓的音樂亦同樣具備感動小孩與成年人的感染力。


「我有時候在教室播放久石讓的音樂,小孩子都會安靜下來,覺得很舒服,有些更會主動要求能不能教他們怎麼彈奏他的樂曲,而當中,有些小孩根本沒有看過宮崎駿的電影,這就是他音樂的力量,」她說:「我們這一代人卻是因為看宮崎駿的電影而認識久石讓,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回憶,喚起當年看動畫的感受與童真。」


但她說,宮崎駿電影、久石讓配樂當紅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當年他們沒有很多競爭對手。


台灣業餘樂手蔡淳任亦認為,宮久配的成功是「兩岸三地媒體發展的時機」造就,如果他們的配搭是在這世代出現,會否有如此影響力,是未知之數。


儘管蔡喜歡他們的作品,但他同時覺得兩人定義了外界對動畫的要求。


「其他國家的作品也會被拿來跟他們的動畫比較,」蔡說:「我們看動畫片的口味,會不會被他們定義,是不是好的動畫片就一定要他的類型?」


他認為這是一個值得討論思考的問題。


来源:网络。


艺术学人·艺术辞典

【美术】美术   造型艺术   绘画   素描          

【舞蹈】纯粹舞蹈  舞蹈  古代舞蹈  祭祀舞蹈  土风舞  现代舞  民族舞蹈  舞剧  芭蕾  

【曲艺】曲艺  话本  俗讲  灵怪  新话  说话四家  得胜头回  像生  入话  烟粉  

【电影】电影  综合艺术   风格  剧务  表演艺术  新浪潮电影  电影工作者  好莱坞  第二现实

【戏曲】冲狭  寻橦  角抵  百戏  俳优  捷机  散乐  倡优  优伶  巫舞   跳丸  走索  鱼龙曼延   燕濯   象人

【戏剧】戏剧  话剧  默剧  静剧  

【音乐】音乐  主音音乐  标题音乐  古典音乐  爵士音乐  

【电视】电视剧    英国广播公司  五月花原则  电视守规


编辑:张心柯

投稿邮箱:yishuxueren@163.com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yishuxueren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