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是爱与美!浅析《拉德斯基》车祸缘由

2021-05-22 21:25:38


02/5月

星期三

刻,与你志趣相投的小伙伴们将通过阅读由这1388个字和1幅图、3个小视频组成的第八篇陪伴类文章,在接下来的10分钟内和你惺惺相惜

让我们共同期待,接下来你们之间将会发生的故事吧....


谢谢各位舍友大大们

大狮子金言金句集锦中对小妍的肯定

让小妍拥有了一个彻底不劳动的“劳动节”

没想到,假期复工第一天

就被车祸现场般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带了节奏

还原下现场↓


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1848年创作的作品。由于具有极强的节奏性和旋律性,常常被作为管弦乐音乐会的压轴曲,而这首曲子作为每年维也纳音乐会的结束音也早已成为传统,几乎可以用人尽皆知耳熟能详来形容。

实际上,这首曲子可以说是相当“亲民”的,对于乐手在强弱划分等细节上的处理要求并不高,乐手演奏时可随意发挥的空间很大,而且还是为数不多的绝大部分交响乐团根本不需要指挥就能完美演绎的作品。


然而,就是这样一首曲子,却被演奏的像“杀猪”般刺耳,以至于成了被大家诟病的“车祸现场”,让人实属不解。

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场“车祸”,小妍专门请教了一位视唱练耳骨灰级的大神姐姐,姐姐十分耐心的对这场“车祸”进行了专业分析。简而言之:

这场音乐车祸的直接参与者——作为业余水准的小演奏员们,对音乐节奏和呼吸的把握,都还是可以的。

实际上,现场演奏中最最严重的问题,也是导致这场音乐车祸的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管乐与弦乐根本不在同一个调上!

而“车祸”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孩子们各自拿到的乐谱版本不一样,演出前没有彩排等等。

六年过去了,这个视频仍然时不时会出现在我们眼前,甚至再次成了风靡音乐圈的话题!在引起话题的微博和视频评论区中,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指责和谩骂,小妍实在不忍心在此摘抄。

要知道,参与这次演出的乐手们,只是一群在当时平均年龄只有11岁半的孩子们啊!不知道这些孩子中还有多少仍在学习音乐,但我真心的希望,无辜的孩子们不要再次被卷入这场音乐会引发的指责和谩骂中。

学习音乐本身是传递美与爱,而这场音乐会和它带来的影响却让小妍感触良多。今天,小妍斗胆跟各位读者大大们说几句自己的心声:

首先,希望家长们能更加重视孩子学音乐这件事。孩子们从小学音乐确实不易,也离不开每一位家长的辛劳汗水与付出。我们需要更包容的看待这个车祸现场(避免伤害演出的孩子),并吸取教训,把美育当成真正的目标,而非只是功利的学音乐。

其次,我相信对于老师来说,家长的重视和全力支持,也是老师去把学生教的更出色的动力,没有不希望学生优秀的老师,毕竟,老师是因为学生的优秀才会感到光荣的。

最后,小妍也不会错过给大家普及好的古典音乐的机会,以下是小妍认为的几个优秀的《拉德斯基进行曲》的版本,大家一起来感受下吧!


1
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卡拉扬拉德斯基进行曲



2
小泽征尔指挥集体卖萌版拉德斯基进行曲



看完这些

小妍  与  大家

共同呵护视频里那些满怀音乐梦想的孩子们


如果你有任何想了解的问题

都可以告诉小妍哦

(请关注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加小妍微信)


钢琴美育研习舍

有温度的钢琴老师社群



专业|职业|陪伴|交流



陪 你 走 出 迷 茫

给 生 活 找 一 个 鲜 活 去 处


愿为你说尽一世情话的音乐考题

轰动中外金融圈法律圈娱乐圈的

必须娶回家的女钢琴老师

和你不知道的钢琴老师真实面目

只有钢琴老师才能看的懂

你是这样吗?

&

解决孩子不愿练琴的好办法

你不知道的练琴秘诀

与家长沟通的神秘诀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