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都:布拉柴维尔——黑暗中的闪光 | 创意城市

2022-05-19 18:01:24

布拉柴维尔(Brazzaville),、文化中心。这座位于刚果河下游的非洲名城,在几个世纪以来都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今日的布拉柴维尔,与其隔河相望的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有着千万级人口的大城金沙萨(Kinshasa)相比,在规模上要远远不如;在2009年全球215个城市的生活质量调查排序中,布拉柴维尔也仅居于211位;。


但是这样一座各方面条件似乎都差强人意的城市,却在2013年10月18日正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授予“音乐之都”的美誉,成为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中的一员。布拉柴维尔的音乐,恍如黑暗中的一星闪光,分外引人注目。



1、音乐文化名城

能够取得“音乐之都”的称号,得益于布拉柴维尔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和无与伦比的音乐文化活力。作为刚果伦巴舞曲(the Congolese rumba)、索克斯舞曲(Soukous)的摇篮,布拉柴维尔的音乐文化底蕴不言而喻,数以百计的音乐节日在这个城市上演。泛非洲音乐节(FESPAM)、“刚果之夜”音乐节(Les Nuits du Congo)、“姆法族的拇琴”音乐节(Les Sanza de Mfoa)等一系列全国、国际音乐节日不仅让音乐融入了这个城市的血脉,也让布拉柴维尔以其非凡魅力为人类音乐文明的圣殿添砖加瓦。



2、音乐利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布拉柴维尔深厚的音乐文化积淀与它特殊的奏乐器具不无关系。拇指钢琴是非洲的传统乐器,在不同的非洲国家,拇指钢琴有不同的名字,例如Kalimba是肯尼亚对这乐器的称谓,而在津巴布韦它则被称为Mbira,它而在刚果,它被称为Sanza,“姆法族的拇琴”音乐节(Les Sanza de Mfoa)就以其为名。


拇指钢琴的发声体部份就是上面一根根长短不一的弹性金属条,下面则用木或葫芦瓜作为共鸣箱。据说,由这种乐器所演奏出来的音乐不仅能够赶走病人身上的邪气,还能起到祈雨的作用。拇指钢琴主要用来伴唱,演奏的时候,要两手拿着琴体,然后用两只大拇指弹奏,当拇指按下再放开时,钢片便会振动而发出声音了。有些拇指钢琴上会装上一些贝壳或汽水瓶盖等对象,使弹奏时能同时发出一些类似“嘶嘶”声,或者像铃鼓金属片晃动时发出的响声,使音响效果更加丰富。拇指钢琴体积小,易于携带,当日落黄昏之时,在布拉柴维尔的街头巷尾,人们会围成一圈,用它来作歌唱或讲故事伴奏,有些非洲土人在长途步行时,也会携带它来沿途消遣时间。



3、音乐城中音乐人

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固然是布拉柴维尔成为“音乐之都”的必要条件,但我认为,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丰富音乐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才是使布拉柴维尔从众多同样有着深厚音乐文化底蕴的城市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创意城市的核心是有创造力的人,热爱音乐的人是“音乐之都”所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布拉柴维尔目前有近250个现代音乐团体、5000余位音乐家和舞蹈演员,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很大,但是考虑到布拉柴维尔的人口和环境,这个城市的住民对于音乐的狂热可见一斑。此外,为了保持和促进布拉柴维尔人民对音乐的热情,并吸引更多音乐爱好者来到这座城市,市文化和艺术部门还出台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领导机构培训等措施在内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并将50%的财政预算用于保障这些政策的实施。




有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还有一群热爱音乐、支持音乐发展的市民和政府官员,布拉柴维尔成为“音乐之都”实至名归;以底蕴为基石,凭借着人们对音乐的满腔热爱建设不辍,这座“音乐之都”必将繁荣不衰,永葆昌盛!不说了,我仿佛已经徜徉在布拉柴维尔的大街小巷,听乐师路人或是清唱低吟,或是纵情狂歌,沉醉不知归路……


《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简介

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推出的以介绍城市特色文化为宗旨的项目。匠工营国始终关注其成员城市的发展,并借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平台研究世界各地城市。匠工营国内刊《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交付印刷。内刊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是什么及如何加入,对被评为文学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都、工艺与美术之都、设计之都、媒体艺术之都、美食之都的座城市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和分析。内刊中所有文字、版式均系原创。


《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匠工手记”企业文化丛刊的第一辑,后续还将推出以世界城市、国际慢城等为主题的其他刊物。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