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3 21:39:48
转载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一书,小编看过之后,觉得句句说到了心里,相信会对家长们非常有帮助,而且考虑到家长们平时忙,没有很多的看书时间,所以我决定做“好书”的搬运工,分节给大家更新,有时间的时候就找你们需要的去读取。
作者简介:郑又慧是台湾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专家,从事儿童音乐教育三十多年,在教学、演出、比赛、指挥中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得学生和家长喜爱。
···我的孩子有没有音乐细胞?
···音乐细胞可以培养吗?
这类问题,不断地困扰着父母。其实,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家长真正想知道的是:
···如果孩子没有天分,要不要继续学习音乐?
···音乐天分是可以培养的吗?
···如果没有音乐细胞就不学音乐了,是否太可惜?
以上这些,可当做同一问题来处理。首先让我们来分析:
您理想中的“音乐天分”到底有多高的标准?只要能自娱自乐即可,还是希望是莫扎特再世? 可能您的孩子已有7成天分,而您的标准确实9分!孩子达不到理想的高度,所以被判成没有天分?没有天分是您自己认为的,还是连老师都有同样的判断?
以上这两点,请您自己先理个清楚,若真有不恰当的想法及标准,请先修正标准再往下看:
您是在孩子几岁时,判定他是否有音乐天分?
孩子有没有音乐天分,非专业人士实在无法准备判断,况且,太急于下论断,常会做 出错误的决定,这对于没有“表决权”的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可能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经由观察,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来判断他是否有天分,但您是否考虑过,“音乐天分”的形成也是有原因的:
怀胎期、襁褓期、低幼期、儿童期,您是否给孩子创造过音乐环境?
在这段时间里,孩子是否有机会置身于音乐环境中?父母或每天相处的亲戚朋友 中,是否有音乐工作者或爱好者?
亲戚或家族中,是否有很成功的音乐工作者?
以上问题中,如果有至少一项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孩子不一定会是天才,但“有些音乐细胞”是毫无疑问的。
根据教育专家和脑神经专家的研究结果,从胚胎着床、胎儿出生一直到2岁,这段时间是孩子接受“声音”(如语言,音乐)影响的黄金期;两岁至五岁属于次黄金期。或许您的孩子已经过了这些时期,别担心,开始总比不开始要好,抓紧时间立即行动起来。任何时候开始“听”音乐都会有进步的希望!(向小葵备注:这里的听音乐,听声音,并不一定指弹钢琴,作者的意思是,0-2岁要多给孩子创造音乐环境,比如多放音乐给他听,并不是让0-2岁去学钢琴哦!)
这些足以让您醒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换句话说,音乐细胞与天分,并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音乐天才有可能是“天生”的,但是我们普通人,一般的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则不需要特别的天分,可以靠后天培养。
只要您不是要求孩子成为莫扎特、贝多芬那样的“旷世奇才”,请不要随便说:我的孩子没有音乐天分。应当先问问自己是否给过孩子音乐养分。如果您不曾给过孩子任何音乐环境,光靠孩子没星期到音乐老师面前报到一小时,在这种状况下来论定孩子是否有音乐天分,对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在这种环境下还希望孩子有天分,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所以,别再受这些问题的困扰,如果您看过了这篇文章,并确实执行我所提供的”给孩子音乐养分”的方法至少两年以上,以及经过好的老师调教、启发,再加上您正确的辅导态度,发现孩子仍无学习的意愿,像块顽石一样难雕塑,那么也许可以得出结论:您的孩子可能真的没有音乐细胞,让他赶快转往别的领域发展吧!或者,就当一个纯粹的“音乐欣赏者”也是很好的选择!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希望对家长们有帮助,近期我会持续更新这本书上我认为的精彩章节,欢迎大家关注音乐种子钢琴教研室,我是你们的好书搬运工,向小葵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