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容易!16年风雨,“同桌妈妈”成就自闭症儿子的音乐梦…

2020-11-29 01:49:50

        3岁半被确诊为自闭症;

  10岁钢琴过十级,

  12岁考上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学;

  15岁以全年级前三的成绩升入高中。

  这是一个自闭症患者的成绩单。

       从2006年到2016年,

          庞芝华做了10年的“同桌妈妈”。


一场欢喜一场梦

儿子确诊自闭症

  2000年,小包涵出生。“这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看着包涵一天天长大,庞芝华满心欢喜。

  包涵3岁多,庞芝华还沉浸在每天陪伴儿子的喜悦里,周围人却发觉不对劲:别人家的孩子1岁多就会叫人了,包涵怎么3岁了还不会说话?经旁人提醒,庞芝华意识到不对劲:“包涵总在一个地方摔跤,跟他说过很多次他都记不住。”带着儿子去医院,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自闭症!


8年“同桌妈妈”

学会回去教儿子

  儿子确诊后,庞芝华毅然辞掉了子弟学校化学老师的工作,开始全职陪伴儿子上学。为赚取儿子的医药费,原本已经退休的丈夫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支付不起康复中心的费用,庞芝华就自己学习康复技术。庞芝华发现包涵一听到音乐声传来,就会情不自禁打起节拍。于是,送包涵学钢琴和手风琴成了妈妈的兴趣。

  “我自己首先要学会,回去了才能教他。”庞芝华说。一遍不对,再做第二遍、第三遍……从2008年到2016年,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二年级,8年间庞芝华记录下了老师讲过的每一道例题,用过的笔记本足足有1米多高


考上川音附中

音乐天分显现

  除了学业,在钢琴和手风琴上庞芝华依然采取“陪读同桌”的方式。每天都认真记下曲子,回家后一对一教儿子。不到11岁,小包涵就过了钢琴10级,学习手风琴不到两年更是过了8级。取得这样的成绩,对普通孩子来说尚且艰难,何况对于患有自闭症,不善沟通的包涵。

  2011年9月,包涵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开始了长达6年的中学生涯。庞芝华指着老式电视机旁泛黄的干花说:“这是我生日时,包涵给我买的,他说‘祝妈妈生日快乐’。那一刻我真的觉得儿子长大了。


尝试慢慢放手

盼儿子能正常生活

  高中课程越来越繁重,包涵的数学和英语在所有科目成绩里是最好的,但因自闭的问题,文史科目一概不通。庞芝华深感焦虑,可能是受爸爸影响,包涵从小就对机械类的东西很感兴趣。庞芝华与丈夫也考虑过让儿子转校读理科,无奈每年两三万的学费着实让人负担不起。“如果有学校能让包涵去旁听就好了。”


每个人都有梦想,

有的梦想身体健康,

有的梦想四季发财,

而对自闭症家庭来说——

平凡的过好每一天就是他们的梦想。

(文章来源:华西都市报

支教大学生建成三座桥,患癌老人志愿服务6年…这些故事暖到你了吗?

“纤妇”的爱:妻子自制板车拉“渐冻人”丈夫寻医乞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