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弹”古“轮”今,情汇新声 ∣ 记张强琵琶师生音乐会

2023-05-25 17:04:50



张强琵琶师生音乐会(天津站)视频集锦


        在这个以微信为主要传播平台的时代,一条新闻在微信上的刷屏率足以划分出事件的大小轻重。所以,当我最近打开微信,看到“6月12日,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张强琵琶师生音乐会将于天津音乐厅举办”这条新闻在各大微信群和朋友圈以链接、海报各种形式滚动出现于一波又一波的奔走相告中时,便知道琵琶界的一场重头音乐会即将到来。

       终于,音乐会在乐友们以倒计时为信号的盛大宣告中开始了。”张强说:“这是在我已举办的师生音乐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除了附中学生外,所有中央音乐学院的在校生都来参加了。不仅如此,汤云理、郑祖光、张雅迪,三位年轻的演奏家也在音乐会上亮相,他们在张强教授的悉心教导下成功完成了从学生到青年演奏家的身份升华。


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张强

        音乐会的名字是《“弹”古“轮”今》,曲目和演奏的设计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平沙落雁》《昭陵六骏》《瀛洲古调》《晚秋》《品》《梦入江南》《面纱》《送我一支玫瑰花》《十面埋伏》,从传统乐曲到现代作品,从独奏到重奏,音乐会的主题以时间发展为主线,凸显着琵琶艺术的传承。

        张强作为老师的标杆意义在于他精准的技艺和潜入作品经络中萃取出的带有自身属性的音乐思考。“这次演奏的《平沙落雁》和《瀛洲古调》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作品。传统乐曲《平沙落雁》在演奏上不易拿捏,我时常会听一听不同演奏版本的录音,尤其是已故的几位老先生演奏的珍贵录音。如何把握和体现传统乐曲的风格特征、怎样以现代人的角度诠释传统乐曲的精髓、在演奏中又如何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合理的音乐表达,其实是每一位传承者始终要面对的问题。《瀛洲古调》中几首小曲经刘德海先生整理后更具趣味性、技巧性。琵琶的作品中,这种小品类标题音乐并不多见,同时,这些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对于演奏技术的要求较高,左手的推拉吟揉都很考究,虚实、明暗、强弱、急缓等这些表现手法在乐曲中也都有很巧妙的运用,须在演奏中结合乐曲本意来思考和合理运用,且这些小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更需要大力弘扬。”“我想通过演奏这些乐曲来传达出我对琵琶传统乐曲的理解和思考。”张强说。他像一道佳肴的创造者,用明确的味觉概念和敏感的捕捉能力,把轻重缓急有的放矢地搅拌进了推拉吟揉、勾挑这些基础菜料中,然后再浇上融合进菜品原味和个人意志的双重汤汁。于是菜肴在品者的口中实现了对食材本身的味觉期待,同时也在咀嚼间流溢着期待之外的别有洞天。


琵琶演奏家 郑光祖
张强与女儿张玮琪,学生张雅迪
       
       张强演奏品质中的优良基因在学生身上也得到了再现。郑祖光以《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作为开场第一首曲目的选择,确实表现出他在琴艺上的自信。华丽缭目的技巧,让这首曲目在琵琶弹奏者的心中自动升入了炫技的高地。“郑祖光的演奏状态很好,有激情,有感染力。”张强评价道。

        张雅迪的《晚秋》中布局着她对作品从整体到局部的有序安排,“这首曲目抒发着晚秋季节里,离别与回忆相互交织而生的凄婉忧伤的内心情绪。琵琶演奏的主题,飘摇不定,通过琵琶轻拢慢捻抹复挑式的吟唱,表现晚秋的落叶,如人忧郁且起伏的心情。中段快板通过不稳定的节奏和仓促的律动,表现挣扎、纠结的内心情绪,时扫时轮的跌宕不定,描绘晚秋季节里人心的彷徨、迷离。全曲的高潮在琵琶与钢琴同时将主题以呐喊的方式呈现出来,内心积蓄的全部情绪在此刻全部洪涌而出,随后的轻声慢速段落,表达作者“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与悲伤。“张雅迪说。天生的音乐直觉加上对乐曲结构层次逻辑清晰的深入认知,合力促成了她对作品成熟的诠释。


琵琶演奏家 汤云理
       
       汤云理的演奏在张强看来“演奏越来越沉稳、老道,他清醒地知道如何走自己的艺术道路。”《昭陵六骏》这首作品对古时身冒箭矢,驰骋奋战六匹骏马征战沙场的写照和对力度的强烈要求很容易把演奏者拉进用力过猛的漩涡。但汤云理却在密集的扫弦和耗力的左手和弦中保持着理智和不纠结于表面气势的深刻,“我对这首曲子的音乐定位是从那几幅著名的浮雕而来的,虽是战功显赫的唐代战马,但也身负重伤,在音乐布局安排上力求体现战马英武俊逸的神态,更为重要的是虽身负重伤但依旧空无生风的顽强姿态。”汤云理说。他的琴声像一个长焦镜头,透过金戈铁马的浮光掠影钻进生命能量的纵深中。

      “张老师对我的演奏影响很大,真正开始从音乐本身的规律出发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演奏技术与气息,格局打开,气象万千。”汤云理说。谈到老师对自己演奏的影响,学生田雅婧也感触颇深,包括这次对重奏曲目的排练。“音乐会下半场的《梦入江南》、《面纱》、《十面埋伏》、《送我一支玫瑰花》,每一首曲子张老师都有自己的设计和处理,有想法,更能打动人,我从排练中学到了很多。”对于已经是研究生三年级,即将毕业的她来说,这场音乐会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其礼物般的意义:“这场音乐会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毕业礼物,能和张家班这个大家庭一起排练,很珍贵。大家在排练时也都很努力认真。一起在台上心灵相通的演奏,让音乐充满了动人的集体力量,音乐自然地从手上流淌而出。能参加张老师的师生音乐会我感到非常骄傲。”


张雅迪
        
      老师之于学生,承担着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同时也担任着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的媒介角色,这种带入除了在“术”上的刚性需求,更重要的是在“情”上的左右承接。就像张雅迪写道的,“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用在张老师和我身上再为之不过!……有时候事情想不通,练琴钻了牛角尖,师父就会以一种和蔼轻松的方式来开导我、引导我走出误区,而不是一味地责备我…..他对我来说是无时无刻都在用行动、用生活教会我人生的路该怎样走。我很庆幸和我师父一样姓“张”,他待我也如女儿一般。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奏家、一名合格的老师的前提应该是先成为一名品格优秀的人,只有心静了、心平了,才会塌心练琴,不让任何杂事成为自己的负担。这些也是我在师父身上看到并深深感受到的…..”老师用身行、言教、关爱,点滴形成的情感助力是夯实学生对音乐坚定追求的重要成分。

        舞台上,张强和学生围坐在一起演奏的场景,有似电视剧大结局中的圆满。十九个人在台上共同的呼吸,乐曲起始落定间的互相注视,音乐中生动妥帖的接递。通晓彼此和倾尽心力达成了琴声和画面里壮阔的圆满。



      文/吴芮逸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