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地下摇滚到底赚不赚钱?到底赚多少钱?

2022-05-30 01:11:33

版权声明:

本视频或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账号:

杨冲冲冲(holadali)

请注意:

无需授权即可随意转载


该视频来源于10月2日夜,演出纪录,但没有演出过程。


我身边的朋友和经常关注我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在工作和生活之外,我还有一支朋克乐队——烧酒军团(什么是朋克?可以自行搜索,但现在想要搞懂什么是朋克可能还需要花上一些功夫),2009年组建到今天也已经8年了,我们是一支三人地下朋克团体组合,主唱/贝司:钱翰,鼓手:赵苡萱,吉他:我,钱翰和赵苡萱在今天的视频里都有露出,关于乐队就说那么多。


很长时间以来,当别人知道我在参与地下摇滚乐队活动之后,通常会抛出两个问题,而且人设都好像一模一样,都好像开启了复读机模式一样,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意识形态”,,扯远了,言归正传,第一个问题是:你们玩摇滚赚钱吗?第二个问题是:能赚多少钱?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你们玩摇滚乐赚钱吗?赚钱,肯定是赚钱的,因为即使赚了一块钱,那也是赚钱,更别说我们肯定赚的比一块钱多多了。


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能赚多少钱?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挺反感回答这个问题的,因为,我始终觉得直接问对方的收入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个人收入再怎么说也算是隐私的一部分吧,而且在现在这个时代,也许也就只有这点隐私了,可是到了后来,我发现这个收入并不能代表什么,所以也就不在乎了。


为了能够更直观的回答这个问题,我采用情景重现的形式,提问题的人我暂且称呼他为赵四。


赵四:你还玩乐队,演一场能赚多少钱啊?

我:嗯,不一定,有时候多点,有时候少点。

赵四:有500吗?(这个时候赵四的内心鄙视链模式开启)

我:有时候有。

赵四:是一个人500吗?

我:有时候是,有时候一个乐队。

赵四:哦。(内心鄙视完胜)


可能有细微偏差,但是基本都是这个状态。


为了让大家对地下摇滚乐队这种“神秘”的产物不再怀有好奇心,同时也让你们有大获全胜的感觉,我决定详细的阐述一下我们乐队的收入情况。


在这先说一下,以下情况仅只代表我们乐队,别瞎对比,别瞎猜。


首先,我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对待音乐和乐队的态度是“认真但不较真”,这个我在这不解释,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这个调性。


关于赚钱,两个维度,一个最高,一个最低。


先来谈谈最低吧,我记得是在2009年,那是一个冬天,并没有下雪,我坐着前主唱驾驶的他父亲的夏利汽车到了丰台和宣武交界的一个地下临时酒吧演出,我们作为一支新乐队,演出完毕后分得演出费27块钱,这27块钱让我们很尴尬,因为当时乐队有4个人,每个人按道理需要分到6块7毛5分钱,我义不容辞的选择了不要,乐队中有另外两人也选择不要,最后我也忘了当晚到底是谁占了大便宜。


再来谈谈最高,比起最低,对于最高收入我是记忆犹新的,这和人脑记忆机制有关,痛苦的事情大脑总是选择迅速忘却。


2011年的端午节期间,我们组织了一场11个城市的小型巡演,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巡演,端午节当天,我们正好到了武汉这个牛逼的城市,武汉的VOX是全国都非常知名的livehouse,作为一支地下摇滚乐队能去演一次当然是很自豪的事情,更何况是巡演专场,比较意外的是,直到演出当天,我们才知道这一天原来是端午节,我刚才查了一下,是2011年6月6号星期一,本来想是个周一肯定没人来看演出,谁知道是个端午节,那天来了几百人,把本来也不小的酒吧塞的满满当当,票房收入当然也很好,最后分账,我们分到了4800块。


这就是一次最低收入27块钱和一次最高收入4800块钱的故事。


什么?你说出场费?别闹了,你以为你是台湾天团五月天吗?


本文因为微信严格要求申请原创必须300字文章,写着写着写多了,抱歉。


刚才的视频没有演出片段,特来一首乐队歌曲《面具》,请您欣赏。




最后,希望大家在乏味的生活中起码有一项爱好让自己不至于过于孤独。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