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5 22:05:41
一部来自瑞士的电影,由观众决定剧情的走向。
如果你已经习惯往电影院里一躺,然后等待着银幕上不断变化的画面,那么在纽约电影节上展映的《夜班》这部电影将会挑战这样的习惯。
从剧情上来看,《夜班》是一部标准的悬疑片——业余时间在停车场打工的学生 Matt 卷入一场抢劫案。但观众踏入影院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不同。他们需要首先拿出自己的手机,连接到影厅内部的 Wifi 系统上,随后他们需要下载一个名为 CtrlMovie 的 APP,这是欣赏这部电影必备的东西。
随着电影开始,情节渐渐展开。当 Matt 在值夜班时,会有一个女士来到保安岗亭问 Matt 要停在车库里中的一辆玛莎拉蒂的钥匙。银幕上出现这位女士的特写,下方则会跳出两个选项“好的” (Okay) 和“没门” (No Way)。
这时候,观众手机上的 CtrlMovie APP 也会同步跳出这两个选项。按下相应的按钮,这些选择就会被传输到放映系统当中。它会根据多数人的选择调整电影中的剧情走向。换句话说,如果大部分人选择了“好的”,那么电影中 Matt 就会交出钥匙。反之,Matt 就不会。当然,在这期间,电影本身并不会暂停,而是一直在播放。
观众成为了电影的一部分,决定了电影的走向。这不仅让观众感到惊喜,它同样也是《夜班》这部电影标榜自己的方式。在他们的官方网站上,他们称自己为“世界上第一部院线互动电影”。
与观众互动,这本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光是在《好奇心日报》的报道中就能够找到,记录路人舞姿的 KitKat 奇巧广告屏、苹果推出的《权力的游戏》互动电子书、Google 的诗歌创作墙等等。
《夜班》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规模和复杂性。在整部电影之中,《夜班》一共设计了 180 个可以做出选择的时刻、以及 7 个不同的结局。这很可能会吸引观众一遍一遍来到电影去探索不同的情节和结局。
出品《夜班》的公司名为 CtrlMovie,这是一家瑞士的创业公司。Ctrl 就是英语单词 control 的缩写,意思是控制。连在一起就是“控制电影”的意思,这正是这家公司希望在《夜班》这部电影能够让观众做到的事情。
这也是《夜班》导演 Tobias Weber 一开始想要做的事情。从很久以前开始,导演在看电影时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电影中的主角做出重大决定时,他就会思考:“如果我是主角我会怎么反应?我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让他觉得其实可以把选项提供给观众,让他们来决定电影剧情的走向。
但是在一开始 Tobias Weber 并没有完全把这件事情当成电影来做。“这个想法其实也被用在品牌营销上。”《夜班》的助理制作人 Caroline Feder 告诉《好奇心日报》,“所以整个公司其实一开始是一家广告公司。”
导演 Tobias Weber 觉得开发互动电影的时机已经成熟,是因为看到了移动设备的普及。这自然是因为在手机上可以一边播放电影,一边通过触屏帮助人物做选择。而在电影院里,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就会大一些。因此,当 Tobias Weber 开始尝试互动电影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把拍摄完成的电影在移动设备上,以 APP 的形式进行播放。
Tobias Weber 本人就有技术背景,再加上一些外包的程序员,一个测试版但包含完整功能的 APP 在 2013 年的时候问世了。这花了 Tobias Weber 大概一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他们也制作出了一个样片,时长大约在五分钟左右,情节基本上就是《夜班》这部电影的最开始的段落。
“我们把这个样片拿给一些专业的电影人看。他们大部分都像是被鼓舞了一下,然后对我们说:‘试试吧,你们可能会成功。’” Caroline Feder 这样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兴许是因为得到了肯定,也部分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Tobias Weber 很快就启动了电影长片的拍摄计划,也就是现在能够看到的《夜班》这部电影。为了拍好电影,他还在电影学院学习了一段时间。此后,制片人 Baptiste Planche 和助理制片人 Caroline Feder 相继加入其中。CtrlMovie 这家公司也在 2014 年正式成立,开始把全部精力放在互动电影的制作上。
电影的成本差不多是 150 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 1000 万元)的样子。这个数字不算高,尤其是考虑到瑞士是一个物价以及人工价格都相当昂贵的地方。如果放在中国和美国,这差不多也就是一个小成本独立制作的电影。
但是瑞士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拿美国来举例子,这个国家不仅市场足够大,而且也有完整的电影工业体系,所以资本会更加青睐高投入的商业大片。相比之下,瑞士市场虽然小,但是并没有制作大片的能力,因此愿意投资电影的资本反而会流向《夜班》这样的小成本独立制作。
《夜班》就是如此。Caroline Feder 表示,150 万瑞士法郎的主要来自于瑞士的三家机构,瑞士广播电视集团、瑞士德语广播电视、以及瑞士文化基金会。此外,再加上《夜班》在英国制作,能够享受英国政府提供的退税政策。这些帮助 CtrlMovie 解决了《夜班》的投资问题。
怎么找钱是每一部电影都需要面临的问题,仅从这一点而言《夜班》的经历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到了制作环节,《夜班》也开始变得异常复杂。光是剧本本身就是一个大麻烦。
在传统的电影剧本中,除了必要的对于场景、镜头这些细节的描述以外,基本就是按照电影时间顺序罗列人物的对话。
但到了《夜班》这里,由于需要在剧本中加入观众的选择,所以剧本时不时就会产生分岔,这是传统电影剧本无法做到的。于是,剧组选择用编程中常用的流程图来组织剧本。
下面的这张图中的幻灯片就展示了如何用流程图来创作剧本。每一个框内都是一段完整的对话,框的底部则会根据剧情发展的程度设置不同的选项,箭头则将不同的段落链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剧本。
事实上,这种方式创作剧本最大的难度还不在于流程图,而是保证剧情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这对于电影本身就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前段时间的僵尸电影《釜山行》当中,被僵尸咬伤后到底多长时间才会发病成为了一些影迷诟病这部电影的原因。这就是在剧本的一致性出了问题。
对于《夜班》而言,这个问题更加复杂,因为后续的情节发展要和之前作出的每一个选择都保持一致。而随着选项的增多,验证一致性的难度也会大幅增加。
“如果你在开始的时候选择帮助了一名女士,那么这名女士在后续的情节发展过程当中多少应该表现出一定的善意。而如果你不帮,那么女士可能就会对你恶语相向。” Caroline Feder 举了一个例子。
最终当全部剧本完成以后,他们统计发现,剧本中一共出现了 180 个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刻,而串联起任何一条完整的故事线都需要作出 60 到 80 个选择,并且最后导向 7 个不同的结局。要让整个剧本保持连贯并且前后一致,这其中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这也是 Caroline Feder 觉得最困难的地方,要非常“小心和细致”,总之“不要迷失在故事的复杂性当中”。
复杂的剧本也为拍摄和后期增加了工作量。尽管在电影院当中看一次《夜班》,这部电影的片长只有 85 到 90 分钟,但是实际上根据观众的选择不同,电影需要展现不同的片段,所以实际上电影的总长达到了 4 个小时,相当于两部普通电影长片的片长。
另外,尽管观众需要作出选择,但是出于对电影流畅性的考虑,影片并不会暂停等待观众作出选择,而是一直连贯地播放下去。这就意味着演员的表演、影片的剪辑、配乐的合成等等都需要更加细致,不能出现穿帮的情况。
就拿配乐来说,在观众为主角作出不同的选择的时候,背景音乐需要随着不同的选择而变化。因此,作曲家需要考虑一个音乐如何能够衍生出两个不同的旋律以配合电影中主角做出的不同选择,这对于作曲家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虽然工作量很复杂也很繁重,但是从启动《夜班》项目到今年正式发布,CtrlMovie 花了 3 年时间,这也不算太长。
如果再考虑到整个团队的大小,那更是如此了。前期剧本创作阶段只有三个人,后期制作则大概是六个人,只有在拍摄阶段团队才扩充到四十人左右。Caroline Feder 觉得这也就是一个“标准的电影剧组的大小”。
随着《夜班》制作完成,CtrlMovie 现在要做的就是怎么把它卖出去。
正如先前提到的那样,导演 Tobias Weber 最早觉得互动电影这样一种形式最适合在移动设备上播放,《夜班》最早以一个 APP 出现在了苹果应用商店上。
和现在大部分的 APP 一样,《夜班》采取了内购的模式。CtrlMovie 把《夜班》分割成几个不同的章节,第一章免费,后几章则标价 4.99 美元(在中国区这个价格是 30 元人民币)。
意识到电影院也同样可以成为《夜班》上映的渠道则要晚一些。那是他们在接近完成《夜班》并开始试片的阶段了。
“我们发现在电影院里有一种特殊的氛围。当你和观众一起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你会和周围的人一起对做出的选择进行讨论。” Caroline Feder 说,“我觉得它比我们期待的更能够把观众带到一起,这是一种美妙的体验。所以我们决定让《夜班》在电影院上映。”
为此他们专门开发了一套能够让电影院放映《夜班》的系统。Caroline Feder 说最简单的情况下,它只要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个 wifi 系统,用户下载 CtrlMovie 这款 APP 并通过 wifi 把选择发送到笔记本上,就能够让银幕正常放映《夜班》了。
也就在《夜班》APP 出现在苹果应用商店的时候,苹果 TV 问世了。在 CtrlMovie 看来,这是一个缩小版的影院,一家人可以在客厅一起看《夜班》。所以他们很快就把《夜班》带到了苹果 TV 上,CtrlMovie APP 也在今年 8 月进行了一次更新,使得他们能够兼容苹果 TV。
在被问到移动设备、电影院、苹果 TV 这三种渠道哪一个对于 CtrlMovie 公司更重要时,Caroline Feder 回答道:“我觉得我能说的是,电影院绝对是能够帮助提升 APP 知名度的工具。老实说,我觉得应用商店作为一种收入模式可能会更有潜力。”
从 3 月《夜班》APP 发布开始,CtrlMovie 就一直带着这部电影在世界各地做展映,还参加了像戛纳、纽约这样的电影节。这是他们希望能够让更多人注意到《夜班》乃至整个互动电影这样一种形式的方式。
在纽约电影节上,制片人 Baptiste Planche 和导演兼编剧 Tobias Weber 和底下坐着的观众做了一点简单的交流。有很多电影人提了一些关于制作模式的问题,总的来说大家对这部电影还是感到很新奇的。
这些电影人的热情似乎还只是在一个小范围内传播。在《夜班》来到纽约电影节之前,他们在官网的 Twitter ,但没有得到任何回音。无论是在烂番茄网站,还是专业影评人网站 Metacritics 上,都没有对这部电影的评分,这意味着主流电影圈子和相关的媒体都没有注意这部电影。
《夜班》的助理制片人 Caroline Feder 还是觉得参加纽约电影节的经历对他们来说有一些帮助:“它让我们和一些有趣的人建立了联系……现在我们能够和电影院接触了。”
这还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毕竟作为一家创业公司 CtrlMovie 还是要赚钱的。Caroline Feder 说,现在通过应用商店的下载以及电影院的放映,CtrlMovie 已经获得了一些收入。至于能不能盈利,则还要“走着看”。
除了从《夜班》这个片子赚钱以外,CtrlMovie 这家公司还开发出了一个名为 CtrlEdit 的软件。通过这个软件,用户也能够拍摄自己的互动电影。他们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对互动电影这种形式感兴趣,这样 CtrlMovie 就能够授权他们使用这款软件来获得额外的收入了。
但无论是从《夜班》和后续制作的其他互动电影来赚钱,还是从授权他人使用 CtrlEdit 来赚钱,这一切都取决于互动电影这种形式能不能得到认可。
从应用商店下方的评论来看,情况似乎还不错。一位美国用户的评论以“电影的未来”为题写道:“我爱这个游戏,我打赌这就是未来。”
但也有一些质疑,应用商店中一些低分都是因为无法在 APP 内下载相关章节。看上去,在技术方面,CtrlMovie 还需要下一点功夫。
此外,一位观众在纽约观看了《夜班》以后说:“最后体验好不好还是在故事本身,虽然可以有控制的趣味,但是创作这样的电影真的要求很高的写作技能,也要特别的故事辅助,不然我宁愿跟着大家看一个结局、一条故事线。”
如果这代表了大众想法的话,那么又何必花那么大精力去用流程图创作剧本,去设置 180 个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刻和 7 个不同的结局呢?
(实习记者陈仪萱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 MacBook Pro 上手体验,苹果第一次给笔记本装上触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