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5 02:18:02
昨天,从中国美术馆走回酒店;今天,从酒店走到国家大剧院。在时间上行走,在空间上行走,人生天地间,一直在路上。总在行走,总在寻找,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
无数次走进国家大剧院,这次截然不同。因为,今天是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诞辰135年。为表示纪念,鲁讯文化基金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在这里举办大型交响诗《鲁迅》全球首演音乐会。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可容纳1700人,任何一个座位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舞台上的表演,也可以清楚地听到舞台上的声音,音效极好。演出前,我留意台上的乐队,编制不大,但由久负盛名的浙江交响乐团演奏,值得期待。随着掌声响起,。
音乐会开始了。在序篇“社戏”中,整个乐队在吕嘉指挥下,拥有了交响曲般的形态,弦乐的背后衬托着管乐吹奏出主题,营造出绍兴人船头看戏,午夜归航的心境,让我似乎看到了江南水乡月夜行船的朦胧,也听到笛声宛转的悠扬,朴实无华,温情绵长。
随着音乐走来的闺土、啊Q、祥林嫂,依次亮相。乐曲的情绪变得紧张不安,音区时高时低,力度骤强骤弱,感情高潮后迅即减弱,仿佛一场暴风雨不期而至,似乎让我看到满脸皱纹,形容憔悴的章闺土。在躁动不安中,弦乐又蹦跳起来,仿佛醉了,又似乎让我看到啊Q歪歪扭扭的脚步,神情木讷可憎。很快乐队再奏出冷漠狂野如“梦魇”般的旋律,黑衣人、眉间尺、大王轮番上阵,铸剑报仇,杀声不断,呜呼哀哉?让我深深感到作曲家叶小钢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声音一直扎进我的耳朵,一次次被撕开心灵的窗口。
歌唱家们的演唱值得称道,或诙谐或深情,声情并茂。每个段落,每个音符,与指挥家手指间的指挥棒一起起落,一招一式,收放自如。尤其是濮存昕的朗诵气场十足有范,把鲁迅“野草,根本不深……”念作“根,本不深……”。如此断句读法,朗诵起来,更具感染力。
乐队奏起“朝花夕拾”和“两地书”,音乐如行云流水,充满着散文和绘画的意境,似乎让我看到厦门“永是这样的山,这样的海。便是天气,也永是这样暖和,树和花草,也永是这样开着绿着”。
吕嘉充满激情又细腻到位的指挥,令我敬仰。感谢鲁迅文化基金会周令飞先生的邀请,让我再一次深受人类灵魂最辉煌的洗礼!今后,无论走向哪里,黯淡时空中,鲁迅永远是我心中永不熄灭的一盏烛光,照耀我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