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摇滚史上最著名的一堵墙

2021-08-09 20:13:32

摇滚囻™ ROCK-CN.com 中文摇滚新媒体品牌


  ●

墙不在那,也不在心里,只不过是记忆,音乐与社会之间暧昧的隔阂。


平克.佛洛依德(Pink Floyd)乐队在摇滚,乃至整个流行音乐史都有着无可争议的伟大地位。在他们手中有着《dark side of the moon》这样的殿堂级神级专辑,从无到有建立起大部分人对于实验性摇滚的早期概念。


最近Pink Floyd的低音吉他及主唱罗格·沃特斯(Roger Waters)推出个人新砖《Is This The Life We Really Want?》,让他与Pink Floyd重回大众视野。


但今天并不是要介绍Pink Floyd的长达50年的辉煌历程,而是要讲他们留给世人的一部充满争议的电影及同名专辑《Pink Floyd – The Wall》。



《Pink Floyd – The Wall》在国内有个极具深意的译名“迷墙”,由于这个名字太过深入人心,导致许多人都将Pink Floyd误叫成迷墙(The Wall)乐队。但真正看过这部电影并从头到位将其看完的人并不多,因为其强烈的意识流风格、没有对白的叙事设定以及夸张乖戾的电影画面,使人无法忍受这史上“最漫长”的95分钟。



虽然电影没有对白,且大部分时间呈现的是不连贯的拼凑画面,但电影的故事线相当清晰明了,大概讲述一位父亲在二战身亡而烙下心理创伤的小男孩,经历教育、婚姻和社会的诸多荒诞之后成为一名激进的非典型乐队主唱并最终陷入癫狂的过程(来自Roger Waters的人生经历)。而将故事互相串联的并非画面,而是每一首表达内心诉求及意识解放的电影原声。


这也是为何屡遭非议,但《Pink Floyd – The Wall》依旧是一部影响深远、意义非凡的原因之一。


《Anther Brick The Wall Part 1》出现在电影开头的部分,主音和低音电吉他手合作演奏的太空风格的音流配合絮絮叨叨的歌词合声,讲述由于父亲的阵亡而产生的童年创伤。


《Anther Brick The Wall Part 2》出现在关于成长教育的片段,此段的旋律节奏与合声逐渐加强最后以控诉般的演唱方式达到高潮,随之而来的是大段的童声合唱,高把位的吉他伴奏带动其一股反抗的情绪。Part 2的歌词十分明确的控诉着应试教育对于思维的束缚,以及刻板的教育方式如同黑色幽默,塑造着相似的失败样本。虽然从现代教育观念的角度看是一种过时且激进的言论,但对于80年代的思想潮流充满启示性,毕竟这来自于现实。

《Anther Brick The Wall Part 3》则将音乐带入更为激昂的音乐情绪中,如同玻璃粉碎的声响搭配尖叫的入门音让旋律处在一种动乱的音轨中,而歌词如同打破社会契约的独立宣扬,抗议着那些不可言说的荒诞及不满。

《Anther Brick The Wall》起到的是故事起承转合的效果,而其他的歌曲表达的是故事中那些关于爱情、名利以及亲情的各种遭遇。



比如《Mother》讲述的是亲情、溺爱以及婚外情互相杂糅产生的恐慌与沮丧,双主唱间的问答式唱段即深刻隐喻不可抑制的思想革命又深入探讨变形的亲情与爱情互相影射产生的历史重演。

《Goodbye Blue Sky》则是以战争的语态探讨商业时代对于思想侵蚀的不安以及社会大众因为生存状态改变产生的疑问与恐慌,以经济为背景的“新世界”承诺其实不过是变相的势力角逐。

《Young Lust》直观表达在嬉皮士运动中年轻人的放纵与萎靡。

《Pink Floyd – The Wall》承载着太多代表时代的思想潮流,虽然很多是关于过去的陈词滥调,但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就会发现其违反潮流的试验性与先见之明。喜欢Pink Floyd的人会被他们预言式的创作所折服,而不喜欢他们的人会厌恶这种偏激且恶毒的象征主义思想。


但Pink Floyd想要表达的东西不多也不少,仅仅是在这个光怪入离的世界倾述无用的不满。因为世道造就太多离经叛道的天才,并总是通过扭曲的方式进行自我毁灭,因为看清现实的人明白墙不在哪,也不在心里,只不过是记忆、情感与社会之间暧昧的隔阂,无法超越也不必超越。

给摇滚囻回信息“迷墙”看这部电影的预告片

作者观点不代表摇滚囻观点



摇滚囻™

官网:http://www.ROCK-CN.com

微博:http://weibo.cn/rockcncom

搜索:ROCK-CN

邮箱:ROCK-CN@QQ.COM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