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4 01:07:03
“岁月如歌”这四个字
是对时光与音乐的浪漫描述
音乐腕表奏出动人的“时光曲”
这要追溯至数百年前的机械音乐盒
从历史往事讲起,再来聆听“新乐章”
▲宝玑Classique系列La Musicale 7800音乐腕表
追怀过往,机械音乐盒具有数百年历史,在以往常被装配于怀表之中,复杂而精妙的机械装置要被容纳到腕表里,绝非易事。宝玑(Breguet)凭借出类拔萃的制表技艺,将“音乐”装进了“腕表”之中。精妙的制表艺术,总与人文及历史有诸多不解之缘。这项了不起的制表创举,要从自动音乐盒的历史开始说起。
9世纪美索不达米亚的“自动音乐盒”鼻祖
几个世纪之前,音乐远非今日这般随处俯拾即是,尤其是当曼妙的乐音无需乐师演奏,而从一个机械发声的音乐盒内传出的话,这简直是神乎其技的事。追溯至早在9世纪的美索布达米亚城,波斯人发明了一种水力驱动的风琴,可谓“自动音乐盒”的鼻祖。其核心的设计是使用配备刺针的旋转音鼓来“记录”或“设定”音乐。由此往后,利用刺针和音鼓发音的原理被传承至今;常见的八音盒就是采用此种设计原理。自此之后,大约在16世纪,鸣钟装置和刺针音鼓的联合使用成为当时社会中财富与地位的象征。音乐怀表的诞生,就是这一段历史的结晶品。
音乐怀表的“黄金时代”
19世纪初期,音乐怀表达到全盛阶段。甚至传闻说莫扎特和海顿都曾经为音乐表的“亲戚”——挂钟和座钟特别谱曲。在音乐怀表的制作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音簧在音鼓或音盘上的定位,安装时需要极高精确度。这一高难度的技术构造要求也使得音乐表成为复杂功能之最,当然价格也高得令人惊叹。在制表领域之中,将复杂功能从大尺寸怀表移至腕表的有限空间内,一直是最杰出的制表师最艰巨挑战之一。
▲ Rossini,1792-1868年)
在21世纪为音乐腕表谱曲
两个世纪前,伟大的音乐家为音乐怀表谱曲;时间轴推移至21世纪,,被宝玑融入到Classique系列La Musicale 7800音乐腕表之中。凭借革新的意念、高超的工艺和独创的发明,宝玑将具有响闹功能的机械音乐腕表化作现实——成就了又一项属于宝玑的世界首创之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罗西尼本人拥有一款宝玑4604时计,也是宝玑的尊贵主顾。
最新发明缔造最佳音量
在研制Classique系列La Musicale 7800音乐腕表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将分贝从机芯向外传送至表壳外部,宝玑研发了一种新的技术:液态金属膜,它的物理特性类似能和旋律的音频共振的音鼓。再覆盖上K金表壳底盖确保金属膜免受损伤或撞击。这样的设计的另一个妙处,在于金属膜与金属底盖之间的“空间”,形成了音效师所熟知的“汉姆霍兹共振腔”(Helmholtz Cavity)。这个看似艰深的声学术语其实极为常见,它广泛存在于例如乐器小提琴,音响如超低音音箱中。于是问题迎刃而解,令人满意的音量效果终于得到了实现。
▲从宝玑的音乐腕表,体现制表技艺和创意的与时俱进
▲K金表壳底盖起到保护液态金属膜并与之形成更佳的共振音效
▲磁力调节器概念图
▲被装嵌在机芯中的磁力调节器
降噪抗磁更精准
除了音量之外,为了令音乐得到更准确的演奏、同时产生更为悦耳、并且无杂音的效果,名为“磁力调节器”的发明应运而生。宝玑发明创造的“磁力调节器”大胆地将磁性融入腕表之中,利用磁力调节器不存在摩擦、噪音干扰与能量消耗大的特点,获得更和谐、更动人的音乐表现,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腕表的走时精准度。
▲用于向自鸣功能提供动力的两个主发条盒显露无余
3个发条盒的恒定长动力
要缔造一款近乎完美的音乐闹表,不止解决上述问题那么简单。充沛的动力储备,稳定的动力输出,令旋律演奏时间足够长,才能保证完成实用闹铃功能。宝玑在腕表中设置了共计3个发条盒——两个主发条盒专门用于驱动自鸣功能,另一个主发条盒为腕表本身的运作提供动力。如果将机芯动力比作演奏乐章的乐手的活力的话,那么3个发条盒的设计令“乐手状态”始终保持在最佳水准。
▲优雅的外观,与蕴藏其中的经典音乐相得益彰
奏响腕上乐曲
“赏心悦目”——用来形容这款音乐腕表,可谓名副其实。Classique系列La Musicale 7800音乐腕表可以通过表侧10点位置的调节按钮来操作闹铃功能的开启或关闭。当按下表侧8点的按钮,一段长度为20秒的音乐即将响起,中心“音乐唱片”便开始为期一周的旋转,雕纹盘面闪现出炫目色彩,其奇妙令人惊叹。。
此时此刻,让我们通过视频,一起感受“腕表”与“音乐”两者交融为一的奇妙体验。
欢迎关注新疆本土最早的腕表,汽车文化微信公众平台!LEERA SINCE2013
您可以通过联系管理员购买各类世界名表。本平台提供全世界各类品牌腕表的维修和保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