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摇滚乐是什么东西,那只是电影

2022-07-24 22:21:09


问一个以前是文艺青年现在被社会招安了的朋友,会不会怀念过去组乐队玩音乐的日子,他说不怀念。顺便问他,会羡慕电影《海盗电台》里那帮牛叉的老外乐迷么,他说,别以为摇滚乐是什么东西,那只是电影。


国际惯例  恭喜小李子22年奥斯卡长跑剧终 。仇怨手势如下


喂,别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记得《长大成人》里的姐姐开着名车,对小弟说:“喂,别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东西。”这句话和杨德昌那句“我和这个世界一样不会为你改变”一样,有足够的醒脑作用。做事情最怕较真,而摇滚乐又是一个特别容易较真的事,无聊但热血着,谁年轻的时候没干过一些蠢事,你可以后悔,也可以不怀念,起码还有电影以及影像作品,用来记录大起大落的变迁,印证着社会发展的规律。


烂掉一代



昨天

昨天》里的贾宏声出场就挺“惊艳”,皮衣,牛仔裤,头巾,长发。一看这造型似乎就有了时代背景:九十年代前期重金属在国内火热的年头。再看他的表情,双目凹陷,说话有一搭没一搭,拽得一塌糊涂。影片一开头,贾的父母因为不放心孩子在北京生活,提前退休来照顾他。他倒好,一见面招呼不先打就大声嚷嚷,说听不惯父母的乡土口音,看不惯父母土气的打扮,看不起这份农民的土气和穷酸。这和九十年代初期京城地下圈子那些牛气哄哄的乐队一副德性。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圈子和内心,极少与外界交流,自认为嗑药以及“重金属”音乐就是时髦,将个体压制在臆想的虚荣空间中,甚至刻意远离生活,自以为是地抛弃物质生活。一个封闭的环境就这样渐渐形成了。

叛逆因子是自身酝酿的,也是需要发泄的,贾宏声将那股愤怒毫无缘由地发泄到自己父母身上,面对自己的亲生骨肉,父母当然是没有抵抗力的了。

“路上的行人都是白痴”,这是狭隘的摇滚乐手们的共鸣,只有自己是对的,只有“自由”的思想境界是最高的,看到别人在厨房做饭也觉得不可思议,觉得做人虚伪,做什么都虚伪,连吃饭也虚伪。贾宏声对父母说,你们活得不快乐,他觉得人最好什么都不做,留个脑袋整天思维就够了。这样的人,不是神经病是什么?所以贾宏声最后进了精神病院。某些自认高端的摇滚青年向来只会用“崇高”思想去指使别人应该这样那样,自己却从来不亲力亲为,以为某天扯着嗓子一吼,这个世界就改变了。



猜火车

想想那个时候的中国摇滚乐,有太多精神上虚幻的东西,一个个明知没有出路,还要死磕,和生活死磕,最终到底磕了什么都不知道,他们以为自己拥有很多,其实空虚得什么也没有,连最基本的正常生活都没有。换一个角度看,在那段日子里,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大家过得确实非常艰难。中国的摇滚青年们,那些所谓的“垮掉的一代”,还远远没有资本能像西方的嬉皮老前辈一样,改变整个社会的集体意识,他们更无法形成独有的文化。有乐评人说的好,充其量也只能称为“烂掉的一代”。他们首先是颓废,是对健康、美好生活的自我放弃,其次是对暴力美学的热爱。“死亡不是一件最可怕的事,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你们天天这样生活、工作,就是一件比死亡更可怕的事。,多激动人心啊!把它放在一部电影的开头,绝对不比《猜火车》里那堆“选择”逊色。



北京乐与路

《昨天》《长大成人》《北京杂种》《北京乐与路》等等,这些国内早期摇滚电影的代表,基本都是灰暗的格调,是那种绝处逢生的状态。一般人都知道,中国摇滚的特性就是穷,也正因为穷,所以也显得真实,特别是借用影像表现出来的中国摇滚电影,难得可贵的共性也就是真实。这点从贾宏声的不加掩饰的表演中能略见一斑,从众多的以《后革命时代》为代表的国内摇滚纪录片中也能观察到,镜头里的那些乐手和乐队们,就像能和我们并肩而立的兄弟一样。所以,和国外的摇滚电影相比,我们很少有《几近成名》那类幻想式的美好结局,也不会出现《摇滚学校》那样的嬉笑打闹。但是,真实并不代表真相,由于种种原因,那些国产电影很难真正展现中国摇滚乐的全貌,《昨天》中那些被迫删掉的扎针镜头,要是真拍出来,其震撼力几乎可以比肩《猜火车》,而《北京杂种》的成品也许根本不是主创人员所要的,更不必说《长大成人》改了又改的剧本了。至于《北京乐与路》,基本上可以称作是圈外人的猎奇之作,虽然男主角平路身上具有一切中国地下摇滚乐手的个性特征,但是影片本身在某些方面的曲解,导致其根本得不到当时很多地下乐队的认可。


没有摇滚精神,只有摇滚行动


北京杂种

如果拿主观的眼光看,这二十年来的中国摇滚和摇滚电影可以是分段式的。

按照乐评人颜峻的说法,80年代末,是崔健的人文、理想主义;90年代初,是唐朝、黑豹等乐队的形式快感主义。那么一直到90年代中后期,就是一段尴尬的局面,环境的闭塞和内心的压抑,使得年轻人都窝火,压抑得不行,但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头发乱了》里就有一个镜头,女主角彤彤拿出口哨,憋足了气,却怎么也吹不出声音。《昨天》、《长大成人》等一系列电影也都或多或少地记录了这段历史的特征,总之大家都是虚的,创作方面更是呈现出一派没有目的的状态,纯粹的发泄,没有目标的发泄,成为那个时代摇滚圈中的精神共识。所以重金属这种非常容易走进“假、大、空”陷阱的音乐类型,却格外受欢迎。



后革命时代

进入新世纪,意识形态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而进化,不再有莫名其妙的伤感,不再有颓废致死的无奈,流行的是要有更多的行动,在路上的行动。摇滚青年们仿佛一夜之间回归生活,开始现实起来,渐渐向往物质、品质生活,一些被年轻乐迷追捧的独立乐队也纷纷代言起时尚品牌。从老前辈的悲观到新青年的积极向上,从一味重金属轰鸣发展到有更多玩电子、玩小清新的独立个人与乐队。是不是因为现在的摇滚乐手心胸更开阔了?他们不再死磕,却开始接受社会的包容。在我的判断中,《后革命时代》的开头与结尾,就已经做出了证实,因为它拍出了中国摇滚乐难得的快乐一面,玩摇滚乐就一定代表痛苦吗?这显然是偏见,也许是我们作为旁人一直在刻意地曲解这份“快乐”。


时代在发展



爱噪音

可见,中国摇滚乐的发展也必须是紧跟时代潮流的,从重金属风靡到朋克狂潮,从说唱金属大热到独立小清新和新朋克。拿影像来说的话,就是从《北京杂种》里的崔健连一个本地演出场所都搞不定,到《北京乐与路》里的走穴再到《爱噪音》里的公路巡演。现在,新一代的反抗精神更多地体现在背包族身上,更多人选择出走来反抗,而不是自闭。随着控制环境的松动,年轻人学会自得其乐,在网络世界中建立了自己的小王国,苦闷逐渐解除了,发泄有了更虚幻的渠道。如果中国摇滚圈在90年代初是颓废,二十一世纪初是个人创造,那现在就是娱乐了,典型的国产特色。在90年代最后一年里,花儿和新裤子等乐队的走红似乎解决了摇滚青年们的所有烦恼,然后是越来越多的电子乐队以及DIY实验,直到我在09年的西湖音乐节上看见的木玛乐队和谢强,再也不是99年那张唱片里的“木马之声”和《自由边缘》里那个谢强了。大家似乎就像徐克在《女人不坏》里描述的那场798艺术区“激情寻爱Party”那样,问题是,国内的摇滚乐真的如影片中那样其乐融融上下happy的么?



长大成人

显然,徐克是不懂中国摇滚的,还是看看拍摄于99年的独立纪录片《自由边缘》吧,这一年,中国地下摇滚圈呈现出的依旧是贫穷、混乱,痛苦的信仰乐队在被问到“为什么不出去赚钱”的问题时,也只能拿“自己的想法和社会不融”这样虚幻的借口来解释。但是在影片末尾的字幕中说道,木马,痛苦的信仰等乐队,此后均闯出了自己的名声。商业体制和商品社会,显然是有能力制造出“零点”乐队、臧天朔以及“花儿”这样的全国熟脸的。旧有的英雄死了,摇滚精神幻灭了,死磕没有了,“铁托”也许也越来越少了,但是在现实这个战场上,我们面对金钱、苦闷、误解时,却更有耐心也更团结了。

所以,我们不能悲观,时代还是在发展进步的。而且,必须要承认的一点的是,没有早期摇滚人的饥饿、贫穷、迷茫、流浪、死磕,就没有摇滚乐在精神上的高大形象,这个精神可以是虚幻的,只要它能被时代所消化。

有人说,中国摇滚乐在二十世纪末终于熬到了头,二十一世纪初后,大量的国内独立唱片公司开始挖掘地下乐队,从愤青到文青乃至白领,听摇滚乐的群体也在扩大,最后发展到越来越多但莫名其妙的户外音乐节。但是,谁都知道,在中国,玩摇滚乐想过得好是几乎不可能的,这里单纯指的是物质方面。而物质的乏迟早导致精神的崩溃。

你可以坚持死磕,但问题不是你能否坚持,而是你能坚持多久。


无糖电台

或好或坏心情/或真或假的谈资


南蛮摇滚™

原创供稿 乐评分享

添加微信Ackark


誠實聽音樂 用勁鞭打我

点击|阅读原文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