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5 17:04:50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首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虽然中学时就早已接触到,但是这首诗,在我的脑海里,它却记忆犹新。著名的琴曲《阳关三叠》就是起源于这首诗,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两人依依惜别,凄婉而不决绝,朴实而又真切。都知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却只怕此后再无消息,你我何日再相约。
琴曲即箫曲,琴可以表达,箫也可以表达,琴如果说倾注了演奏者的满腔心血,人与琴像是在相互对话,那么箫则是一件被自己“情绪化”的乐器。琴与人,是两个分别独立的个体,而箫与人,却像是一个合二为一的共同体。琴与人,是知己,彼此对话,相互倾诉,但不能合二为一,两者始终会有视觉空间上与心灵空间上的距离,两者的表现形式差距十分明显。琴,只需用手抚之即有声,而箫,手握之,持之,更像拥之,抱之。箫是辅助人“发泄”情绪的乐器,箫的生命在于气,人的生命也在于气,箫被人的情绪“情绪化”了,所以箫即人,人即箫,人箫可合二为一。
以《阳关三叠》为例,这里只讲讲第一段。音乐旋律段落和我们平时说话造句一样,分句,段。说一句,换一口气,音乐旋律也是这样,换气的地方用“v”标示。想象一下只有两个人的场景,边关,荒野,一间草舍里,两人相对而坐,一壶酒,分两盏。自己是这个场景的主人,所有的情绪都是自己发出。阳关三叠曲其实不是为君而作,而是为自己所作。
第一句,情绪语言:一声感叹,感叹一种无奈。(解释成文字语言:唉!你马上要走了)
第二句,情绪语言:千般无奈,自己却又无能为力。(解释成文字语言:我心里还真舍不得呢!)
第三句,情绪语言:世事无常,沧桑变幻,周而复始。(解释成文字语言:没想不到我们这么快就要分别。)
第四句,情绪语言:幻变后的平静,顺其自然。(解释成文字语言:你也是说走就走。)
第五句,情绪语言:仰天而叹,感慨万千。(解释成文字语言:你去的地方好远啊!)
第六句,情绪语言:飘浮不定,何处归属。(解释成文字语言:你自己要保重哦!)
第七句,情绪语言:激流凌厉,风雨闪电。(解释成文字语言:难舍,难舍,真难舍!)
第八句,情绪语言:凶多吉少,生命垂一线。(解释成文字语言:我会为你寝食难安,郁郁寡欢。)
第九句,情绪语言:劫后余生,心有余悸,终须坦然面对。(解释成文字语言:你已成为我的记忆,留在心里,无法抹去。)
第十句,情绪语言:放下,淡定,坦然。(解释成文字语言:你多保重,自己照顾好自己。)
第十一句,情绪语言:需要一种精神的慰籍。(解释成文字语言:你自己要随遇而安,重要的是平安。)
第十二句,情绪语言:绵绵的思念之情,说不完,道不尽。(解释成文字语言:请你不要牵挂我,我在这边一切都好。)
第十三句,情绪语言:此情绵绵无绝期,到永远。(解释成文字语言:祝福,到永远。)
音乐语言,是一种被人“情绪化”的语言,生活当中你可能不会随便发啤气,但是把心声融进音乐中,你必须毫不掩饰地“发啤气”,但是也要“发”得恰到好处,肯定要知道什么地方该“发”什么“啤气”,如果乱“发”一通,那也只能是不得章法,成不了自然的艺术之作。自然的才是最美的,但是人却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修炼达到,音乐语言可以用文字语言来解释,文字语言却不可以完完全全去替代音乐语言,最多,通过对情绪化语言的多多揣摩才有可能慢慢融入到音乐语言中去。
箫有声,因人有声,人如其声,人亦如其名。若以物喜,其声必变,若以名炫,其声必虚。悲喜由人,自然随心,心声无愧,方可感天地。
李文卫笛箫工作室,笛箫制作调音,友情授课,讲座,演出,并承接笛箫修理,来料加工等业务。微信号:zhangying283475或liwenwei-xiao,qq1977625979,电话:1369168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