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脱胎漆器原来这么屌!百年前就已走向世界~

2021-04-29 00:25:16

近日,2016年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在福州朱紫坊开展,共吸引了8个国家(地区),125位漆艺家的625幅作品参展。展览上,来自国内外各位漆艺大师的漆艺作品让画报君见了世面,也饱足了眼福。

2016年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上一位外国朋友深深地被福州脱胎漆器(画)的魅力所吸引



日本著名漆艺家、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名誉教授大西长利参展作品《波风之眼》吸睛



丰富多彩的漆艺作品满足各界漆艺爱好者的参展需求


在福州,漆艺无人不晓,大漆在福州人的生活中曾经随处可见。

中国传统工艺有“三宝”,分别是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还有就是福州的脱胎漆器。

西方人士称福州脱胎漆器为“珍贵黑宝石”和“东方珍品”。早在一百多年前,脱胎漆器走出国门,在拿马、芝加哥、巴黎、伦敦、意大利等国际博览会上多次荣获特等金牌奖、头等金牌奖和最优奖等荣誉。


福州黎明脱胎漆器厂厂长、国家一级技师、福建省漆艺大师、福建省技能大师、福州脱胎漆器名艺人上官俊华作品



福建漆艺大师俞峥漆画作品《老福州》



高级讲师漆艺大师郑崇尧作品



福建省漆艺大师陈冰师从无钩勒晕金漆画创始人吴守端,其作品以线造型,将写意线条引入漆画使其具有书写性的特征,并以漆画的语言表现中国画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是继承中国古代汉族优秀漆文化发展起来的。它品类之多在全国漆器行业首屈一指,、彩绘大花瓶、脱胎仿古铜大狮等,小的如烟具、茶具、餐碗、盘、碟、罐等,共有18类1200多个花色品种;它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别致装饰技法丰富多样,色彩明丽和谐,可谓集众美于一体,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脱胎漆器品类之多,大的有漆画大屏风、彩绘大花瓶、脱胎仿古铜大狮等,小的如烟具、茶具、餐碗、盘、碟、罐等


在历史上,福州脱胎漆器曾被收藏为宫廷珍品,新中国成立后又被列为珍贵的国家礼品赠送外宾,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而且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58年,新中国第一辆轿车“东风”采用脱胎漆器艺术家用传统的“赤宝砂”髹饰法来装饰轿车窗框和仪表盘;,分列的两个大花瓶,也是来自福州的脱胎漆器;国家还曾用福州的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来复制“镇国之宝” ——司母戊鼎。


我国“镇国之宝”之一——司母戊鼎


福州脱胎漆器艺术的发展没有停留在漆器本身,通过艺人们的努力,它还衍生出一个新的画种——漆画。

郑益坤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金鱼盘”是他的代表作品,他画的金鱼,曾有美术评论家说可以“气死猫”。


如今,为了让更多年轻人能够了解漆画,爱上漆画艺术,郑益坤老人把创作之外的时间都放在到一些艺术院校给学生讲课上




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郑益坤老先生的代表作



郑益坤老师的作品《心愿》曾获得“ 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



晚年的郑益坤老人最满意自已的漆画作品是他在2008年刚完成的《夕阳红》,作品中那朵在夕阳下的残荷,虽然荷花已谢去,花茎亦渐枯萎,荷叶也黄了蔫了,但郑益坤老人把秋日残荷当作他的挚爱


郑益坤老师已是老一辈的漆艺家,作为后起的新一代漆艺家,汤志义对于脱胎漆艺的传承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福州漆画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汤志义的贡献在于运用装饰艺术的造型、油画艺术的肌理、中国水墨画的神韵,甚至西方印象派画家对光与色的感觉,丰富了中国传统漆画的表现力;在熟练掌握大漆细腻、沉穆、温厚、神秘的美感基础上,开掘出了中国漆画的新境界。


汤志义年轻有为,刚刚四十出头,但是艺术上的造诣却高出同辈人许多




他的艺术最高成就是在2004年他才33岁时,漆画作品《渔舟飘至》获中国美术界政府最高奖(五年一届)——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然而,让人尴尬的是,由于福州第一、第二脱胎漆器厂已相继倒闭,福建工艺美术研究所被解散,从业人员纷纷改行,原有艺人所剩无几,"印锦"、"台花"等脱胎漆器髹饰的技法也已失传,福州脱胎漆器髹饰,这一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庆幸的是2006年5月20日,。在画报君看来,如今举办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为广大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认识福州脱胎漆艺的好时机,对于脱胎漆艺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  /   崔建楠  吴军  猫叔  

图  /  崔建楠  吴军  猫叔  大海峡图片库  漆缘  新浪军事  部分来源于网络

以上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立马联系我们


-THE END-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