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 22:27:50
文丨毛毛爱晒太阳
编辑丨伊丽莎白酱
“给你推荐首歌,我已经被洗脑了”一个名为《小苹果》的MV被发了过来。
我还记得在《小苹果》流行之初是朋友推荐给我的,在那之前我也看到过这首歌,但是鉴于我很难接受大部分网络歌曲,所以直到那次朋友推荐我才点开听了听。
“你喜欢这种歌?”
“也谈不上喜欢,就是被洗脑了,还挺逗的,我能给你唱一遍……”
后来,《小苹果》成为了红遍中国的歌曲,也成为了一首新的鄙视标杆。一些人喜欢的不得了,一些人说这首歌无法入耳,那么究竟什么是好听的歌呢?这到底有没有标准呢?
如果将音乐当作一种科学来看待,它就会跟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一样,总停留在世人似懂非懂之间,就好像我们享受着科学带来的便利,但大部分人并不很清楚它的核心原理。显然,音乐也是一样,因为一旦用“专业”的角度看待任何一件事情,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懂得并不多。
实际上,我们一生当中只需要对一个或两个领域达到精通的程度就已经非常难得了,同时我们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其它领域,因为世界是互补的。就好比科学的发展永远围绕人类的四大主题进行:吃、穿、住、行,这是硬性的需求,天生就有。只要技术达到一定的层次,满足这些需求并不难,而被满足的我们,也并不需要对科学很精通。但音乐(以及所有艺术)属于精神需求,它非常讲究沟通和共鸣,创作它的人是艺术家,可听它的人却不一定是,所以它并不像科学那样容易满足我们,因为精神需求是无形的。
可即便如此,音乐却一直有它的使命,比如它需要让人们觉得好听,觉得享受,它是人类文明不可分割的艺术形态,更何况在这个商业化的时代,它已经成为经济产业链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还是很多人养家糊口的方式。音乐是一种普世的艺术,可一旦它站在“普世”的角度上,它就必须跟世人建立沟通,形成共鸣。
而那些成功在创作者和听众之间形成沟通和共鸣的音乐,就是当今时代的音乐水准,这些音乐里的内容,就是当今时代人们的思想高度。(所有的艺术都是如此)
可是,这个水准是不是真的达标?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答案,但有很多评判标准和角度,例如听觉上是否悦耳等等,但事实上人对于“悦耳”二字的感受也能细分出很多的不同,就比如很多做高难度音乐的人对于一般性的音乐在听觉上基本是麻木的。
19世纪末开始,西方音乐开始进入新的时代,由德彪西、施特劳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音乐家开始尝试无调性音乐。在当时,这种举动无疑于推翻整个西方音乐和声体系,同时还受到了听众们的竭力反抗。这期间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作品《春之祭》就是最著名的例子之一,该剧在1913年于法国巴黎剧院首演时,曾遭受观众的恶意侵袭。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的无调性音乐彻底“背叛”整个西方世界的听觉习惯。所谓音乐给人的期待感就在此,假设一首歌是按照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去进行,我们自然会有“悦耳”的感受,但无调性音乐完全在人们的听觉预期之外,在当时的西方世界看来,这种音乐不堪入耳。彼时,艺术家和听众之间失去了沟通和共鸣,二者已经完全不在一个维度里。
任何一个学习过古典音乐的人都知道,传统西方古典音乐之所以能够使和声达到高度和谐,是因为它里面包含了无数的音乐规则,如果要学习并领悟这些规则,就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也需要天赋。这些规则也就是满足所有传统古典音乐听众的最好方法。
但我们能说尝试无调性音乐的德彪西、施特劳斯等人对这些传统音乐知识一无所知吗?很显然,他们知道的比任何人都要多,而他们运用起来也比任何人都运用得好,甚至传统古典音乐里的调性资源基本被他们用完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做到推翻原来的体系去建立一个新的系统,就好像不了解毕加索的人觉得他的画不过是小孩子一样描描线条、拼拼色块,但了解他的人会明白,他仅用一张素描,就可以向世人证明他的基本功无与伦比。
所谓推翻一件事情之前,必须深刻领悟这件事情的本质,而“创新”二字,原本就是艺术家作为表达者的灵魂所在。这个过程,正好证明了艺术家的专业度。
以极为专业的角度来说,音乐并不是仅仅停留在好不好听的层面上,当艺术家的专业度达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他自然会出现脱离大众共鸣圈的现象,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极有可能是听众无法理解的,二者之间的代沟就是,当一个艺术家跟听众解释他作品的核心原理,他可以出口成章,而另一边的听众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而这样类型的艺术家,自然不属于商业时代,可是他们却必须存在。
1985年,美国作曲家米尔顿·巴比特写了一篇名为《谁在乎你们听不听?》的文章,他写道:“高深的音乐已经达到了反映相关作曲家知识和创造性的程度,对于那些音乐素养通常还不如其他领域知识背景的人来说,这样的音乐似乎不比其他艺术或科学更容易理解。”
他的核心论点是:既然物理科学都发展到深不可测的地步了,音乐也可以。所以音乐家们不需要在乎听众的感受,只需要在乎自己的作品是否达到了最高标准,音乐家们应该像科学家一样,在实验室那样的环境下工作。在那里,远离商业压力的作曲家可以帮助音乐超越它现在所处的状态。
作为专业者,在摒弃了听众的感受之后,也许会让自己失去共鸣,失去商业性,变得“不接地气”,但不得不承认,“共鸣”二字对于有些艺术家来说其意义已经不在于人们友好的回应,而在于艺术本身。在这个维度里,只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索和创新就是很好的审美和标准。
问题是,我们是否需要这样不顾及普通听众听感的艺术家呢?他们很可能就是将来新兴音乐的源泉……
听众分两种,第一种纯粹是聆听者,第二种则是听众里的专业人士。任何一个人,只要对音乐有着极大的兴趣,那么无论他是否真正学习过音乐,一旦他开始听音乐,他迟早会从一个听音乐的人变成玩音乐的人,而这样的人评判音乐好坏的标准及审美方式也会渐渐改变,转而向文章之前提到过的专业标准靠近。
但对于大部分的听众来说,他们也许仅仅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消遣和放松,而他们也可能没有大把的时间、精力或者兴趣去钻研音乐这件事情,所以他们对于音乐的态度比较“慵懒”,市面上有什么他们就会听什么。
首先,流畅、顺耳的旋律是最容易让人喜欢的,前文虽然提到过无调性音乐,但实际上至今为止也还有人在争论这个问题,很多人认为无调性音乐相对于传统音乐不够有美感。因为从声学及音乐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违背了音乐当中产生美感的最大要素之一,即和谐。从人本身的听觉上来说,这也是事实。而且纵观当代的音乐资源,“和谐”二字依然占着首要地位,在中国尤其明显。
的确,流行音乐从大小调体系当中的14个自然音级里汲取了很多美感,这种调性之下的和声进行确实非常流畅,其音程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使旋律可以起伏有序,而且听众们在这其中所期待的进行也都会实现,前文提到过音乐给人最大的满足就是期待感,既然期待感都实现了,那么自然会满足,于是音乐就变得悦耳和好听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这样写歌,如果我们拿起吉他或者坐在钢琴前面,只要将自然大调中的I/ VIm /IV/ V以及IV/ V/ IIIm/ VIm/ IIm7/ V7/ I两种进行轮番着来演奏,我们会发现用它们就可以唱完近30年流行音乐史当中至少一半的歌曲,而正因为这些歌曲拥有这样的结构,它才可以流行起来。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直观”的音乐最讨喜,这个“直观”一是指流畅、自然、给人以期待感并满足这种期待感的旋律,二是指给人以共鸣的歌词。
那么什么样的歌词最能让人产生共鸣呢?这一点和音乐本身有区别,因为音乐本身的和谐所带来的美感是可以跨越年龄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理解并欣赏这种美,但歌词不一样,它是音乐表达里最直观的部分,它所传递出来的内容直接反映出听众的某一段或是整个人生经历,根据每个人经历的不同,跟歌曲产生的共鸣也会不同。
方文山给周杰伦写了那么多词,成功笼络大批大批当年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这股余火至今在燃烧。
汪峰一句:“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沦为何物?”直接反映出这么多年来社会里的不堪。有人也许认为这样的歌词有些浮夸,但仅仅拿贫富差距这一个例子,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对这句歌词体会得不能再深,不仅如此,它甚至可以跟今天的一些老年人产生共鸣,因为这会让他们回忆起某个动荡时期里的故事。
这就是共鸣,总而言之,对于大部分听众来说,抓住了人们感情需求的歌词就是好歌词,朗朗上口的旋律就是好旋律。
当然,这的确都好,可是我们也许可以问一问自己,它虽然好,但难道就仅此而已吗?同样一个和声进行唱出来的都是跨时代的金曲,但反过来看,这都已经跨时代了,却还是这几个和声套路。同样主题的歌词,我们听无数不同的人唱过,难道这个世界就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写了吗?
实际上,听众评判歌曲好坏的标准有一部分是艺术家自己给的,当听众处于“慵懒”状态之下,艺术家给了什么他们就会看见什么,他们看见了之后随手一点,也许一首歌并不成印象,但当艺术家不断地给予,听众们不断地接受,这个过程来回多次之后,听众们自然就对音乐有了一个评判标准,直到听众们的听觉习惯固化之后,再想要扭转过来就很困难,这样一来,艺术家如果再要生存,他就要迎合市场。
刘欢在中央电视台里跟白岩松说:“我觉得咱们的流行音乐应该跟时装一样,因为时装可以引领潮流,你的衣服先出来,人们再去穿,而咱们的流行音乐是人们想要听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前两天刷屏的李宗盛“喂猪论”,讨论的也是听众审美培养的问题。
在我看来,艺术家应该做的就是引导大众,而且要往一个好的方向引,要试图让他们一步步真正理解音乐,而不是永远停留在原地。音乐市场本身就是流动的,它跟一条江河无异,有的东西会流走,有的东西会流过来,如果这其中注入的都是有质量的内容,那么总有一天,整个音乐市场的流动会有很大不同。
跟专业人士不一样,商人们不会太过追求音乐本身的质量,他们对于音乐好坏的评判标准更倾向于大众,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赚钱的音乐自然就是好音乐。
但有关于音乐界商人的情怀及意识形态的争论一直存在,说大了其实整个艺术圈都从来没有停止过争论商业艺术孰轻孰重的问题。
实际上,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商人,他们都想满足大众的需求。商人的利益来源在于大众,大众也希望商人可以满足他们,而且这种满足通常不仅仅是音乐上的满足,它上升到了整个娱乐圈的范畴,所以商人们评判音乐好坏的标准实际上跟整个娱乐圈是挂钩的,比如一个歌手够不够火;长得好不好看;日后是否可以进军影视行业,“实力派”这个标签在这并不代表实力,它实际上是“偶像派”的第二陈述。
的确,这个世界上追星的人很多很多,他们的存在是最基本的商业价值,从他们身上可以衍生出许多的商业模式和手段,最终赚取的收益确实不菲。而且这在本质上跟音乐没有太多关系,因为它的本质并不是满足大众对于音乐的精神需求,而是因为大众需要一个偶像来满足他们生活里的一些想象。
在这里我提一个大胆的观点:如果说大众需要偶像,那么这也许证明大众在精神上的确有匮乏之处。偶像的存在并不代表艺术的匮乏,但也不代表每一个人都真的有音乐实力。当今的偶像文化是一种速食文化,这种文化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和变化之后将失去今日的光环。
所以商人们既然在这种文化里赚了大把的钱,何不拿这些钱从核心上推动音乐行业?
人们评判音乐的角度和标准多种多样,就目前几个观点来说,某些极为专业的艺术家拥有其他人没有的自由,而这样的艺术家很可能就是日后新音乐诞生的源泉,他们评判音乐的标准跟常人不同,这个标准是不可置否的。
对于听众来说,固有的听觉习惯的确应该尝试着去慢慢突破,这一边需要听众们自我的成长,同时也需要行业内从业人士的引导,而这其中如果有商人资本的注入便再好不过,更多的时候,音乐并不是悦耳与否、好不好听那么简单,它其中的含义有时不用耳朵去捕捉会更好。
再次引用前文的话:音乐是一种普世的艺术,可一旦它站在“普世”的角度上,它就必须跟世人建立沟通,形成共鸣。而那些成功在创作者和听众之间形成沟通和共鸣的音乐,就是当今时代的音乐水准,这些音乐里的内容,就是当今时代人们的思想高度。
这个标准确实没有唯一的答案,但是却有高低之分。
寻求音乐财经报道及合作
主编邮箱:dongluxi811@163.com
音乐人报道:382275269@qq.com
创业公司报道:sodaflower@shihangroup.com
市场合作:437327413@qq.com
还想看点别的?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