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友之家讯】:笛乐在香江-香港竹笛音乐六十年透视

2023-05-25 17:04:50

【笛友之家讯】:(作者 杨伟杰)从1953年北派竹笛大师冯子存在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成功演奏了《喜相逢》和《放风筝》后,中国竹笛从民间合奏与戏曲音乐的成员乐器,摇身一变成为當代舞台上的独奏乐器。这种民族乐器独奏化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继现代中国器乐合奏的出现以后,中国器乐的另一种新发展。这种潮流也逐渐影响到香港的中国音乐发展,从以粤乐为主演变成为以器乐独奏和大型合奏作为中国音乐的主流呈现模式。中国竹笛独奏艺术发展至今已有一甲子,无论在民族乐团内或者是独奏形式,竹笛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香港多年来作为中国与西方社会的一个窗口与桥梁,在中国笛乐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角色。

香港开埠初期流行的中国音乐主要是广东的传统器乐「八音班」与「锣鼓柜」,粤剧和广东说唱,到二十世纪初流行的粤乐也风行一时。竹笛在这些乐种中都是担当合奏或伴奏的角色,直至1949年后,中国内地对民族器乐有了新的定位后,竹笛在香港的发展也有所改变。1950年代,冯子存来港演出引起轰动,掀起不少人对竹笛产生兴趣,而不少粤剧粤曲的伴奏乐师也有参与器乐独奏和合奏的演出。

1977年,全职业化的香港中乐团成立,初期的笛子声部乐师有黄权、林斯昆、赖锦标等,後来由郑济民、朱文昌、陈鸿燕、张泰儒、谭宝硕、李崇吉六人组成的香港中乐团竹笛声部一直维持多年,直至1996年郑济民离团,由来自西安的孙永志继任竹笛首席。现在台南的林育仙、香港的陈子旭、台北的巫致廷成为乐团的竹笛新力量。
香港竹笛学会会长朱文昌(右一)与会员在演奏

香港中乐团在2005年主办的「香港笛箫节」是香港首个以笛箫为主题的艺术节,节目包括打破了健力士世界纪绿的「中国笛子马拉松」和「国际笛子马拉松」,邀请了李镇、俞逊发、张维良、孙永志担任独奏的「南北大师喜相逢」音乐会,这也是俞逊发生前最后一场演出。与香港中乐团同龄的音乐事务统筹处(现称音乐事务处)多年来均由林斯昆、赖锦标担任全职竹笛导师,配合中乐组高级音乐主任的徐英辉,加上一些兼职导师,组成竹笛教学团队,教授该处于全港各地开设的各类型竹笛训练班。林斯昆、赖锦标两位退休以後,由陈敬臻接班。
「香港笛箫节」之「中国笛子马拉松」

在竹笛专业教育方面,1984年成立的香港演艺学院是香港第一所提供正规中国器乐演奏专业课程的高等院校,学院成立时聘请了郑济民和香港土生土长的张向华担任竹笛专业老师,培养本地的竹笛专业演奏人材,现任主课老师是孙永志。该校的竹笛专业现时提供由大专、本科以至研究生等多项学位课程。笔者是学院首位竹笛专业硕士毕业生,香港中乐团的陈子旭、音乐事务处的陈敬臻後来也在校攻读研究生。学院的竹笛专业学生多年来与不少内地名家结缘,这些学习经历扩阔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接触到不同流派、风格的竹笛音乐,丰富了他们的艺术修养。

在本地笛曲创作方面,由谭宝硕创作于1985年的两首竹笛四重奏〈吐露港渔火〉和〈秋之歌〉与由旅港美国音乐家卫庭新(Timothy Wilson)创作的竹笛五重奏〈都市雀鸣〉(1986)可说是香港早期的竹笛新作品。其他由香港作曲家创作的笛曲包括由罗伟伦、郑济民合力谱写的竹笛协奏曲〈白蛇传〉(1986)、关乃忠创作于1988年的第一笛子协奏曲〈蝴蝶梦〉、莫健儿的〈惑〉(1999)、伍卓贤的竹笛七重奏〈一阵风〉(2007)、。在香港首演的内地与海外作曲家笛乐新作有瞿小松的管乐协奏曲〈神曲〉(1987)、钱兆熹的竹笛与乐队〈梅花吟〉(1988)、顾冠仁的筝、曲笛双协奏曲〈牡丹亭〉(2006)、刘森的竹笛独奏〈梦中的港湾〉(2007)、江赐良(马来西亚)的竹笛二重奏〈逗鸡〉(2008)、郭文景的第二笛子协奏曲〈野火〉(2010)等。

在本地业余中乐团体与内地竹笛名家的互动交流方面,早于1981年,宏光国乐团已邀请南派竹笛宗师陆春龄来港演出,其后也曾与宁保生、俞逊发等合作。王铁锤、刘森、李镇、曲祥、曾永清、蒋国基、张维良、詹永明、谭炎健、荣政、马迪、张延武、杜如松等也曾受不同团体之邀请来港献艺。成立于1996年的香港竹笛学会,则为香港竹笛爱好者提供一个演奏与交流的平台。学会成立至今,举办过多项大型活动, 2003年策划了「笛艺春秋―赵松庭笛艺回顾音乐会」,2005年与香港中乐团合办「香港笛箫节」。竹韵小集、津乐竹笛演奏团也策划过不少竹笛音乐会。

1949年首次举办的香港学校音乐节到1962年开始新增中国器乐比赛项目,多年来参加竹笛独奏项目的学生越来越多。其他机构也有办各种竹笛比赛。去年举行的首届「2013香港国际竹笛邀请赛」,为本地同类赛事中规模较大者。竹笛考级方面,上海音乐学院於1994年在香港设立了音乐定级考试点,首次设立了中国乐器的考级制度;2003年香港考试及评核局承办了中央音乐学院在香港地区的中国器乐演奏水平等级考试;2007年新声音乐协会承办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全国民族乐器演奏艺术水平考级」在香港地区的考级工作。自此香港共有三个机构主办中国器乐考级试,报考人数与日俱增,而竹笛更为当中最热门的报考乐器之一。

香港在七十至九十年代也有出版竹笛书谱,随着香港与中国内地之间的交流日趋密切,内地出版的各种竹笛书谱也流通于香港市面,香港本地出版的竹笛书谱也逐渐被边缘化。在唱片录音方面,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内地的笛乐录音要进口香港,需要把一些比较敏感的曲名与伴奏乐队的名字作出改动以便销售。七十年代末内地改革开放后,这些乐曲也开始以本来的名称示人。香港的唱片公司也有为本地竹笛演奏家制作发行唱片,所录制的曲目大多是中国内地六、七十年代流行的竹笛名曲。到了八、九十年代,中国内地的竹笛曲仍然是香港竹笛唱片内的主流曲目,可见香港的竹笛音乐传统与中国内地是一脉相承的,或者可以说香港是中国笛乐向外传播的窗口。近年网上音乐下载日渐普及,新制作的本地竹笛唱片已越来越少。


中国唱片的原版《鹧鸪飞》唱


艺声唱片公司的香港版《鹧鸪飞》唱片

从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中叶,香港的竹笛爱好者通过一些早年从中国内地来港的竹笛演奏家,透过不同渠道流进香港的竹笛录音和书谱,去了解中国内地的竹笛音乐状况。,大批专业竹笛演奏家从中国内地移居香港,加入了职业化的香港中乐团和音乐事务统筹处,充实了香港竹笛的演奏力量。这些演奏家与作曲家合作,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竹笛作品,加上海内外不少竹笛新创作在香港首演,使香港成为了除了中国大陆以外的竹笛发展基地,有一些作品甚至对内地与台湾笛界产生影响。1984年香港演艺学院成立,更标志着香港竹笛教育步入专业的时代,使香港的竹笛事业发展有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近年各地的音乐交流日渐频繁,也对香港的竹笛事业产生了一些冲击。由于信息的流通与交通的便捷,香港所拥有作为中国笛乐中转站的优势已逐渐消失,邻近地区的竹笛演奏水平已不断提升。香港的笛乐文化如要持续发展,必先立足本土,利用香港国际化的特点,在吸收内地的音乐养份之同时,并对外注重与各地的文化交流,从而建立有香港特色的竹笛音乐文化。


全国笛箫主题专业连锁机构——笛友之家

1、杭州总部店: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路275号,电话:0571-86855646

2、杭州总部艺术体验中心: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路225号,电话:0571-86855649

3、浙江诸暨加盟点:浙江省诸暨市西施故里景区古越街6号,电话:13758589997 周老师

4、四川成都青羊加盟点: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9号青羊宫内,电话:15902822357 刘老师

5、欢迎加盟,陆续整理中...........

加盟热线:4000-168-357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