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先生的电影音乐天梯

2021-08-24 20:19:52

90秒还原:珠峰北麓5大营地绝美延时摄影


我叫亚当·尼洛, 下面那张照片里靠右的是我的好哥儿们和创业伙伴,彼得· 哈比。我俩创立的音乐制作团队叫Mr. Fantastic (神奇先生),在纽约和洛杉矶有工作室。 我们的音乐涉猎很宽,除了与美国本土的流行歌手艺人合作以外,在比较早的时候,我们就介入了“韩流”(K-Pop),与韩国的流行音乐界合作很多。



“神奇先生”创立人亚当·尼洛(左)与彼得·哈比


后来我们认定,“中流”(C-Pop)的时代一定会到来,于是三年前我从纽约收拾行李,打算来中国旅游三周,亲耳听一听中国人说话的声调韵律,为做中国音乐做点准备。那是我第一次到中国。出发之前,我在我们几百首小样的曲库里挑了一些, 大海捞针地发了出去给一些在中国的人脉和朋友。


在中国永远不缺意外和机会。旅游结束前一周, 我接到央视邀请,加入了央视一套的《梦想合唱团》节目组。于是我改签了回纽约的机票,把彼得· 哈比也叫^北京。我们在昌平待了5个星期,为《梦想合唱团》制作音乐。后来,2013年,我们为吴莫愁创作并制作了当年的一首大热流行歌《就现在》。接着很意外地,2014年底,我收到了几张美得令人窒息的喜马拉雅山的照片,以及让我们为一部关于高山向导的纪录片电影配乐的邀请。


“神奇先生”创立人亚当·尼洛(左)与彼得·哈比


我们用五分钟听完了电影的梗概描述,之后我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我们无法拒绝的邀请。让我着迷的,是一群平凡又特别的高山引路少年的故事,是电影里关于宗教与自然的思考。很快,我们确定了为《喜马拉雅天梯》配乐,我们团队里最棒的作曲家 Judson Crane开始做准备。


在美国,我们有一流的创作团队,一流的混音师, 我们对中国的乐器和西藏的音乐表达方式并不陌生。互联网已经把世界缩得很小,我们深信不疑,我们可以在大洋的两端协作,为这部电影做出最好的音乐。



腼腆微笑着的年轻向导绛央扎西


年轻的向导在登山学校中进行攀岩训练


作为第一步,我们准备了49段不同情绪的背景音乐, 让制片组聆听并提出意见,从而得到他们对音乐的判断、感觉和追求。当我们第一次接收到逐帧带英文字幕说明的粗剪版本时,我们看到了最动人的故事和风景,隐约地,音乐已经在我耳边响起了。


这部电影并不只是关于高山上绝美的风光, 它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讲述人与山的故事。我尝试去理解这群年轻人在各种场景下的心理状态:在刻苦的训练和学习中,他们在想什么?在上山前和家人小聚时,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想什么?在高山上背起巨石建营地时,他们在想什么?在上山的路上看到登山者的遗体时,他们在想什么?在珠峰顶上磕长头时,他们在想什么?


绒布寺外的白塔


身着民族服装参加祈福仪式的藏族青年


影片我们看了一遍又一遍,我们确定了音乐应该在多个维度上找到平衡:既有力量而又不带侵略性;既有外向的表达而又有内敛的思考;既有宗教带给人的宁静而又有年轻人对未来的憧憬;既有向上攀登的坚定而又有对不确定的焦灼。音乐的感觉应该像冰川,坚硬宏大而又有融化为水滴后的灵动和透彻。 也应该像森林中的小鹿,时而柔软顺从时而敏捷有爆发力。既有反映对生活的追求,又有对自然的敬畏。就这样,音乐自然地从我们的手上流淌而出。


在影片里,我们十分惊讶地感受到了藏族人的音乐天赋, 在一段原生态的锅庄里,我们听到了充满灵性的旋律。最终,我们把它改编成了影片中标志性的主题旋律。我们感激制片组给我们充分的信任, 在配器用声方面给予我们极大的空间。我们在配乐里使用了十分多样的元素:提琴,键盘,编钟,大鼓,钹,藏号,人声,电子,等等。在充分体现中国和藏族的特色的同时,我们也把世界的现代旋律,节奏和配器手法融入到了音乐中。



连绵起伏的雪峰群山

泛着晶莹蓝色光芒的冰川


作为第二步,我们创作了三段基础音乐,分别为影片的开头、山的描述以及登顶的场景定调。音乐是跨越语言文化的,我发出了这三段音乐后,很快得到了制片组的热情认可。于是,我们就把创意的匣子全部打开,让音乐在向导少年当中和喜马拉雅山之上恣意飞舞。在百度云和微信的帮助下,我们在美国的音乐团队和在中国的制片组展开了跨越时空的无缝合作。


我们最终为影片制成了12段音乐:1)引子;2)晨跑:3)学习;4)山;5)上路;6)祈祷;7)挂经幡;8)呀啦呀吉索;9)高地上的工作;10)登顶之路;11)喜马拉雅是圣山;12)喜马拉雅天梯。音乐时长共45分钟,超过片长的一半内容有美妙的音乐伴随。同时,我们也刻意地把最艰险的一段攀登完全留白,让观众观赏一段完全“原生”的记录


跋涉在珠峰上的登山客与向导


峰顶上的向导们


在每一段的音乐里,我们都尽力做到了两个方向上的平衡。“引子”里鼓点的坚决与大提琴的思考首先为影片定下音乐调子,并呈现出了主题旋律。“晨跑”和“学习”既有乐观轻松的表达也有淡淡的无奈。“山”里既反映宏大也潜藏危险。“上路”既有出发的兴奋也有对未知的敬畏。在“挂经幡”里,我们让音乐和画面原声融为一体,在苍凉的自然环境中表现藏族人的宗教执着。“喜马拉雅是圣山”里, 我们用了一段大提琴独奏,在登顶前的兴奋中发起了一个问题。在描述登顶的“喜马拉雅天梯”的音乐里, 我们用人声还原了藏族人的一段锅庄旋律,当乐曲中人声出来的时候,我分明感觉到了泪水要夺眶而出。



摄制组在香烟与经幡中拍摄绒布寺的祈福仪式


珠峰脚下客栈中的小娃娃


对我和我的音乐团队而言,《喜马拉雅天梯》是我们在中国的一段神奇之旅,我感恩有机会与这样一部伟大的纪录片合作,并为它作音乐的诠释。尽管我们没有参与影片的拍摄,也没有登上喜马拉雅山,但在为它配乐的一个半月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影片里的山,少年,教练,,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是一部用心的电影作品。我们期待10月16日电影的上映,期待与中国观众分享这部电影的意义,期待听到中国观众对我们的音乐的意见。


《喜马拉雅天梯》定档10月16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