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已经占据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大部分了,有人请假2天花12小时排队,把这些网红杏花楼、王家沙蛋黄肉松青团、鲍师傅、喜茶都吃上一遍,吃货的热情真是势不可挡啊!
将青艾汁与糯米相互融合,包上豆沙、肉松、蛋黄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无懈可击的美味,实足让人馋涎欲滴,吃起青团,想必清明也就临近了。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后来变成祭祀和扫墓的日子。
今年阳历3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天文学意义上的春天是从春分开始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
在这春天伊始之时,我们用歌声迎接春的怀抱,用古诗吟唱自然,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国学吟唱(春分——清明)传统节日特别活动邀您参加。
活动时间:2017年3月26日(周日)下午3:30
活动招募对象:5岁~8岁想学习音乐与古诗词的小朋友
活动名额:10组亲子家庭
活动预约报名:4001791578 杨老师 13681601483 薛老师
活动地址: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58号12楼(静安寺久光百货附近)
近日,《中国诗词大会》可谓是风靡全国,16岁的小姑娘武亦姝夺冠,令人赞叹不已!
有人说:
“死记硬背这些诗词有什么用”
“会背诗,以后能比别人强在哪儿”
小时候的记忆对精神世界是很有影响的,这完全有可能影响到一个人日后的表达、气质与修养。孩子接触到什么,就有怎样的审美。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引导。以音育人,国学养德,才是成功的起点。
吟唱是高效学习古诗词的方法,用歌唱的方法不仅记得牢,而且理解得深。吟唱里也包含了句读、格律、结构、修辞等一系列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寓教于乐。
古代的传统是诗乐一家,文人即诗人,诗人即音乐家。虽说不是所有的诗都是唱的,但有很多诗文可以入乐。学习古诗词的同时又学习到了中国特色的民间音乐和乐器。
吟唱是传承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手段,里面包含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无处不渗透着中国文化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吟唱是培养道德情操的有效方法。
活动内容:
律动
启动全身的感官雷达,享受与身体的对话,律动起来,舞动手脚!
念谣(春天的古诗词)
从念诵开始,感受古诗文中的韵律美,打开你的耳朵,用心听,汉字在歌唱。
节奏
节奏无处不在!你能发现它吗?你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节奏吗?创意节奏游戏之后, 你就能get属于你自己独特的古诗歌念法!
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
乐器演奏教学
歌唱
来唱古诗歌吧,你的歌声中是否能浮现古诗中描写的画面呢?听!我唱出了南飞的大雁、叽叽喳喳的小鸟、夜空的明月和秋夜的风,你也来试试看!
童蒙之时,肾气充盛,阳气萌动,故孩子性情多躁动,情志初启,然天真之性情尚居其中,无以明善恶晓是非。故当此之时,需以礼乐正其德行,寓教于行,让孩子在课堂生活中保养人格,回溯生命的智慧,播下光明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