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2 23:35:40
2009年我上大二,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看音乐节,在通州的运河公园,特别喜欢那里的山坡草地。后来陆陆续续去了十来次音乐节,难忘2010年5月4日迷笛海淀公园 “不插电的雨夜”、2013年上海迷笛音乐节三甲港的妖风、2014年上海草莓音乐节跟 EX 看新裤子时的开心。
五一来了,在上海的人们可以去看音乐节了,而北京的迷笛和草莓却因为 “种种原因” 不能如期举行。想到身边去过音乐节的人不少,但又不想听老炮去聊什么 “光辉岁月” 和 “辉煌历史”,那些跟我都没关系,我只想听听我身边的姑娘们跟我回忆下她们的音乐节历史,以及所谓的 “艳遇” 到底长什么样子 —— 这种事,听男的说一般都没有实话。
我第一次看音乐节,是海淀公园的迷笛音乐节。当时应该是24岁。我自己和朋友去的,门票才30块钱,还给一本小册子,真便宜。那会儿什么都不懂,就为了五一打发时间去的。然后站着看了会儿,我们俩就去吃饭了,其实见面吃饭是我们的主要目的。
后来一共去了四次吧,我对这事兴趣不大,离市区太远,去的时候费劲,回来更费劲,而且累得要死,想看的乐队还都不在一天。最快乐的是具有生意头脑的我去音乐节卖鞋去了 —— 白球鞋。因为姑娘们都穿高跟鞋去,过了半小时就撑不住了,只能现场买鞋。我的鞋在摆摊里面卖的最好,因为别人的东西都是可买可不买的,我的是 “刚需”。不到下午也就两小时就卖完了,还剩两双,鞋码比较大,而且有点脏,没人买了,就拿着赚了的400多块去吃了烤肉;而且还边卖边给几个朋友拍了照片,用海鸥120。
其实去音乐节就是为了看喜欢的乐队:摇滚,后摇还行,最后的主舞台压轴乐队我会看完再走。其实我就去凑凑热闹,平时想看的乐队,周末各 Live House 都能看见,除非特受欢迎的,而且平时都不演的,比如新裤子这类,还去 pogo 了。
要说艳遇,真没有。这种地方信号都没有,连 “周围的人” 都看不了(虽然我从来不用这个),现实能一下碰上的更少,可能电子舞台那里机会多点吧。反正我都是和朋友先去吃饭,然后回来死活找不到我当时男友的毯子了,上面还有我们的东西。当时我心理压力特大,那个毯子是他墨西哥买的,我俩刚好也没多久,我觉得弄丢了没法交代。不过后来找到了。然后 pogo 的时候,我朋友手机从兜里掉出来了,我俩等都散了去找也没有。他那会儿还在剧组,专管给演员发钱,手机短信里面都是取款数额几百万的,他也很担心。
中国青年平时过的就够苦的了。工作压力,结婚压力,音乐节给大家个机会出来聚聚,放松下,还能看到各种好玩的人,在这里你再打扮的奇怪也没人在乎,随心所欲的做几天自己,而且可以借着这个名号做点出格的事,挺好的。不过国内音乐节摊位卖的东西太贵了,而且还不允许你自己带酒水,这样里面无论卖多贵都得花钱。然后主办方收取高额摊位费 —— 主办方想挣钱我特理解,但是你也不能一杯水卖30,比啤酒还贵吧?
我第一届迷笛音乐节就去了。当时小学六年级,父母带我去的,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妈的朋友喝多了就要随地大小便,抱人就亲。还有就是谢天笑唱完后,台下一群人跑到台上垒人塔,把他压到了最底下。
说起来我也去了快十次音乐节了。除了第一次,就是最后一次最快乐,期间跨了将近十年。随后一次是宿舍全员一起去的,都穿了黑色,我是把黑白相间的丝袜剪了套在上半身。当时喜欢的男生(也是我的朋友)在台上演出跟我招了手,现在失去联系。
我去音乐节,除了去电子台跳舞,就是看谢天笑和二手玫瑰。艳遇倒是有过,但没有爱情。还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有一年迷笛,我爸的朋友裸奔了。我对音乐节还是有期待的,但当年的感觉越来越少,似乎不太纯粹了;但它们的生存也很难,尽力做好就好。
我前几年第一次看音乐节,是上海的迷笛。当时是跟一个现在早已失去联络的友人一起去的,就图个新鲜。当时没有特别欢喜的乐队,只记得钟立风实在是话唠。至今我也就去了两次音乐节,感觉西湖音乐节更棒吧,因为张悬啊~
音乐节就是年度装逼大会啊,但我还是会奔着自己欢喜的歌手或者乐队去。至于艳遇,那次还蛮感动:看张悬,在中间些位置就一直踮着脚,后面男生说:你踩到我脚了。我连忙对不起。但他说:我意思是你踩着我的脚看好了。(羞)
我对今年的音乐节还是大期待,但今年草莓票价太心寒了。
我第一次看音乐节是苏州的活力岛音乐节。2010年吧,我读大二,当时是第一届,恰巧我生日。阵容很豪华,国外很牛逼的 Simple Plan、奥康纳都来,当时我奔着许巍去的,大合唱。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天 Simple Plan 上场的时候,来了一阵雷阵雨,我三天都在第一排,于是他们下来木吉他伴奏清唱了三首歌,离我特别近。
我去过八九次音乐节,最快乐的是合肥的玩石音乐节(第一届)。第一次露营,四个人挤一个帐篷;而且因为是第一届,所以人不多,刚刚好,玩的很 High,我能说冠希哥出场的时候台下的人吹了个避孕套抛来抛去吗!哈哈哈!
去音乐节当然是为了看自己喜欢的歌手,一般有喜欢的才会去。年轻的时候总喜欢挤在前面拍照,现在挤不动了,后排看看自娱自乐就好。2013年上海五一草莓音乐节,我带着 EX 去,在那遇到了一个女孩,后来我们在一起了。EX 说,我就知道你们俩会在一起。也是蛮神奇的。
现在对音乐节还是会有期待。我几年前的梦想,是带着我的爱人去一次迷笛音乐节,然后跟她说我爱你,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希望有一天可以。至于改进的话,我希望舞台不需要太多,因为很多时间花在路上。另外暂时想不到 ...... 哦,矿泉水能卖便宜点儿吗!!
我第一次看音乐节是2013夏天在上海的草莓音乐节,和最好的朋友逃课买现场票。当时还有一个月就高考了。我没有奔着谁去,纯粹想释放压力 凑热闹。音乐节也去了四五次了,记得某次迷笛,我被一个男性朋友带到最前几排听, 然后幻想着他是我男朋友。
我一般就看看主舞台、民谣、电子,其他时间主要在草坪逗留。记得有次被一个朋友叫去迷笛,被拉进了一个装逼约炮群,还有个男生卖叶子,结果用来联系买家的手机被女友弄丢了,他对着女友怒吼了好几个小时。好可怕。最后我要说下:吃的好贵。
我第一次去是2013年北京的 INTRO 电子音乐节,恍惚记得是在朝阳公园那儿吧,那时候我还不是电子狗,完全不了解,也没奔着谁,就是刚过完二十周岁生日,去北京是因为有喜欢的男孩,他说带我去玩儿,他买了票,我就飞过去了。
至今也就去过两次音乐节,除了刚才那次,还有一次是2014年上海的草莓音乐节,最快乐的还是在北京,因为有爱人。音乐不音乐的,好像在那个当下没那么重要,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有种被全世界爱着的错觉(对,错觉)。我是那种特别容易在快乐当下害怕失去的人,所以很难做到 Live In That Moment,就老想着结束了就得回上海 —— INTRO 能不能办他个三天三夜呀,这样。
记得最清楚的,是那个男孩跳舞一定得站我身后,一只手扶着我的腰。还有就是他喜欢姑娘的头发,那天他老拿着相机到处拍我头发,回来一看正脸照基本没有,也是难忘。
我个人(天蝎女)去音乐节的重头戏之一,就是看大家穿什么,再吐槽,再翻白眼,从开往世博园的地铁就能开启这个模式(可能和自身职业有关吧,我是陈列师)。再说点儿正经的,我都踩着点儿去看喜欢的乐队的演出、买个联票但可能只出现两个下午的那种类型,去到现场看喜欢的乐队,看路边的小摊儿,看排不排队 ...... 更多关注电子舞台和民谣吧,草莓音乐节的话,挺喜欢爱舞台,名儿起的太好了,为了爱我也得在那个舞台逗留一会儿。
至于艳遇,两年前在北京 INTRO 可能把这辈子的狗血剧都演完了。那时候北京还有一个电子音乐节活动,叫 HAZE(在北京郊区的森林里搞大型派对,搭帐篷野营,晚上不回市区,连续三天还两天来着),我们坐了五个小时大巴到了林子里,大家都喝嗨了,晚上就在帐篷里聊天,有个北京姑娘喝多就亲了我,那晚她和我们睡在一个帐篷里。
半夜我和男孩在林子里散步抽烟,留了姑娘一个人睡在我们的帐篷里,DJ 台还在放音乐,可 DJ 本人早就不知道消失去了哪个帐篷里,我们就一直抽烟,一直聊天还有啪啪啪,等到天快亮。那是认识他的第一个月,可是心里想嫁给他的念头每天都冒出来几百次。音乐节结束之后,我回了上海,后来我们在上海见面,但是林子里的那个凌晨半夜是再也回不来了。
夏天一到,就对音乐节有期待,想浪想疯啊。其实也不需要什么改进,少点人就万事大吉了。还是希望大家去音乐节都能穿得美美,玩得开心,有爱有音乐,世界和平。
作者:谢十一
相关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