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优美的音乐,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常规

2020-08-27 00:31:42

幼儿期正是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期,在此时形成的一些行为习惯将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人生中的各个方面,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在一日教学活动中,都应该非常重视幼儿的养成教育。


运用音乐艺术培养幼儿生活常规,就是把音乐教育的美感艺术和常规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把音乐艺术渗透在常规教育的每个环节当中,比如,入厕,喝水,集体活动组织等环节,用旋律的音乐或着歌曲,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当中建立起良好的常规模式。


幼儿生活常规中的音乐运用一、 运用节奏丰富的律动,使常规教育“游戏化”


现代幼儿教育都在提倡教育的个性化,给幼儿提供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在常规培养活动中,我根据常规培养的目标,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


如,在组织幼儿集中注意力的环节,我设计了节奏明显,表演性强的律动,幼儿听着琴声随之有节奏的拍手,从而让幼儿在感受不同的节奏带来的新鲜感的同时,做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当旋律节奏欢快、紧凑时,幼儿跟着有力、积极的拍手;当旋律缓慢、舒展时,幼儿又随之轻松、自如的拍手。这组游戏要求的技巧并不高,目的就是让幼儿在短时间内轻轻松松集中注意力,借助音乐教育手段培养幼儿的常规教育,以体验成功的喜悦。


幼儿生活常规中的音乐运用 二、运用优美的乐段,使常规教育“艺术化


  在对幼儿常规培养时,可把感知艺术和常规教育完美的结合,在教育的同时借助音乐中的旋律,运用情感交流与肢体语言相结合,把音乐语言和生活常规教育结合在一起,给幼儿创造一个愉悦轻松的心理环境,使常规教育“艺术化”。


1、组织教学音乐


  在组织教学活动前,我常常给小朋友一段欢快的节奏,调动幼儿的情绪,跟随老师的音乐快慢结合、强弱衔接,让幼儿很自然的过度到课堂活动中。


2、队列音乐


  在集体活动的时候,要求小朋友一切听从指挥,如集体入厕、集体出操、集体户外游戏等,我选用了赋有进行曲节奏的《时刻准备着》,听着明快的旋律,踏铿锵有力的步伐,幼儿赋有激情的整队出发。


3、午餐音乐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主要播放一些缓慢的、优美的中外名曲作为背景音乐。在欣赏这些音乐的同时我遍配了一些指导语的用语:今天的音乐十分地优美,老师看看哪位小朋友表现最棒,不破坏这优美的旋律。



  幼儿生活常规中的音乐运用三、不断提高幼儿音乐素质,使常规教育“简单化”


  音乐教育是在幼儿愉悦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的,他的教育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常规教育的每一环节都要与音乐完美的结合。以至于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很快的传递给幼儿正确信息,让幼儿很快理解老师心目中的意思。


  总之,幼儿的成长离不开音乐,幼儿的发展需要音乐。所以,我们可以充分的运用音乐教育这一手段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感知音乐、学习音乐、欣赏音乐都应该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自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