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9 22:58:15
春天,是从世界语开始的……
比利时钟琴大师和世界语者约·哈森先生,在初春时节探访了北京、枣庄、南京三座中国城市的四所校园。一路上,他的钢琴独奏引人聆听,他的世界语演讲发人深省。这场世界语音乐之旅,为无数学生打开了绿星闪烁的大门……
枣庄——春天里的世界语
4月1日,哈森先生和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的陪同人员从北京出发,前往山东枣庄。
来枣庄,因为这里有一处世界语森林公园。
坐在刚刚建成的木屋里,哈森先生听枣庄世界语博物馆馆长孙明孝(左一)讲述了世界语森林公园的建设经过和未来规划。
哈森高度评价了森林公园园长、青年世界语者孙守德(右一)所付出的努力,孙守德说,这里的森林公园不只要助力中国生态建设,它更是所有世界语者的家。
漫步在春光里、花丛中,哈森先生被森林公园的景色和当地世界语者的辛勤付出所打动。他认养了三棵树,它们是中国、比利时和俄罗斯的友谊之树,比利时皇家安特卫普世界语协会“绿星(La Verda Stelo)”之树和俄罗斯圣彼得堡世界语协会“钟琴(Kariljono)”之树。
来枣庄,因为这里有一处亚洲最大的世界语博物馆。
在枣庄,世界语气氛可谓浓厚。4月2日,哈森先生在枣庄学院的音乐厅内举办了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会后他不顾疲劳,拜访了他期待已久的世界语博物馆。
音乐会上,枣庄学院众多在场师生一起聆听了他精湛的演奏。
在这座堪称亚洲第一的博物馆内,哈森走遍了每一个角落,对中国的世界语运动和中国世界语人的努力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作为资历颇深的世界语者,他从欧洲世界语运动的展品图片上辨认出了诸如Ivo Lapenna、Edmond Privat等好几张熟识的面孔,对他们的事迹娓娓道来,让中国世界语者和欧洲先辈的距离更近了。
哈森参观世界语博物馆
在多媒体厅,哈森先生做了简短发言,建议各地世界语协会增进参与者的口语能力
乐声中,世界语的双倍魅力
4月3日,哈森一行赶赴南京。六朝古都南京(Nankino)有着深厚的世界语文化底蕴,江苏省的世界语活动也十分活跃。此次江苏省世界语协会力邀哈森先生来访,不仅仅是为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文化交流,更是为了运用音乐这一沟通全人类的世界语言,向师生们展现世界语的魅力。
在哈森抵达南京农业大学的当天下午,他的音乐会正式开始。感情充沛、行云流水般的琴声,令在场师生的掌声经久不息。
会后,哈森先生用世界语进行了简短发言,高度评价了中国“和谐”文化的意义。
在哈森演奏间歇,农业大学艺术系学生演出了音乐剧片段与女声独唱
一位大一新生因故在演奏会结束之后才赶到会场,在她即将失望而归时。哈森先生再次登台,单独为她演奏了一首钢琴曲……这位学生激动得无法言语,旁观者无不感动。这就是来自一位老世界语者的温暖!
这场世界语音乐之旅的最后一站:4月4日上午,在南京师范大学的美丽校园内,哈森举行了他的第三场钢琴独奏音乐会
江苏省世界语协会艺术团表演的越剧、京剧、豫剧唱段
绿色的校园与音乐这一属于全人类的世界语言相得益彰,而世界语的理想内核也和音乐一样,跨越种族、民族、国家,旨在达到全人类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宽容。
普京说过,音乐就是“世界语”
有国外媒体曾经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7年克里米亚音乐节上说过“音乐就是一种‘世界语’”(Music is a kind of Esperanto,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that needs no translation, a language that brings people together.),在这句话中普京用Esperanto来指代世界上的一切国际语言,而音乐就和无需翻译的国际语一样,将人们聚集在一起。
2005年在比利时举办的Europalia欧洲艺术节期间,普京曾与哈森亲切交谈
2018年,世界顶级钟琴大师约·哈森在中国的世界语音乐之旅将这一论断化为现实。身兼音乐家和世界语者的哈森先生,通过这几次音乐会,将绿色的种子播撒在青春校园里,让它们在莘莘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在北京……
3月31日,哈森造访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在李威伦教授的世界语课上,哈森先生用富于音乐感的教学方法为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程。
在山东……
在南京……
这,就是世界语事业未来的希望所在。
Tio, estas la espero de Esperanta afero.
责编:谢瑞锋
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