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9 22:26:21
如果我们从畅想中回到现实来会看到,国外相关组织一直在尝试建立一个较准确和综合的音乐版权的数据库,但无一不以失败告终:最近一次尝试——Music collection societies建立全球曲目数据库Global Repertoire Database也于2014年宣告失败。
作者|李浏、郭玉瑶
区块链在中国持续“高烧不退”,甚至出现一个调侃:没有区块链以前的互联网是古典互联网。
随着央行去年9月叫停ICO、,链圈单纯发行货币的1.0时代已经过去。
打出“区块链”旗号的公司很大程度上依然脱离用户和使用场景。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此前曾表示,区块链可能是一个伪风口:“它最大的问题就是除了炒币外,没有用户在使用。目前并没有诞生一个运用区块链的应用能获得一千万的日活。”
一个摆在国内企业的面前的问题正在升起:区块链技术可应用的场景有哪些?
版权可能是一个合适的场景。作为全球最大的音乐流媒体服务商,Spotify已经在此领域率先出击:Spotify于去年4月宣布收购Mediachain,后者是一家提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解决方案的初创公司。
虽然有不少声音乐观地估计Spotify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版权这个“老大难”问题,但截至目前,Spotify这一次投石问路的举动还处于早期阶段,对行业生态的改变仍然有待观察。
区块链是什么
需要了解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有哪些,就必须先明白它的运行逻辑和它所能解决的问题。
从一个简化的角度来理解,区块链(Block Chain)本质上是一连串分散式的数据库,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让用户保存和读取数据。
它对所有人都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区块链网络,成为一个节点,也可以在任何一个节点,写入/读取数据,然后同步给全链。而这些数据就是储存在一个个区块(Block)里。换言之,区块链技术可以带来“去中心化”的效果,用户不再需要一个中间平台进行数据的分配。
同时,区块链也能带来信息储存的安全和可追踪性。
这是因为除了所要储存的信息以外,区块里还包括了当前区块的Hash和上一个区块的Hash。
首先,当前区块的Hash是由算法结合了当前区块的信息和上个区块的Hash而计算出来的。因此,可以将Hash简单理解成是一个区块的“指纹”,是用于验证区块唯一性的一个标签。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有三个区块分别为区块A、区块B和区块C。
区块B首先包含了自己需要储存的信息,而算法首先会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计算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字符串B。再根据这个字符串B和Hash A(即上一个区块的“指纹”),计算出一个Hash B,与Hash A和要储存的信息一同包含在区块B 里。
然后这些区块像这样“认亲”般一个接上一个,形成一整区块链条。
一旦修改区块B的信息,就会引起区块B自身Hash B的变动,导致区块C里储存的Hash B对应不上。因此,为避免脱链,如果有人修改了其中一个区块的信息,就必须修改跟在它后面所有区块的信息。
在这种联动机制外,为了进一步加强修改的困难性,在比特币的应用中,这种计算速度特意被设定成10分钟才能完成一次,意味着几乎无法在短时间内能完成修改。加上区块链完全向所有人开放,修改和新增区块都会让所有人知悉。
正是以上几个功能原理让区块链得以保证数据的不可逆性和安全性,一旦写入,就无法被篡改。
Spotify为何看上区块链
从文娱领域来看,《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此前曾对区块链项目进行过一次总结,发现区块链的应用有以下大致几个方向:
首先,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质,出现了如YouLive和Show.One为代表的强调去中心化的直播平台生态,也有如星链Star Chain等让粉丝共享偶价值成长的区块链平台。
利用区块链向所有人开放,每个节点都平等的基础原理,实现直播平台的利益分配重新调整,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也可以让粉丝全程参与偶像的养成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其次,游戏领域也基于Hash的唯一性而找到了自己与区块链的结合场景:线上养宠物。如初创公司“宠物链”推出的虚拟宠物狗即将推出的网易招财猫,则是通过赋予每只虚拟宠物独特的代码而实现确权,并在区块链上记录和宣告你的购买记录。
第三,区块链可以用于追溯内容生产过程,确定版权归属。因为每一次的新建和修改数据,都会被记录且同步至全链,这为内容创作中的厘清版权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Spotify正是这个方向展开自己的试验。
作为拥有全球最大的用户群的流媒体服务商,Spotify在2017年6月宣布其月活用户已达到1.4亿。同时,今年1月份更是在Twitter上宣布已拥有7000万全球订阅用户,同比增长了46%,即占其月活用户的一半,远高于相比竞争对手Apple Music 于去年9月向 Billboard 披露的3000 万。
目前,在用户数量和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 Spotify的亏损也在持续加大,陷入“赚得越多,亏得也越多”的怪圈。
财报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度,Spotify分别实现了19.4亿欧元,29.3亿欧元和40.9亿欧元的收入。但是这三年,Spotify的净亏损分别为2.3亿欧元,5.39亿欧元和12.35亿欧元。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盈利模式决定的。目前,Spotify收入来源主要由用户付费和广告构成,而用户付费又是绝对的大头:以2016年为例,Spority营收29.3亿欧元,其中用户付费收入达26.4亿,占Spotify总收入的90%
由于版权费用高企,尽管营收大幅增加,但亏损也在迅速增加。,Spotify有高达85%的支出费用全部用于支付音乐版权与发行成本。
面对外界对营收的质疑,Spotify在财报中回应称只要规模足够大,最终可以保证实现盈利,公司后续的发展也将强调业务的推广和产品更多功能的开发。换言之,Spotify打算通过规模化效益和开发多元化产品并举的方式来实现盈利。
但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Spotify面前:Spotify屡屡因版权争议被起诉,面对高额的赔偿。最近一次起诉则是在今年1月份, Wixen发行公司对Spotify提起诉讼,称其侵权传播数千名艺术家的作品,并求偿16亿美元。
更多没有得到版权收益的独立音乐人甚至会选择撤离Spotify,不再于上面发表作品。
同时,今年3月1已向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提交上市F-1文件,筹划于3月底或四月初通过直接上市(Direct Listing)的Spotify也需要一个更好的故事来打动华尔街。它要证明自己有继续扩大用户群、争取更多音乐人支持而形成规模效应至最终实现盈利的能力。
而如果要保证足够的用户规模,作为一个音乐流媒体服务商,Spotify需要保证音乐人能够在上面获得应有的报酬,吸引更多音乐人,保证平台作品的丰富、多元。由此可以推测,如果版权问题不得到解决,Spotify的盈利之路会走得更为艰辛。
但是,版权问题逐渐成为Spotify如今的心头大患,并不是因为Spotify主观故意地逃避责任,而是它真的不知道版权费用应该向谁支付。
2015年,Spotify曾公开发文称:“我们曾保证让每个参与到音乐生产中的贡献者都获得平等、透明的报酬,但这做起来比说起来难多了。尤其在美国,那些可以用来确认真正的版权方的信息往往是丢失的、错误的或者不完整的。”
随着音乐作品的传播载体形式从CD的转向MP3下载,然后发展到如今的流式播放,很多版权归属的信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流离失所”、难以追踪,特别是当涉及到词曲作者和发行人权利时。在许多情况下,权利的所有权甚至在记录公布时尚未最终确定;在更多情况下,权利由多方持有,权利易手,导致权利持有人根本难以理清,而如果牵扯到跨国音乐时情况则更为复杂。
对于Spotify这类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商来说,确认海量版权归属不仅耗时耗力、也有非常大的执行难度。
因此,国外对建立全球的数字音乐数据库需求存在已久。而区块链中的分链(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能解决上述所有的问题:它不仅可以帮助像Spotify这样的公司把版权费付给正确的人,而且还可以让这个支付以更透明和高效的方式进行。
版权,还是数据
此前,为了解决版权问题,Spotify于2016年3月曾与美国国家音乐出版商协会(“NMPA”)达成过一项和解:Spotify将向NMPA所代表的出版商和词曲作者支付2500万美元,并且支付500万美元惩罚性赔偿金。
在2017年4月Spotify宣布对Mediachain进行收购时,外界一致认为其是Spotify解决版权问题的一把利刃。
正如Spotify所宣称那样,它期待Mediachain可以帮助自己在“为原创者和版权所有者提供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和有回报的音乐行业”的征程上走得更远。
Mediachain是纽约的一家初创公司,于2016年获得了来自Andreessen Horowitz和Union Square Ventures的种子轮资金。基于区块链技术,Mediachain提供开放源代码对等数据库和协议,用于在互联网上注册、识别和跟踪作品。
应用到音乐行业来说,Mediachain联合创始Jesse Walden曾在博客上公开撰文解释过Mediachain将如何帮助改编音乐行业——去掉中心控制方,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清楚地共享一切关于歌曲创作的信息。
简单来说,Spotify可以利用Mediachain的技术,建立一个统一界面版权管理系统,利用分散式数据库储存信息(Block),让成千上万的音乐作品参与者可以在上面读取、写入数据。
由于Mediachain是开源和分散的,所有参与者仍然控制着他们的数据,没有中心点。而如果双方都有关于同一首歌曲的信息,Mediachain的解析器则会允许他们共享该作品的共同标识符。
同时,发布到系统的所有数据都必须由撰稿人使用加密技术进行签名,即给每个信息记录以“指纹”,由此过滤掉伪造虚假信息的用户,确保数据的安全和真实。
利用此技术,Mediachain可以简化组织,让Spotify以一个更低成本、更透明的方式记录所有涉及版权的使用和交易环节,并且可以看到并追溯至最源头的版权痕迹,回答了“谁在什么时间创作了什么内容”的版权难题。
AttentionEcono.me则有文章分析道,对于Spotify这样的流媒体平台来说,最好的选择是直接拥有音乐。如果无法实现这个,就追求不必与唱片公司打交道,这样一来才可以节省那些并不被播放的歌曲的版权费。而要跳过唱片公司,Spotify则需要建立起一个可以让音乐人自主发布作品,然后系统自动分配版权交易的平台。
Nelson Granados 曾在《福布斯》上发表评论和分析提及OMI也有着与Spotify利用区块链相似的愿景与逻辑:在2018年初,OMI曾经在CNBC上透露正在考虑将区块链应用为一种基础工具,目的正是建立起一个分散式的账本记录音乐相关的知识产权信息,在此基础上可以,用户进行每一次的内容消费,系统都可以自动向版权方完成版权付费。
另外一种声音认为,在版权区域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美梦固然吸引人,但在此之前得先啃下几块“硬骨头”。
首先就是解决建立数据库的问题。
David Gerard 直接指出,区块链要发挥它所有被宣扬的神奇魔力都必须以它有足够清洁干净的数据为前提。换言之,大家似乎都忽略了这些数据从何而来,但这正是版权问题的症结所在。看起来,Spotify——或者说与版权相关的行业——目前更缺乏的正是这些“干净”的数据,并不是这个技术。因此,Spotify收购Mediachain很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重新建立起来的数据库控制权。
如果我们从畅想中回到现实来会看到,国外相关组织一直在尝试建立一个较准确和综合的音乐版权的数据库,但无一不以失败告终:最近一次尝试——Music collection societies建立全球曲目数据库Global Repertoire Database也于2014年宣告失败。
唱片公司更是倾向对他们的实际交易信息持保密态度,从而导致数据获取难上加难。更何况,目前任何区块链技术都不足以规模化至可以应用到整个音乐行业。单就Spotify而言,它在2015年的日播放量就有10亿,区块链能否拥有如此庞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仍然是个问号。
区块链领域专业人才的紧缺,也让区块链管理和安全性成为实际应用中的一个隐患。
目前,中国也有创业团队走上了区块链版权的实践之路,如亿书、纸贵科技和原本。其中,亿书将其定位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写作工具,将用户的不同资源、不同用户的资源进行简单组合,形成一篇新文章、新杂志、新图书,系统记录各自版权和贡献比例;纸贵科技则致力于打造可信任的版权数据库以及数字化版权资产交易平台,于半年内完成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而原本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保护和交易平台,通过区块链、公钥加密和可信时间戳等技术,为原创作品提供原创认证、版权保护和交易服务。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关键词 更多精彩文章
新丽放弃IPO | 中国推理 | 坤音四子 | Vlog | “土味老爹” |《偶像练习生》| 文娱产业政策 | 赛富 | B站 | 抖音 | 张朝阳 | 爱奇艺 | 平昌冬奥会 |《唐人街探案2》| 快手 | “土味” | 电竞 | HBO |知识付费 |《红海行动》| 周鸿祎 | 粤语脱口秀 | 打工春晚 | 黔东南 | 80年代春晚 | 梦想直播 | 王晓晖 | A站开服 | 春节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