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2 21:34:33
《不要停止我的音乐》是痛仰乐队的一首主打歌。听完歌手第八期,我心中萦绕不去的就是这句歌词。我想大声问一句:过年大家吃了什么好吃的?!High翻全场!(没过年的Jessie别怪我)
这是这一季以来最尽兴的一期,也许是终于有了难得的休息时间,大家状态都非常松弛而饱满。
1.KZ谭定安《Real Gone》 ——姑娘你不要停
Jessie这场不在,而KZ在前几场的风格不停切换之后,终于开始走Jessie的老路,就是用欢快的流行曲来燃爆全场。
我在前几场的评论中也转载过Jessie J的患病状况。当然我坚信这绝不是Jessie刻意缺赛,比起名次,她这个“文化交流使者”的身份要重要的多了。与此相同的是KZ,不过她的文化辨识意义还没有充分体现。也就是说她还是更多停留在安全区域。这样下去要小心了,因为这个舞台对创新的渴望和需求可是超过任何一个地方的。
2.华晨宇《易燃易爆炸》 ——果然炸!裂!
陈粒去年在《快乐男声》选秀中担任导师角色。同为导师的李健大哥曾说:“陈粒还是太年轻了!”意思是她还是比较感性。当然,不感性也不可能写出《易燃易爆炸》这种歌。
华晨宇已有大将之风,上期我在评论里说每个歌手都是有责任的。没想到这一场华晨宇就体现出了特别的责任感,为了纪念一位词作者而临场换了这首《易燃易爆炸》。
这种戏剧感足的歌曲本就是华晨宇的长项,一袭黑衣也俨然巫师上身,歌曲呈现从各个方面来说无懈可击。但对歌迷来讲,略显成熟感的华晨宇会让他们隐隐失望,因为他再也不是那个“孩子”了。不过大家要逐渐习惯,因为这一天总是要来的。
孩子孩子你慢点走,哥哥姐姐应该放手了。
3.张韶涵《在人间》 ——你就是人间的那一抹亮色
《在人间》翻唱自美国歌手Chris Medina。这位歌手堪称美国新好男人,他本因为参加选秀节目美国偶像选秀而成名,因为他与未婚妻的感人故事,虽然在比赛中仅止步24强,但仍然成为了人气选手。
张韶涵声音中的清脆和刚毅交织本就是她的个性特色和“辨识度”所在。而一旦在民族感和年代感上切换时,她的声音和气质透出的温暖性会让人油然而生亲切感,这是这个变换芜杂、争分夺秒的世界和时代所特别缺少的。我希望张韶涵一直保留这种气质。
4.汪峰《再也没有》 ——一次跨越代际的“漂移”
自从参加了歌手之后,汪峰似乎忽然开了窍,对“大道至简”、“抱朴归真”的状态有了延绵不绝的兴趣与感觉。
这个趋势非常让人错愕,但背后指向的意义却非常令人欣喜。众所周知,但凡上了歌手舞台的都想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呈现“突破”,然而突破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很多人尝试的所谓混合曲风,要不是非常生硬格格不入,要不太高深而观众听不懂(李泉老师不是说你^——^)。
坦白地讲,我对汪峰的歌手之路一直是有担心的,因为之前很多歌手都有过因身份地位、对名次的渴望和创新的压力而产生的各种焦虑表现。
而汪峰似乎是灵光乍现,在唱了几回二次元歌曲后,忽然抓住了代际变迁中的情绪变化和不同价值观念碰撞时闪现的审美空间。虽然他的表演不无笨拙之处,几乎每个段落都有着某些“硬伤”,比如拍子等,但整体上却呈现出了一个非常富有戏剧感、年代感和空间感的音乐小品,舞曲/民谣/摇滚/RAP的融合天衣无缝,一个略带笨拙的中年大叔努力跟着二次元的舞步,戏谑而又精致,鬼马而又诚朴,带来了一种非常后现代的摩登感。完全消解了他这些年因为“半壁江山”等宣传营造带来的僵硬感和不合群感。
从艺术理念上,这已经接近于《老子》中所说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我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我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质朴。)绝赞!
5.李泉《哪怕我很小》 ——你一点不小
李泉老师片头与粉丝的互动和对过去的追忆很让我感怀。
那张长发的照片来自第一张专辑《走钢索的人》。那时候李泉的形象很像当时正火热的小生黄磊。如今黄磊已迈入中年大叔的行列,而李泉则宛如假痴不癫的老顽童,继续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营造自我的传奇。
我发现唱作人在歌手舞台上优势大大的,可以反复选择自己创作但不是原唱的作品,算不算作弊?开玩笑了。李泉老师每首歌都像是写给自己的。《哪怕我很小》杨培安的原唱就是一个繁华落尽、曲终人散、无人倾诉而喃喃低语的中年男人的内心独白,这是因为杨培安大器晚成,三十多岁才在台湾以惊人的高音唱腔而成名。
而李泉的演绎仍然带着才子的孤傲孑立、孤芳自赏,优雅而清高。开始的钢琴弹唱让人想起罗大佑《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中间交响乐一起似乎舞台一下变成了《艺术人生》,而最后的喃喃自问又像《我是一只小小鸟》。整体感觉就是——才子啊,身上掉块碎片下来都是奢侈品!李泉老师,您太不小了~
6.腾格尔《怀念战友》 ——大叔也有一颗年轻的心
腾格尔老师今天的编排我太喜欢了。本来看到《怀念战友》几个字一出来我就有种想敬礼的感觉,毕竟这部电影几乎比台上所有歌手以及在场观众的年龄都大。没想到前奏刚一出来几个和弦一蹦出我就从椅子上跳起来了。
看过当年的《我为歌狂》的歌手都会记得腾格尔大叔在音乐上的大胆和“疯魔”。虽然年龄为大叔,内心却是个老顽童。我依稀看到腾格尔站在射雕英雄传的大草原上纵情歌舞。那个维吾尔女歌手青格的伴唱部分,简直有作弊嫌疑,太加分了。
腾格尔老师真是担得起“用生命歌唱”这个赞美。之前有个帖子问,为什么我一听到腾格尔老师唱歌就热泪盈眶,无法自已?我的观点是,这可能是“集体潜意识”的作用。集体潜意识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概念,即“一种不可计数的千百年来人类祖先经验的沉积物,一种每一世纪仅增加极小极少变化和差异的事前社会生活经历的回声”。
集体潜意识是人类共同的感性记忆和心理经验。不同的是,进入现代工业文明后,都市嘈杂的机器声、噪音和喧嚣的人声隔断了我们和远古世界的记忆牵绊,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即便是音乐也往往用宏大绚丽的技巧和包装让自己显得“现代”。而腾格尔老师来自大草原的声音仿佛承载着民族数千年的生命体征,在大地上徘徊,在人群中回荡,等待着那个会听到他的人,直扣心门、一击即溃。生命的伟大,音乐的瑰丽,心灵的神奇,在此时合一。
7.霍尊《红颜劫》(踢馆) ——我也是90后
90后就是这么自信。霍尊2012年在东方卫视真人秀节目《声动亚洲》(就是那个与第一季中国好声音打对台的节目)出道。2014年,霍尊携原创作品《卷珠帘》参加了央视原创音乐真人秀《中国好歌曲》加入了刘欢老师战队,并最终获得冠军,《卷珠帘》也唱进了春晚。
霍尊在片头VCR说“我们自己也有让人肃然起敬的东西”,自信的flag让人竖起大拇指。《红颜劫》这首歌来自于电视剧甄嬛传,原唱姚贝娜(又是一位让我们肃然起敬的歌手),由刘欢老师创作。当年刘欢在《中国好歌曲》上谈起自己的创作时说:“《北京人在纽约》的音乐是我在中国写的,而《甄嬛传》音乐是我在美国完成的。所以创作跟经验啊体会啊没啥关系,它是先验的。”
创作是不是先验的且不多说,我们的90后歌手有如此良好的表现,不得不让人感叹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红颜劫》作为一个实验主义的古典风的音乐,并不好唱,一句歌里能转两三次调,还包含国粹,还要拿捏身段,霍尊从容不迫的表演让人偶然间神思穿越,以为某位名角再现了。
今天的观众真是中奖了,好戏连台目不暇接。霍尊的技巧和气场可能还稍显稚嫩,但灵气与魄力已让人感叹后生可畏。本来我以为他会是踢馆者中偏弱的一位,现在真是看走眼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如此良辰美景,我也不由得放纵了。我要纵情歌唱:
给我点儿肉给我点儿血,
给我点儿爱情,我的护士姐姐,
快让我哭快让我笑,
不要停止我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