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4 03:23:33
在今天,要听到一场演奏精彩、音乐入心的音乐会,不容易。太多的音乐家,要么迫于生计不得不功利至上,要么急于出名,忙着追逐名利,创作与演奏多以作秀为重,表演多于演奏,煽情多于抒情。
我不是那种只听唱片,不听现场演出的唱片发烧友,也不是只膜拜死了的音乐大师那种骨灰级音乐发烧友。只要是好的音乐和好的音乐演绎,无论有名无名,无论是唱片还是现场,我都听,用耳和用心听,绝不用眼睛听。只有多听、多学习、多比较,多分析,才能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力。提高鉴赏力是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艺术,不是去显摆什么或充当什么专家。从读小学到今天,我一直酷爱音乐,一直坚持为了更好欣赏音乐而自学音乐理论和相关知识。到今天,我的收获就是学会了用心和耳朵去寻找最美好的音乐,并真诚地分享给身边的人们。
迄今为止,我在国内外听现场演出数百场,其中不乏很多精彩演奏或演唱的音乐会,而如2018年4月1日在重庆爱乐工厂音乐厅(重庆爱乐乐团的音乐厅)听到的这场钢琴家贾然的三重奏音乐会,如此精彩!如此完美!还是头一次。这种完美的演奏,从前只存在于想象中。
贾然“奇异新古典-跨界三重奏”这场音乐会名称就很有意思,让演奏家和听众都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同时又是对被滥用的“跨界”一词全新诠释。贾然和两位音乐家这次演出告诉人们:跨界可以在娱乐的成份上注入厚重的艺术,以艺术性为本来跨界,上接艺术之灵气,下接听众之地气。跨界不应该是改变音乐本真面目或让音乐变质。艺术的跨界应该是通融和丰富,只是得看如何跨,是从低处往高处跨,还是从高处往低处跨。克莱德曼的钢琴演奏是跨界,贾然的“奇异新古典”也是跨界。克莱德曼化繁为简,却由高跨向低,化简到丢去了音乐的本真面目,化简到降低了钢琴演奏艺术的规格,而贾然的跨界则让复杂变为精致,让不一样的东西艺术化地相融为一体,让高深的艺术变得亲耳易懂。
贾然今年大胆推出的这个创新室内乐音乐会不是尝试(她无需尝试),而是她的钢琴演奏艺术自然向更高艺术境界腾飞的举动,打开了更大的音乐视野。只有想象无限,才有可能音乐无穷!(备注:此话借用自上海音乐厅“乐无穷”音乐会品牌的口号:想象无限,音乐无穷)。
我相信,演出主办方接到贾然这个三重奏演出节目之初,一定觉得这演出太冒险,担心票房不好。殊不知,要想听到好音乐,就要有独闯深山挖天然人参和野生虫草的冒险精神。听众不是迎合出来的,而是引导培育出来的。艺术家迎合大众,结果只能将艺术和大众一起带着走下艺术神山,而引导大众,则可以将艺术置于凡俗界上空的苍穹,让大众仰视和向往。今天如贾然这样以艺术至上,不为名利去牺牲艺术的音乐家太少了,年轻音乐家中更是少之又少。如果要用钱来打比喻,人们才能懂,那么,如贾然这样的音乐家就是文化生活中的亿万富翁,他们的音乐就如生活中的宝石和羊胎素等超级奢侈品。生活中,不是人人都买得起豪车和别墅,文化与艺术中,也不是人人都能欣赏到极至的艺术,更不可能用钱买到,用豪车洋房换到。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没文化没艺术品味鬼见了都怕。最精致的东西,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永远只属于对生活有极高品质要求的小众,而只有那些同时拥有物质极致和精神极致的人才算得上将生活过到了极致。艺术给人们的就是一种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否者艺术是没有价值的。听美好的音乐等于吃健康的食品、喝干净的水、呼吸无污染的空气。但是,美好的音乐只可能来自真正的音乐艺术家。
贾然奇异三重奏上海/重庆演出曲目
上半场
1《勃拉姆斯风格三重奏》 大卫·德波尔·坎菲尔(美)/曲
2《士兵的故事》斯特拉文斯基(俄)/曲
下半场
1《三重奏》(钢琴,小提琴,单簧管)哈恰图良(亚美尼亚)/曲
单簧管以及萨克斯演奏:大卫·德波尔·坎菲尔
2《我找到了节奏》/《夏日时光》/《它不是一定如此》乔治·格什温(美)/曲
3《三重奏》(萨克斯、小提琴、钢琴)罗素·彼得森(美)/曲
贾然奇异三重奏演出的听众反应
重庆是贾然“奇异三重奏”演出的第二站。3月30日晚他们在上海音乐厅的演出出乎主办者和听众的预料,异常轰动。这种被音乐和演奏引发的轰动在今天并不常见。
上海音乐厅演出现场 照片由上海音乐厅提供
上海听众的一些网上评语
室内乐演出在重庆是罕见的。当观众看到舞台上只有三位演奏家,一定会想:“才三个音乐家,咋个演嘛?” 上半场开场的是一位冷门作曲家创作的仿古音乐作品:美国作曲家大卫·德波尔·坎菲尔创作的《勃拉姆斯风格三重奏》 。第一首曲子开演后,听众区一片安静,听众非常认真地听。我当时想,这绝对不是这“晦涩”的音乐凝固了他们的注意力,而是罕见的精彩动人演奏俘虏了他们的心。这是一曲现代作曲家写的古典音乐,勃拉姆斯味道十足,只是多了很多明亮的东西。我最担心的是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这首真正的奇异三重奏,听众是否能坐得住,听得进去,尤其是儿童听众。三位演奏家仅仅演奏了几个小结,听众又给带入了一个奇妙的音响和音乐世界,他们用耳朵看到一幕没有舞者的芭蕾舞表演。三位演奏家的演奏如此“放纵”和精准,音乐如此生动和有画面感,在座的听众应该是人生第一次体验到。这首被普遍认为不讨好听众的音乐经他们三人演奏,听得听众如痴如醉。我见到几个小孩子张着着嘴,静静地听完了整个演奏。演奏完毕,听众区爆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上半场演完时,听众已经从演出前的好奇进入了对下半场的期待。
重庆爱乐工厂(重庆爱乐乐团的音乐厅)
下半场以亚美尼亚作曲家哈恰图良的《三重奏》开场,原作是为小提琴、钢琴和单簧管三件乐器创作的,阿拉卡扬将单簧管声部移植到了萨克斯管演奏。哈恰图良是苏联时代很有影响的一位苏联少数民族(当时的亚美尼亚族)作曲家。他的音乐总是用了大量亚美尼亚的民间音乐元素,可听性非常强。
也许是上半场超常精彩演奏引起的听众热烈反应激发了演奏家的演奏灵感,下半场演出更加精彩。哈恰图良这首《三重奏》被三位演奏家演奏得活灵活现,竟然还有听众听出了作曲家引用的亚美尼亚民歌旋律,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又一说为乌兹别克族民歌《卡拉卡西乌开姆》)几乎就是一样的旋律。接下来演奏格什温的三首爵士风格十足的小品,很多听众随着挑逗性强烈的节奏扭动了起来,脸上泛出了赞叹的笑容,有的还在不停地摇头,意思当然是“这演奏太棒了!”。我坐在听众区后区,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听众的反应。
贾然奇异三重奏重庆演出现场 照片提供:重庆爱乐工厂音乐厅
说句真心话,这次在上海和重庆有幸听了贾然这场奇异三重奏音乐会的听真是太有福气了。这样的演出要想再听到,很难!
一般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子通常都以听众期待值最高的曲子来个曲终奏雅,而三位演奏家以一首完全陌生的曲子来结束音乐会。结果呢!这首陌生的曲子却将当晚的音乐会推向了高潮!如此好听,如此炫技,让听众大饱耳福和眼福。在听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三位音乐家加演了一首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家尽心尽情,听众听得尽兴!这样的音乐会才值得听!!
贾然这次演出的这套室内乐曲目在上海火,可以理解,因为上海有成熟的听众,并且听众中有很多音乐专业人士,而在重庆这样一个对室内乐陌生,对当代音乐更不知晓的地方,也能出现3月30日晚上海音乐厅演出的那个轰动场面,这说明一个问题:没有冷门的作品,只有冰冷不打动人的乏味演奏。一个演奏者拥有了强大的音乐表现力和随心所欲的精湛演奏能力,就可以不用去担心听众是否听得懂。心动就听得懂,心不动就听不懂,是鲜花,自有香味,蜜蜂自然来采蜜。
演奏
贾然与萨克斯演奏家阿拉卡扬及小提琴演奏家丹尼尔·罗恩那种精准如瑞士高级钟表走动的演奏是音乐表演理性与感性在最高艺术层面上的合体。拍子和速度可以去机械地对接,而音乐的感觉只能靠心领神会过程中彼此侧耳倾听,同呼吸共奏乐,也就是timing(时值伸缩)的完美同步。贾然演奏技术的好,表现在其音乐灵感驱动下的随心所欲演奏,而不是飘离在音乐之外的哗众取宠炫技。音乐需要多精湛的技术,她都可以轻松地给出,丝毫不存在演奏技术障碍下牺牲音乐的保险演奏。贾然钢琴演奏技术的精湛程度犹如精通所有套路与门派的武林高手,在出手霎那间,只有武没有术,更没有了套路与门派,无所不能击中,无所不能击通。当初我听她演奏协奏曲时,就觉得乐队指挥对于她是多余的(尽管排练时,有一个优秀的指挥是必须的)。贾然独奏时,钢琴如一个乐队,而当她与乐队或其他音乐家合作时,她将演奏集体化为了她自己。当晚欣赏她重庆的演出,她演奏到合作超难的地方时,我闭眼听去感觉如看转飞盘的杂技演员在表演,贾然如一个手持数根长棍的杂技演员,棍子的顶端快速翻转着数个盘子,而她却纹丝不动,小提琴演奏和萨克斯演奏就如棍子顶端转动的盘子,很好地控制在她演奏中。
我这还是第一次听古典萨克斯演奏。阿拉卡扬的时间感觉和力度感觉好得惊人,他时而将另外两位演奏者融入自己的演奏,时而自己又游入对方的演奏。在各种复杂节奏和复杂演奏过程中,不同声部进出自如。他演奏中的那种气息控制力更如电脑控制一样,精准和干净,无论是大音程跳动的演奏,或是从极强发音嘎然跌入极弱发音,或在极弱演奏中突然爆出极强,都没有任何吹奏的痕迹。他可以用一只萨克斯吹出圆号、单簧管、长笛、双环管等多种不同乐器的音色,再复杂的演奏也丝毫不失行云流水的歌唱性。我相信,很多人听了阿拉卡扬的演奏后会对萨克斯有重新的认识,作曲家听了他的演奏也一定会被激发出为这件乐器写音乐的灵感。
小提琴演奏者丹尼尔·罗恩,不知道他的演奏本来就这么优秀,还是因为被钢琴和萨克斯罕见的精彩演奏激发出了新的灵感,他当晚的整个演奏也是精准度极高,音色变化丰富,音乐表现与另外两位演奏者呼应很好。
三位演奏家如此精彩的演奏体现了室内乐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同时再次验证了我多年来一直坚信的真理:学音乐表演或学音乐欣赏,必须从耳朵训练开始,有一双敏感和听觉精准的耳朵才能与音乐结缘,表演音乐和聆听演奏都是欣赏音乐。这三位演奏家当晚精彩绝伦的演奏展示的不仅是他们各自精湛无敌的完美演奏,更展示了他们无敌的音乐听觉。他们的演奏诠释了音乐表演艺术的真谛:心到、耳到、手到。
演奏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关系
一个演奏家的真正演奏实力和完整艺术造诣,不可能只通过演奏一首曲子或演奏某种单一风格的作品可以全面体现出来,也不能只看其以一种单一的表演方式去呈现音乐的无限。得看他(她)是否能以不同的演奏形式(独奏、协奏、室内乐)演奏同一种风格的不同作品和不同风格的不同作品时也能表现出相等的艺术规格,并在同一个艺术境界。
今天的音乐演奏,人们总是拿演奏技术和演出曲目量来比高低。不是音乐驱动的炫技和没有艺术质量的曲目量是毫无意义的,也没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就如空载行驶的大卡车,载重量再大也是空车。
贾然的钢琴演奏艺术不是体现在纯乐器演奏层面上的有限技术表现,还是在无限音乐灵感驱动下的无限演奏技术呈现。
2015年年初,我第一次听贾然的现场演出,音乐会后,我随祝贺的人群到音乐厅台后祝贺她。寒暄中,我问她是否喜欢舒伯特。她说,舒伯特的音乐是她最贴心的音乐,她对舒伯特的音乐有特殊的情感。她刚录制了舒伯特的D960(舒伯特一生中最后写的一首钢琴奏鸣曲)和D664(一首无词歌式的钢琴奏鸣曲)。她当时还说,打算举办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全集系列音乐会。舒伯特的《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是我多年来非常钟爱的一首作品,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不同名家的演奏。我将贾然的演奏与被誉为经典演奏的里赫特和肯普夫演奏版本相比。对比听了多遍后,如果我说贾然演奏的舒伯特超越里赫特和肯普夫会引起公愤,那至少与里赫特和肯普夫是在同一个艺术纬度里。从那以后,我就迷上了贾然的演奏,上网听了她在youtube上所有演奏。先后在国内不同演出场合听她的演出,每场演出都那么精彩,博得听众热烈的掌声和同行音乐家的一致好评。
贾然于2017年3月3,9,16,19日四个晚上在柏林爱乐音乐厅举办了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全集的系列独奏音乐会,演出非常成功,获得极高的评价。
贾然是一位音乐灵感泉涌,艺术创意无限的真正音乐艺术家。出于对贾然演奏的欣赏,我先后多次写文章介绍她和分享她在国内外演出的音乐会视频。2017年又听了她在RCA(红标)录制出版的D958和D845钢琴奏鸣曲和她演奏作曲家父亲贾达群教授创作的三首前奏曲。听到最后,我发现我不是在听音乐,而是在听贾然的演奏,她演奏什么音乐都直入聆听者的心底。如果说演奏家的演奏是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那么贾然的演奏远远超过了二度创作,而是让作曲家的音乐作品重生,获得更加强大的生命!
期待听到贾然下一次演出和下一张唱片。同时也期待贾然奇异三重奏在上海和重庆演出的实况录像早日上网分享,也好证明我以上对贾然奇异三重奏音乐会的评论和赞赏是有根据的。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享乐人生,获得更多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