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音乐人聊德彪西 | “他老是把世界想得太简单,却把音乐写得很复杂”

2022-07-31 23:46:11


今年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逝世100周年(1862年—1918年),本周,经典947《与你共享》节目主持人依嘉邀请12位音乐圈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在一周的节目中(3月26日-30日)以不同角度来谈“德彪西印象”。(点击底部“阅读原文”进入《与你共享》阿基米德节目社区)





秦立巍(大提琴家)


我最喜欢的是那首《g小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0。德彪西本来是要写两个四重奏,到最后,就像他很多作品一样,并没有实现。但是他的这一部是整个四重奏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我们也非常幸运,拥有了这部伟大作品。这套是为伊萨依四重奏写的,首演也是他们。


德彪西《g小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0 第三乐章

德彪西出生在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他去世的时候也是在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连追悼会都没能在一个巴黎的公开场合进行,因为当时是一战时期。他的音乐,我们都概括为印象派,但是我觉得有很多让人热泪盈眶的情感波动。这部四重奏里第三乐章是我的最爱,我平时在心情好以及不好的时候,都喜欢听一下这个乐章。我特别推荐哈根四重奏的演奏,那个色彩变化很漂亮,高潮的时候,第一小提琴还拥有穿越性的高音,很美。





舒强(经典947总监)


德彪西是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作曲家,他打破传统的和声功能体系,使和声之间的关系具有色彩性,全音阶、五声音阶的运用也使旋律更具有特色和东方色彩,他对20世纪的现代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较喜欢他的《牧神午后》前奏曲、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交响音画《大海》以及钢琴曲《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女孩》。


德彪西 《前奏曲集》第一集 第八首《亚麻色头发的女孩》




顾韶捷(青年指挥家作曲家)


具有东方色彩的旋律,配合极具色彩的变化多端的和声,表现作曲家对大自然的无尽崇拜和爱 。在那个时代突破性的大量使用七和弦、九和弦的平行和弦连接,以及全音阶,是音乐史的一次成功革命,对后世作曲家影响甚巨 。最喜欢德彪西的 《大海》、《意象集》。


德彪西《意象集》第一集 第一首《水中倒影





顾劼亭(旅法钢琴家)


德彪西的曲子,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他的层次,层次可以说多到令人发指。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去看看德彪西的乐谱,钢琴谱、乐队谱、或者其他的都可以。从pppppp到fff,变化之多,可能每一小节、或每两小节都不一样。每一个声部,都可独立可合并,就跟印象派的画一样,从点开始一层层的叠加,远看近看会有很不同的感受。他的作品很多我都很喜欢,尤其像《月落荒寺》、《燃烧的煤照亮天空》等等,这种有强烈东方美学意境的曲目,都是我喜爱并令我感动的。


德彪西《意象集》第二集 第二首《月落荒寺





冯页(2005巴黎钢琴艺术家大赛冠军)


德彪西是继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等古典音乐大师之后,为数不多的,真正拥有革命性和颠覆性创作的作曲大师。无论是从和声、旋律、文法、动机应用甚至整体结构的角度,德彪西都做到了前所未有的独特思考,并用富有艺术性而又简洁的手法完美记录了下来。推荐作品,前奏曲第一集第二首《帆》、意象集第二集第二首《月落荒寺》。


德彪西《前奏曲》第一集 第二首《帆





薛颖佳(2004年巴黎斯克里亚宾钢琴大赛冠军)


德彪西是在千万作曲家中,凤毛麟角的伟大的时代开创者。勇于挣脱规则与教条的桎梏,不落窠臼,创造出既具浓郁个人特色,又为普世所接受的独特音乐语汇。,得以领略和声色彩的无限可能性。推荐的作品: 前奏曲集、贝加摩组曲、快乐岛、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艺术歌曲《幻影Apparition》、《星夜Nuit d’étoile》。


德彪西 艺术歌曲《幻影》





李欣(经典947副总监、主持人)


德彪西给人的感觉既浪漫又古怪,还有抽象画或者是印象画里的新奇飘忽。前两年,看了一部来自法国的只有二十分钟的剧,没有对白,没有情节,只有一个穿着黑衣的男人和六把电风扇;剧的主角是被风和空气的动力吹起的塑料袋,那些个被人弃置的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在空中跳舞、拥抱、玩耍,空气中充满诡异的能量,脆弱而任性,这部剧叫《牧神午后》,是的,二十分钟全场的声音就是德彪西的这首曲子,有马拉美诗篇中神的意志,也是不断变化的节奏中梦幻般的意境——宛若童真,痛如黑夜。


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王之炅(小提琴家、上音副教授)


德彪西写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前后大约用了12年。他说,瓦格纳是种种“套路”的集大成者,但瓦格纳的天才只适用于他一个人。德彪西不想要遵循“过时”的传统,但是人们又对他的追求表现出了反感。人们一直说音乐要有“创新”,然而一旦听到脱离了他们习惯的作品则立即感到惊恐不安。德彪西自己认为通过这个作品,他为他自己以及戏剧音乐找到了解脱之路。


德彪西《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第三幕






李长缨(经典947资深编辑、监制)


德彪西的音乐扑朔迷离,用音乐捕捉光和影。他的音乐像水一样灵动,他的革新在于颠覆前辈的和声与旋律,创作出五声音阶、梦幻般的色彩,意想出一首首诗~


德彪西《前奏曲》第二集 第三首《金鱼





韩斌( 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评论家)


1881年,德彪西把一首新谱就的歌曲《林间钟声》给作曲老师吉罗看,老师看了两遍,然后对德彪西说:“非常有趣,但你必须把它留到将来发表,否则你这辈子都得不了罗马大奖。”很少妥协的德彪西竟然听进去了,得了罗马大奖,但后来又从谁都舍不得离开的梅迪奇别墅逃回了巴黎,真是有点儿小孩子气。


德彪西《前奏曲》第二集 第一首《林间钟声

这个从小喜欢在海边打发时间,期望成为水手的双料额头的男孩,后来用《大海》和《海妖》来纪念童年的回忆与梦想,他说过希望通过音乐来“描绘大海及其无限多样的节奏和海妖游过时发出的笑声与神秘的歌唱”,很多时候,他老是把世界想得太简单,却把音乐写得很复杂。德彪西最大的贡献在于,告诉身处晚期浪漫主义激情旋涡中的人们,音乐,不仅仅是不断膨胀的滥情,也可以是,源自内心的雅人深致的瞬间闪烁。





常石磊(音乐制作人、歌手)


因为《达夫尼与克洛埃》,爱上拉威尔,他给我留下印象派的最深印象。而后当然知道此派鼻祖是德彪西。印象中,如果没有德彪西,世界对印象派的印象不会有这么深的印象(哈哈哈好绕)德彪西的大海,很喜欢。


德彪西  交响诗《大海》第二乐章《浪花游戏》





宋思衡(钢琴家)


最喜欢的肯定是《大海》,《伊比利亚》以及钢琴与乐队的幻想曲也非常喜欢。以前和我的老师许忠学过很多德彪西作品,受益匪浅,后来在法国他又介绍我和他的老师Merlet学过,所以明白了很多事情的源头,比如德彪西的触键技巧,这个是非常特别的,比如很多帖键弹的技巧、慢下键的技巧、句法的独特划分、色彩层次的营造方法、当然还有声音的塑造,应该说从学习德彪西里我的声音得到了根本的变化。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我的老师盛一奇老师也帮助我理解了很多很多,应该说是这三位老师,塑造了我对德彪西的基本认识。


德彪西《管弦乐意象集》 第二乐章 《伊比利亚》 第三段落

等过了学生阶段,我也反复听了大量的德彪西作品特别是乐队作品,这个对我的启发也是特别大的。德彪西是一个百年一出的伟人,因为他塑造了现代音乐,说他是现代音乐的鼻祖也不过分,这方面的地位我甚至觉得他比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更重要,包括自他开始引领的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另一方面他对所有现代东方音乐家的影响。讲一点粗浅的道理:任何新的伟大的艺术都是离经叛道的,像他这样的伟人是非常激励我们后代的音乐家去冒险的,你作为一个艺术家如果都不能冒险,那应该不是一个特别伟大的音乐家艺术家了,情愿步子迈得大,也不要平庸度日。


与你共享

《与你共享》(周一至周五12:00-14:00),带你轻松地领略跨界和古典的魅力,分享音乐家的思想和风采。主持人依嘉,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如朋友般成功访谈了作曲家陈其钢、许舒亚,大提琴家王健、秦立巍,钢琴家陈宏宽、郎朗、李云迪,小提琴家陈锐、王之炅等。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