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31 18:55:38
往期推荐:
中国摇滚老炮那些人和事 (六)
中国摇滚老炮那些人和事 (七)
主唱走了,华彩乐器行的老板一看不妙就把乐器收回去了,乐队再一次回到了三无状态,这时候郭四想起来当初离开沙棘厂的时候,厂里把那些乐器都封存仓库里了,就惦记着把那乐器借出来用用,郭四故技重施,连续20多天去沙棘厂报道,可能有人看过刘德华和郑秀文俩人主演的电影《孤男寡女》,郑秀文因工作失误惹怒一位大客户取消了订单,刘德华饰演的郑的领导为了替公司挽回损失亲自上门道歉,因为郑的失误并不是仅仅道歉能够解决的,刘德华就每天赖在客户公司里面坐着,不怎么说话,后来那公司领导很不耐烦说了句----你好贱啊!刘德华微笑着说----是啊!是啊!然后这领导就琢磨这么骂他都能绷住了,很佩服,变了一副面孔,对刘德华非常客气,晚上还设宴专门招待。
所以说很多业务都是这么谈成的,郭四20多天往返,不知面对了多少白眼,终于感动了沙棘厂的领导,承诺可以把乐器借给他们,但是需要找个单位来担保,郭四回到北京就开始找愿意为他们担保的,很多单位都一口回绝了,因为这帮人既没工作,也没啥收入,还是帮玩音乐的,觉得不靠谱,找了很多天,腿都快跑折了,郭四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后来路过一个跟艺术靠点边的单位门口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去找到了领导,谈了谈想法,没成想那单位领导还很支持这事,愿意担保,沙棘厂也把乐器兑现了。所以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即便在别的领域笔者也相信郭四也能干出一番事业来,凡事都是有原因的,也该着黑豹有一个这么负责又肯担当的经纪人,换别人黑豹这牌子算是立不起来了,这也注定了让郭四在摇滚圈留下那浓墨重彩的一笔。
乐器有了还缺个主唱,李彤说在石景山青年轻音乐团(一说石景山青年交响乐团)有个叫窦唯的,嗓子不错,咱去看看,然后先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来直接去的窦唯所在艺术团驻地,见到了正在台上唱歌的窦唯,唱的是M.J的歌曲,那会儿的窦唯还是很有活力的,会跳霹雳舞,几个人在台下听完窦唯的歌,感觉很不错,窦唯下来跟几个人聊了会,知道了来意,估计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感觉,便答应了这事。当然乐团工作是主业,搞乐队是兼职。那时候窦唯就很能赚钱了,88年,那时候月工资100块以上的都是高薪了,窦唯一场演出就30块,一天有时候好几场演出,那时候一双耐克鞋99块钱,窦唯都能买的起,在圈里也有一定名气,你总不能指望窦唯放着这么好的生活在被说动以后就立马奔赴黑豹排场吧,窦唯即便再不食人间烟火可头脑还算清醒,真正离开石景山那乐团应该是90年或91年的时候。
姜昕的《长发飞扬的日子》有所提及那时候的生活,另外还有三则描述摇滚圈早期衣食无着的生活轶闻,笔者这里再说一说。故事一:说有位大哥张罗乐队排练,但是没乐器,但是人都来齐了,大哥说大家用嘴把自己负责的音发出来,然后场地里噼噼啪啪地响起了各种口技。故事二:因为连续几天挨饿,队员们受不了了,纷纷说再也不干了,回去该种地的去种地,该找活的去找活。这时候大哥说话了,以后排练必管饭,而且管饱,队员们才答应不走了,有一天排练完了,大哥让哥几个先去饭馆点菜,自己拾掇拾掇,有个队员落了点东西回来取,看见大哥正在那吃馒头就咸菜,就是为了把自己那份饭钱省出来。故事三:吉他手没钱买琴弦,问贝斯手借10块钱(那时候电琴弦都是进口的比较贵,且10块钱在当时也不少),贝斯手也没钱,瞧了眼趴在窗棂上的一只臭大姐说,你把它吃了我就借你,吉他手看了看,抓起来放嘴里嚼吧嚼,寻思多少也是蛋白质就咽了。贝斯手傻眼了,但是他没钱借给吉他手,后来经人调解贝斯手以喝一杯自己的尿为代价才算了事。
因为姜昕是通过窦唯才对黑豹有更多的了解,所以这些事有可能都是窦唯讲给她的,并且姜昕在书里信誓旦旦地说这些都是真事,而故事一、故事二里的大哥仿佛都有郭四的身影。故事三,就有的推敲了,可能是黑豹的,也可能是唐朝的(可能性不太大,张炬应该是那圈里面家境最好的了),也可能是其他乐队的,当作笑料在圈里传开了。89年的时候,乐队迎来两位新成员,一个是刚从部队转业的赵明义,67年黑龙江省牡丹江生人,和李彤早在84年就认识,也是通过李彤赵明义才了解到摇滚乐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候赵明义还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上学,后来在解放军军乐团工作,,才能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在黑豹乐队做鼓手。另一个就是栾树,原名栾树彬,山东青岛人,81年至87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主修小号。具体那年生人,无资料可查,估计跟窦唯差不多,窦唯是69年生人,可能比窦唯大点,在乐队担任键盘手。原来的鼓手王文芳确实是乐队的软肋,但是很努力,郭四在权衡再三后找他谈话,王文芳也极诚恳地说四哥,我会努力练习的,再给个机会。郭四说要多久,王文芳说半年,郭四想半年怕是黑豹都得解散了,等不起,就这样王文芳离队,赵明义入队。做大事情,有时确实需要点魄力,光顾及兄弟感情,往往会害了他,或许在别的行业王文芳能做出更好的成绩,而且让王文芳离队能照顾队内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黑豹乐队的经纪人,他不得不从大局这个方向考虑,作为从沙棘厂就在乐队的一个“老人”,而且他的弟弟王文杰从83年就跟真他学琴,不看僧面看佛面,郭四内心肯定有过难以割舍的情结,这点从后来窦唯离队时郭四采取的和窦唯约法三章的方式来说,出发点都是以照顾大多数人利益的层面考量的。
这样老黑豹的人员已经完全凑齐了,那段日子也比较艰苦,赵明义说那段时间住在北京一个没有暖气的屋子里,老家的大哥来看他,本以为他过上了比较优渥的日子,见了面才知道还不如东北老家,死活要把他带回去,赵明义那时候才22岁,年龄也小,一看大哥这么说,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郭四知道了,赶快来找他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总算把赵明义的心给定在北京了,赵明义的大哥只得只身离京。窦唯在那段时间也没放弃在石景山青年轻音乐团的工作,因为那是正经活计,有的钞票赚的,而且那单位是窦唯高中毕业后正儿八经考进去的,还是个歌唱演员,用现在的话来说那是有事业编制的,虽然那时候已经有停薪留职的了,但是当要让当初才20岁的窦唯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还是挺难的,何况窦唯也得多少听听他妈的意见,而他妈的意见是显而易见的。
转过年来的1990年,过完年一个月的2月17、18号两天,在首体上演的90现代音乐会上,黑豹坐在看台上,越看越揪心,台上的乐器都是黑豹的乐器,一整套舞台演出设备,没等看完,黑豹就退场了,郭四后来回忆到,那时候主要是因为没作品,筹备组看完黑豹的排练后,看上那套装备了,问能不能借用一下,郭四说上不上没事,能为一场这么大规模的演出做点贡献,责无旁贷,果然,最后演出名单定下来,没有黑豹。赵明义也说那时候好像整个摇滚圈里黑豹都有些不受待见。黑豹那时候确实没作品,就一首歌《脸谱》,还没有填词,也不知道给筹备组看排练时候唱的什么歌。当时负责那场演唱会筹备人员之一是臧天朔,当时臧天朔在圈内也是个乐于助人、古道热肠的人,不知是没使上劲还是有人从中作梗,按姜昕的说法,那时候的北京也就十来个比较有名的乐队,竞争怎么也不至于太厉害,但是黑豹就是没上成,饱受刺激的黑豹的潜能瞬间被激发了出来,一年的时间内写下了多首后来被人传唱的作品,如《无地自容》《don’t break my heart》等作品,91年3月,郭传林带领90现代音乐会的演出大部分原班人马(常宽和宝贝兄弟、眼镜蛇、呼吸、眼镜蛇,崔健和ADO没去,唐朝因为当时的经济人刘杰要价太高被承办方婉拒)加上自己的黑豹奔赴深圳,参加深圳之春摇滚音乐会。演出前还有个小波折,因为当时的深圳还没被画上一个圈,高速发展起来那是92年以后的事,只不过毗邻港澳,当时的城市只是粗具规模,风气还很保守,承办方表示来深人员多蓄长发、成分复杂,怕引起不必要的事端,然后郭传林左保证、右保证,就差指天起誓了才让承办方放下了一点高悬的心,演唱会总算如期举行。
这里再延伸讲一下,众所周知的是《无地自容》的词是窦唯填的,而那段时间应该是窦唯和王菲初识,关系暧昧的时候,或许也是栾树王菲闹分手的时候,而黑豹去深圳演出并到香港发展更是得益于王菲的穿针引线,这与姜昕的《长发飞扬的日子》里窦唯去深圳演出的时间节点暗合,当时台湾滚石唱片香港分支劲石公司当时签下的歌手就有王菲、beyond、太极等乐队,正是由于王菲的引荐,当时劲石公司著名的音乐人陈健添看完黑豹的演出极为喜爱,敲定了签下黑豹的合约。所以说如果那个时候王菲移情别恋,窦唯在面对其他队友,特别是栾树时,必然会有种无地自容的赶脚,所以通篇歌词读下来,对《无地自容》的理解竟有种别样的感觉。另外,有的资料说去深圳演出是90现代音乐会结束后几个月就去的(摇滚寻梦),其他大部分资料都说是91年3月去的(百度百科、豆瓣),笔者采纳为后者说法,因为前一种说法在时间节点上跟很多事情无法对接,再加《摇滚寻梦》这本书出版时间较早(93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0500本,很难搞到原版的了!),除一些珍贵的史料价值外,作者往往以第一手的访谈资料为蓝本写就,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讲述者的口误也被记录在案,并且在未得到第三方印证的情况下付梓,造成了一些资料和信息的误记。
之前黑豹也打过官司,不过是身份是原告,当时是因为有俩人冒用黑豹的名字出了个摇滚大合集,郭四知道了就把对方告上法庭,谁知到对方水还很深,每天都有各种说客穿梭于郭四的办公室,软的硬的一块来,郭四没有退缩,估计也是有点关系,没怵,官司最后打赢了。为什么这次前主唱要把老东家告上法庭呢?这里不得不另提一个人,就是现竹书文化的老板沈永革,当时他是JVC公司的翻译,负责跟黑豹乐队磋商合同事宜,当时黑豹发行的第二张专辑《光芒之神》,JVC提出要在日本发行,在沟通过程中,JVC问郭四是否要署栾树的名,那时候栾树已经离队了,郭四说当然要署,谁知沈永革从中使个绊子,告知黑豹的意思是海外发行不必署栾树的名。也巧了,日本版的《光芒之神》发行的时候栾树正在日本,随手买了一盘发现竟然没自己的名字,那可是自己主唱的专辑啊,一向豁达的栾树再也压不住怒火了,一纸诉状把黑豹告了。后来JVC知道这事了,查明原委就把沈永革开除了。至于后来,黑豹与栾树如何和解的,笔者没有查到资料,估计也就是把事说开了就完事了,本来就没多大仇怨,何况还是有人从中作梗。从后来栾树公开支持窦唯的举动来看,这人也是个很磊落的人,很大气,他曾对媒体说:窦唯被媒体过度报道,这对窦唯和我都是不公平的。
95年在鸿钛唱片运作下,黑豹带着新主唱秦勇开始了一年的巡回演出,又是30多个城市,并首次把摇滚乐带到了圣城拉萨,布达拉宫前。巡演的反响明显不如93年那年的“穿刺行动”,郭四反思着过往,筹划着更美好的将来,但是黑豹此时却离开了他。96年,黑豹签约竹书文化,黑豹迎来了以赵明义为经纪人的时代。多年后,再喝了几杯酒后,郭四对来访的记者讲起了当年的事,当初沈永革从日本回国,创立竹书文化,先从王晓京公司里抢来了陈琳,然后又以能到日本发展为幌子说动了黑豹加盟竹书。也仅说了这些。不管当初黑豹与郭四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从后来郭四的突然淡出摇滚圈来看,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好像还是被伤到了心。99年的时候,郭四筹办了一届中美拳击、武术对抗赛,笔者比较喜欢看拳赛,或许哪天心血来潮写写拳赛的事会再次提到他。
窦唯跟魔岩闹翻后,又开始了组乐队的生活,前前后后包括译乐队、不一定乐队、FM3、暮王文良等,作品产量也极丰厚,笔者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了,窦唯的音乐态度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认可,就连《摇滚》的主编李宏杰在介绍窦唯时也用上了这样的字眼: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窦唯是整个中国摇滚乐图景中创作力最旺盛、意识最超前和最心无旁骛的音乐家。三个最的盛赞!
窦唯的好友讲述,离开做梦乐队后的他才开始心性大变,不再那么爱说话了,也不爱开玩笑了,做音乐却更投入了,笔者觉得,窦唯的变化更多的源自于媒体对他的过度报道,而偏偏他的两次婚姻又极大地吸引了媒体的注意,归根结蒂,窦唯太当真了,内心又很敏感,不善言辞的他在面对媒体时往往又语无伦次,那些断章取义的报道又加深了窦唯对媒体的憎恶,后来窦唯干脆就不再接受采访了,但还是有各类的、有倾向性的报道出现在眼前,好好一个人给折腾成这样了。另外在音乐上,笔者对窦唯后期的音乐,持保留意见,如果说歌曲和音乐四个字能分开理解的话,窦唯的作品只能称得上是曲和乐了,如果窦唯能恢复到有声音乐的话,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去欣赏他,专辑也能多卖些,他的生活也能富足些。最后以窦唯的话作为结尾,当作笔者对这位老炮的致敬:我所想传达的,就是你所能感知的,并不需要从数量上追求累加的理解。我对生活没有太高的奢望,只要吃饱穿暖就好。对金钱和物质不是太在意,活着就是要忠于自己。
文章来源天涯论坛,原作者不详
仅作滚迷饭后消遣之用,非商业盈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