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4 00:14:23
差一点,我们就擦肩而过了
因为爱摇滚,他成为了南京摇滚的风向标。
因为爱南京,所以他在南京开了一家livehouse。
他就是 李志,一个真正热爱摇滚的男青年。
△ 李志
很多热爱的摇滚青年,都说南京终于有了这么一家Livehouse,它坐落在太阳宫,也就是李志开的欧拉艺术空间。
Livehouse
和普通的酒吧不同,LiveHouse一般都有顶级的音乐器材和音响设备,非常适合近距离欣赏各种现场音乐。由于观众和艺人距离非常近,因此在Live House中的演出气氛往往远胜于大型的体育馆的效果。
一个稳定的Livehouse,对这个城市很重要
此前的好多年,南京都因为没有设备与声场比较完备的Livehouse,使得很多乐队巡演时绕行,以至于看演出的群体也渐渐消散,被称为摇滚乐队的票房毒药。
今年元旦的时候,也是那一天,刚刚结束了前一晚太阳宫剧场跨年演出的民谣歌手李志,带着几位台湾的朋友在太阳宫负一楼的地下室转了一圈。那里还是一片施工现场,他打算在这个地下室开一家Livehouse。
4月24日,巡演了大半个中国的李志回到南京,又带着几位朋友来到这里。这个被叫作欧拉(OLA)艺术空间的地方,已经开业,并成为南京目前最大的Livehouse。拿李志的话讲,就算用全国的范围来考量,OLA的演出条件都是是数一数二的。
李志:
很难去定义李志。作为一名每次跨年演唱会门票都会被秒杀的民谣界头牌,他却为了演出的视听质量达到最好,总是不惜血本地租用各种设备。以至于,每年都是靠他巡演来贴补跨年演出的费用。
因为南京一直没有让人满意的Livehouse,于是,他决定自己开一个专业的Livehouse,“很多人把我和这座城市联系起来,包括我自己。我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就像我坚持在南京做跨年,坚持用南京的乐手,都是我爱南京的一种方式,Livehouse也一样。”
他自己当然没那么多时间打理,就把Livehouse交给了团队里的演出经理老林。这些年,原本是国企工程师的老林跟着李志演出过很多城市,也去过很多家Livehouse,看过他们运营和管理的模式。老林说,“2013年我还没来南京前,非常喜欢这里。自从做了Livehouse,我特别不喜欢南京。真是心力交瘁,在这里做一个Livehouse比其他地方难好几倍。你不是南京本地人,没有社会关系去疏通,做这些事就捉襟见肘。”比如,他很难去和一些报批的单位解释什么是Livehouse,“和人说是做演出的地方吧。人家说,哦,那不就是一个演艺吧嘛!”对于老林来说,真正觉得OLA成型了,是3月底终于拿到消防过关那张单子,“本来都要进入抑郁症了,那天走路都轻盈起来。”
李志为了让场地更加专业,把秋秋和灯光师、调音师以及舞台助理派去了上海的Mao Livehouse培训。“我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但做场地是第一次,所以我们还处于很弱的阶段,需要学习。欧拉现在硬件不错,但软件需要时间来培养,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秋秋在Mao记下了大量Tips:要给观众提示的牌子、灯箱,这些会涉及到免则。在入场区隔离带要有一米线……她主要还是学习怎么和演出方沟通,因为前期跟乐队沟通的量越多,后面出现的问题越少。
实际上,也许OLA做的标准更高,把每个流程形成了流水线,每次演出完都会卸舞台设备,只留架子鼓。在舞台上拍采访照片时,老林说,“我们每一天都会拖干净舞台。这里的舞台助理要协助解决各种突发情况,要把每条线都排整齐,这样才能专业又轻松。”他们想做专业的,比如售票的地方卖周边还能存包,有艺人休息室,有艺人入场独立的通道不需要从观众中挤。“最重要还是声场,我们从北京找了专业的声场设计师。这里可以直接录同期声。”
之前李志跨年,嘉宾休息室就会备上各种的酒水、零食、点心,这是他的待客之道。现在有了Livehouse,他居然把家里的钢琴也搬到了艺人休息室,还放上了沙发、茶几和功夫茶的茶具。OLA的每一道入口,都设了门禁,需要刷卡才能进出。各处也都装了监控,老林和秋秋在办公室就能看到整个Livehouse的每一处动态。秋秋说,“有一天半夜,我还在这里加班。老林微信我说,可以下班了。原来,他在家时都在看监控!”
OLA开业后,第一场演出是4月15日的陈奂仁。结束时,OLA拿出一张反馈调查单,由音乐人来给他们的工作提意见。陈奂仁在单子上写的是:“声场特别好,像假的一样,是整次巡演最棒的。”近期很火的民谣歌手陈鸿宇,是第二场来演的,来了将近500人。工作人员早早就位,一切有条不紊,还发了500张宣传页来告之5月会有的演出。老林说,“我们毕竟做过那么多巡演嘛,检票验票入场,流程都非常熟悉。”
原先OLA的名字,是源于李志一直迷恋的欧拉公式。名字成型后,他们却解读出了更多:“OLA,Open Live Art。开放现场艺术。这里做Livehouse绰绰有余,我们还希望有展览、先锋话剧、舞蹈……这里不仅可以是看演出、喝酒的地方,还能做成一个艺术沙龙。不需要那些乱七八糟的酒客。”
很多南京本地的老乐手们也陆续过来参观,感叹着:“南京终于有个像样的地方了!”在李志看来,这样的地方需要一个培育期,这样对本地乐队可以有刺激。“比如我常举的例子,成都的小酒馆,他们做了20年。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存在,对一个城市观众来说是很重要的,对文化来说是很重要的。”
如今要做的,是把对现场演出有兴趣的人留住,也许这些人里,慢慢就会组合出南京新的乐队。在他们酒吧区上方的灯带上,印着的是发自于南京本土一个个乐队的名字:、7月16、ANGRY JERKS、八眼间谍、续弦……从未被忘记。
文章来源:在别处